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間分析是基于地理對象的位置和形態特征的空間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對地理現象的位置、形態、空間布局進行分析,例如尋找適宜位置、計算成本距離等。還包括對空間關系和空間過程進行研究,例如識別空間關系,獲得它們的內在規律,特別獲得隱含的空間信息。驗證現有理論同時,也嘗試找到新的理論。可以采用歸納和推理的方法來進行空間分析。空間分析旨在回答一系列問題,包括是什么、在哪里、有多少、怎么樣和為什么等?應用例子包括進行地形分析、空間關系、優佳位置選擇、計算兩點間累積代價、人口密度、消費者行為分析,和其它人口統計特征等密度圖等。結合這些功能,空間分析可以有效的在動態制圖環境中對現實世界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課程還對GIS空間飛行的前沿性方向進行入門介紹,包括空間知識挖掘、元胞自動機和空間優化決策等。擬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GIS空間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常用GIS軟件的操作,為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打下基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GIS與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主要闡述了地理信息系統(GIS)空間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有關模型,并對GIS空間分析的前沿性方向進行了介紹,包括空間推理和決策、空間優化、空間知識挖掘、元胞自動機和地理過程分析等。此外,本書還提供了常用GIS軟件的空間分析工具使用說明和相關練習,以加深讀者對空間分析的理解并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GIS與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可用作GIS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和地理科學專業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GIS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參考書。
前言
第1章 GIS簡介
第2章 GIS空間分析的意義和內容
第3章 GIS基礎
第4章 GIS空間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5章 空間形態的度量及空間統計分析
第6章 GIS與空間推理、選址及優化
第7章 空間數據的知識挖掘
第8章 元胞自動機——地理過程模擬和分析的工具
第9章 空間分析常用工具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