《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高職高專)》從綜合布線系統的工程實用出發,較為全面地介紹綜合布線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主要部件的基本常識,以及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標準和設計原則;并通過設計案例分析,突出施工工藝和技能培訓,工程現場測試方法,以及工程管理和驗收知識。《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高職高專)》每章都安排了項目教學的內容與步驟。通過《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高職高專)》的學習,學生能對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與施工技術有較完整的概念,并能掌握通信網絡工程施工的工藝和基本操作技能,為今后從事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與施工或者通信布線系統維護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高職高專)》可作為電子信息類高職院校專業技能實訓課程和電子信息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專業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綜合布線工種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和工程施工人員參考用書。
綜合布線系統是整個大樓建筑物或建筑群乃至人們生活居住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被認為是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系統神經中樞。在我國通信行業的通信大樓中早就有相類似的布線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傳輸速率越來越高。人們不單要滿足語音通信,而且還提出了計算機通信、多媒體通信等多種要求。無論是住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還是在邊遠的農村、山區,人們都需要信息的交流,計算機通信技術的進步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提供了比語音通信能力更強的通信方式。除此之外,人們還需要在大樓建筑物內設立諸多控制系統,現在一幢辦公大樓或者一個生活小區的通信能力以及綜合布線規模并不亞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通信大樓的規模。綜合布線系統最終要與公用通信網互連,才能對外進行廣泛的信息交流。從通信網絡的全程全網來看,綜合布線系統是最鄰近通信網絡用戶的末端部分。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區的綜合布線系統是國家公用通信網的延伸,也是國家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1公里。因此,它的質量不僅關系到所在地區的用戶通信質量,也直接關系到國家公用通信網的暢通和安全。通信市場迫切需要懂技術、會施工,有較強動手能力和較高施工工藝水準的建設隊伍,他們要有計算機通信相關的硬件基礎知識和布線施工工程管理知識。因此,根據社會的需求和職業教育注重實際操作技能培養的特點,結合多年來在綜合布線方面教學與實際應用的經驗,我們編寫了這本符合現代通信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需要的教材,力求可滿足電子信息類高職院校技能實訓課程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信專業課程的教學需要。
本書內容來自于實踐,應用于實踐,為從事綜合布線實際工作的讀者提供了比較系統的技能和技巧;對施工質量有較重大影響的相關知識,本書提前做了較詳細的理論原理鋪墊;對于較深難懂的基礎理論,本書結合學生的特點,點到就好,不再深入探討。
本書共分7章。第1章主要概述綜合布線系統的定義、特點及各子系統的劃分;第2章主要介紹布線系統的各主要部件;第3章介紹了綜合布線的設計標準和設計原則并例舉較典型的設計案例;第4章突出介紹了施工的工藝要求和施工技能;第5章講解綜合布線系統的現場測試內容和方法;第6章介紹了布線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驗收內容;第7章介紹了布線工程的招投標過程和相應程序。每章后面都有項目教學的內容和步驟,以便采用項目教學法時參考使用。
本書第1章、第2章、第4章、第6章由吳柏欽編寫;第3章、第5章和第7章由侯蒙編寫;全書由吳柏欽老師任主編。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孫青華博士的大力幫助和指導,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另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編者所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 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1
1.1 綜合布線系統的發展概況 2
1.1.1 智能化建筑的定義和基本功能 2
1.1.2 智能化建筑與綜合布線系統的關系 3
1.2 綜合布線系統的定義、特點及其范圍 4
1.2.1 綜合布線系統的定義 4
1.2.2 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 5
1.2.3 綜合布線系統的范圍 6
1.2.4 綜合布線系統的運用場合 6
1.3 綜合布線標準 7
1.3.1 布線網絡拓撲結構 7
1.3.2 綜合布線各子系統的劃分 8
1.3.3 綜合布線各子系統的劃分界線 9
小結 10
項目教學的程序與步驟 11
思考題與練習題 11
第2章 綜合布線系統的主要部件 13
2.1 綜合布線常用的傳輸介質 14
2.1.1 雙絞線傳輸信號原理 15
2.1.2 雙絞線串擾消除原理 16
2.1.3 各類UTP電纜的性能及適用范圍 18
2.1.4 超5類雙絞線的結構 20
2.1.5 超5類雙絞線的主要技術指標 20
2.1.6 雙絞線電纜在綜合布線中典型應用 21
2.2 同軸電纜 25
2.2.1 同軸電纜的兩種基本類型 26
2.2.2 同軸電纜在網絡中的分類 26
2.2.3 同軸電纜在綜合布線中的使用 27
2.3 光纖與光纜 29
2.3.1 光纖的優點 29
2.3.2 光纖和光纜的分類 30
2.3.3 光纖和光纜在綜合布線中的使用 31
2.4 綜合布線系統的連接硬件 34
2.4.1 RJ-45模塊 34
2.4.2 卡接式接線模塊原理 35
2.4.3 雙絞線電纜配線架 35
2.4.4 配線架的使用 37
2.4.5 電纜交連部件管理標記 39
2.4.6 綜合布線系統的配線管理 40
2.4.7 光纖光纜的配線接續設備 41
2.4.8 光纖連接器 44
2.5 綜合布線系統的長度限制 47
2.5.1 10M以太網 50
2.5.2 快速以太網 51
2.6 網絡連接設備 52
2.6.1 中繼器 52
2.6.2 網絡集線器 53
2.6.3 網橋 54
2.6.4 交換機 54
2.6.5 路由器 55
2.6.6 網關 57
小結 57
項目教學的程序與步驟 58
思考題與練習題 59
第3章 綜合布線系統的工程設計 63
3.1 綜合布線設計標準 64
3.1.1 國際標準 64
3.1.2 北美標準 64
3.1.3 歐洲標準 66
3.1.4 國內標準 66
3.2 綜合布線設計結構 68
3.2.1 工程總體方案設計內容 68
3.2.2 綜合布線系統的構成 69
3.2.3 綜合布線系統信道構成方式 71
3.2.4 纜線長度劃分 72
3.3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的一般原則 73
3.3.1 綜合布線系統系統分級與組成 73
3.3.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一般原則 76
3.3.3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一般步驟 76
3.4 各子系統設計規范 77
3.4.1 工作區 77
3.4.2 水平(配線)干線子系統 80
3.4.3 樓層管理間 82
3.4.4 垂直干線子系統 85
3.4.5 設備間 87
3.4.6 建筑群子系統 89
3.4.7 防護設計 92
3.4.8 綜合布線系統與建筑物其他系統的配合 94
3.5 住宅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95
3.5.1 智能小區布線系統 96
3.5.2 智能小區布線系統等級 99
3.5.3 家庭綜合布線設計步驟 101
3.6 綜合布線設計案例分析 102
3.6.1 辦公大樓綜合布線案例 102
3.6.2 商務樓電纜布線1期工程1階段設計案例 115
3.6.3 住宅小區電纜布線1期工程1階段設計案例 129
3.6.4 家庭綜合布線案例(四室兩廳一廚三衛)(367m2) 143
3.7 綜合布線設計文件的組成 146
3.7.1 設計文件組成部分 146
3.7.2 設計圖紙 146
3.7.3 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 147
小結 149
項目教學的程序與步驟 150
思考題與練習題 151
第4章 綜合布線工程施工技術 155
4.1 連接硬件的安裝 156
4.1.1 RJ-45水晶接頭與信息模塊的連接關系 156
4.1.2 信息插座的端接 157
4.1.3 雙絞線與RJ-45頭的連接工藝 160
4.1.4 電話連接線RJ-11頭的連接工藝 163
4.1.5 110系列配線架的配線設備安裝 163
4.2 同軸電纜連接器 165
4.2.1 電視同軸電纜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166
4.2.2 數據2M同軸電纜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168
4.2.3 粗同軸電纜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170
4.2.4 射頻同軸電纜安裝要求 170
4.2.5 分配器和分支器 171
4.2.6 分配器和分支器安裝要點 172
4.3 傳輸通道施工 173
4.3.1 路由選擇 173
4.3.2 管槽可放線纜的條數 174
4.3.3 金屬管和塑料管 175
4.3.4 金屬管及PVC塑料管的鋪設 176
4.3.5 金屬槽和塑料槽 178
4.3.6 線槽的鋪設 179
4.3.7 橋架的鋪設 181
4.4 線纜敷設 184
4.4.1 一般電纜敷設的通道方式 192
4.4.2 線纜牽引技術 195
4.4.3 牽引少量5類線纜 195
4.4.4 牽引多對線數電纜 196
4.4.5 6類布線安裝方法 197
4.5 綜合布線在各子系統的布線方法 199
4.5.1 建筑物主干線纜的布線技術 199
4.5.2 建筑物內水平布線技術 201
4.5.3 建筑群間的電纜布線技術 203
4.5.4 屏蔽布線系統的安裝 205
4.6 光纜布線技術 205
4.6.1 光纜布線方法 206
4.6.2 吹光纖布線技術 208
4.6.3 吹光纖技術介紹 209
4.7 光纜在設備間及管理間的安裝 212
4.7.1 光纜的端接 212
4.7.2 光纖交連場 214
4.7.3 綜合布線系統的標識管理 215
4.8 光纖連接器的安裝 216
4.8.1 光纖連接器的互連 217
4.8.2 光纖連接器的主要部件 218
4.8.3 光纖的接續 219
4.9 設備間和管理間的設備機架及地線的安裝 222
4.9.1 設備的安裝 222
4.9.2 接地系統的安裝 227
小結 234
項目教學的程序與步驟 235
思考題與練習題 237
第5章 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 241
5.1 測試標準簡介 242
5.1.1 網絡標準與電纜標準 242
5.1.2 TSB-67協議簡介 243
5.1.3 綜合布線測試連接方式 244
5.2 綜合布線鏈路的主要參數 245
5.2.1 布線鏈路的主要測試項目 245
5.2.2 對測試儀表的性能和精度要求 249
5.2.3 測試程序 250
5.3 常用綜合布線測試儀表介紹 250
5.3.1 綜合布線中手持式測試儀的分類和區別 250
5.3.2 Fluke DSP-100測試儀 252
5.3.3 Fluke 620局域網電纜測試儀 253
5.3.4 Fluke 652局域網電纜測試儀 254
5.3.5 Fluke 67X局域網電纜測試儀 255
5.3.6 WireScope 155測試儀 255
5.3.7 TEXT-ALL25測試儀簡介 256
5.3.8 光功率計 256
5.3.9 穩定光源 256
5.3.10 光萬用表 257
5.3.11 光時域反射儀及故障定位儀 257
5.4 光纜測試技術 257
5.4.1 測試儀器精確度 258
5.4.2 測量儀器校準 258
5.4.3 光纖的連續性 258
5.4.4 光纖布線系統測試 259
5.4.5 光纖連接損耗和鏈路損耗 260
5.4.6 AT&T公司938A系列光纖測試儀介紹 260
5.5 綜合布線工程現場測試 263
5.5.1 綜合布線系統測試內容 263
5.5.2 測試過程中需記錄的信息 268
小結 268
項目教學的程序與步驟 269
思考題與練習題 270
第6章 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驗收 272
6.1 布線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272
6.1.1 工程的安全管理 273
6.1.2 工程的質量管理 274
6.2 布線施工要點 274
6.2.1 布線工程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275
6.2.2 施工過程中注意事項 276
6.2.3 制定工程各類報表 276
6.2.4 工程施工結束時注意事項 281
6.3 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 281
6.3.1 工程驗收的工作程序 281
6.3.2 工程驗收的具體內容 282
6.3.3 工程驗收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 283
6.3.4 竣工文件的編制 283
小結 291
項目教學的程序與步驟 293
思考題與練習題 293
第7章 綜合布線工程招投標 295
7.1 GCS招投標概述 295
7.1.1 GCS項目招投標的必要性 296
7.1.2 GCS項目招投標工作涉及的人員 296
7.1.3 GCS項目招標方式 297
7.1.4 GCS項目招投標的原則和范圍 297
7.2 招標工作的分類 299
7.2.1 項目開發招標 299
7.2.2 設計招標 299
7.2.3 施工招標 299
7.3 標書 301
7.3.1 招標文件 301
7.3.2 投標文件 302
7.4 評標和定標 303
7.4.1 評標 303
7.4.2 定標 306
7.5 投標的策略和作價技巧 306
小結 308
項目教學的程序與步驟 308
思考題與練習題 309
參考文獻 311
該電纜常用于信號控制線,如用于視頻監控的控制云臺及電動可變鏡頭的多芯線纜。它一端連接于控制器或解碼器的云臺、電動鏡頭控制接線端,另一端則直接接到云臺、電動鏡頭的相應端子上。由于信號控制線纜提供的是直流或交流電壓,而且距離一般不超過1m,基本不考慮干擾問題,因此一般不采用屏蔽線纜,常用的控制線纜多采用4/6/8/10芯的安裝電纜AVVR系列,截面積一般為0.3mm2左右,如6芯安裝線一般接云臺的上、下、左、右、自動及公共6個接線端子,10芯安裝線除接云臺的6個接線端子外還需接電動鏡頭的變倍、聚焦、光圈、公共4個端子。
3.聚氯乙烯護套軟線
應用于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防盜報警系統、消防系統、三表自抄系統、通信、音頻、音響系統、儀表、電子設備及自動化裝置等需防干擾線路的連接。
在安防系統距離較遠時(如周界紅外報警系統),連接前端控制器到報警控制器之間的線纜要采用導體截面積較大的聚氯乙烯護套軟線RVV 2×1.5或屏蔽電線:RVVP 2×1.5,采用屏蔽或非屏蔽的線纜要視線路的外界干擾情況而定,而報警控制器與終端監控中心之間一般采用的也是2芯信號線纜,至于用屏蔽電線、雙絞線還是普通護套線,要根據各品牌設備的具體要求來確定,導體截面積的大小則根據報警控制器與監控中心的距離來定,首先要確保報警設備與監控中心的距離符合各種品牌設備規定的長度,否則就不符合要求了。4芯屏蔽電線(RVVP)多用于傳輸音頻及控制信號等。
由于視頻監控由中控室的控制器到云臺及電動鏡頭的距離小則幾十米,多則上百米,對信號控制線纜有一定的要求,如要求導體截面積要大,通常選用聚氯乙烯護套軟線,如RVV10×0.5或:RVV 10×0.75等規格線纜。
4.RS-232連接電纜
RS-232通信又叫串口通信方式,是指計算機通過RS-232國際標準協議用串口連接線和單臺設備(控制器)進行通信的方式。RS-232通信原理接線圖如圖2.8,圖2-9所示為RS-232通信連接電纜。常見的還有1200、2400、4 00、19200、38400等。波特率越大,傳輸速度越快,但穩定的傳輸距離越短,抗干擾能力越差。因受到每米電纜的電容量的影響,如果電纜的電容量減小,則通信距離可以增加。RS.232傳輸距離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屬單端信號傳送,存在共地噪聲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擾等問題,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內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