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控制技術(第2版)》以微控制器在智能化測量和自動控制中的應用為主線,慨要地介紹了連續控制系統、微機測控系統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從應用的角度介紹了測控系統中主要使用的傳感器和執行器,循序漸進地介紹了微機測控系統的輸入輸出技術、數據處理和抗干擾技術、常用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參數整定技術,以及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技術,還介紹了微機測控系統的最新發展。《計算機控制技術(第2版)》列舉了不同領域中使用的微機測控系統實例供不同行業的讀者學習。《計算機控制技術(第2版)》編寫過程中盡量避免復雜的數學推導和理論分析。
讀者對象:《計算機控制技術(第2版)》適合沒有學過控制原理和其他相關知識的計算機應用、機電一體化、電氣、機械及醫療儀器等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供從事微機應用或自動化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1章 計算機控制系統概述
1.1 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1.1.1 自動控制的任務
1.1.2 反饋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1.1.3 反饋控制系統的組成
1.1.4 自動控制系統的類型
1.2 被控對象的特性
1.2.1 被控對象特性的類型
1.2.2 被控對象特性的一般分析
1.3 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1.3.1 控制系統典型外作用函數
1.3.2 閉環控制系統的過渡過程
1.3.3 閉環控制系統的控制指標
1.3.4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綜合控制指標
1.4 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和分類
1.4.1 計算機控制系統一般概念
1.4.2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硬件組成
1.4.3 計算機控制系統軟件組成
1.4.4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分類
本章小結
練習1
第2章 傳感器
2.1 傳感器概述
2.1.1 傳感器的作用及組成
2.1.2 傳感器分類
2.1.3 對傳感器的主要技術要求
2.1.4 不同領域使用的傳感器
2.1.5 用于機器人的傳感器
2.1.6 家用設施所需傳感器
2.1.7 醫療衛生保健領域使用的主要傳感器
2.2 機械量傳感器
2.2.1 壓電傳感器
2.2.2 電感式接近傳感器
2.2.3 光柵位移傳感器
2.3 熱工量傳感器
2.3.1 集成溫度傳感器
2.3.2 高分子材料濕度傳感器
2.3.3 渦流流量傳感器
2.4 光傳感器
2.4.1 光電式傳感器
2.4.2 紅外光傳感器
2.4.3 紫外線傳感器
2.5 其他傳感器
2.5.1 氣敏傳感器
2.5.2 超聲波傳感器
2.5.3 霍爾傳感器
本章小結
練習2
第3章 執行器
3.1 執行器概述
3.1.1 執行器應具備的主要技術特征
3.1.2 執行器的分類及特點
3.2 氣動執行器
3.2.1 氣動執行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3.2.2 氣動執行器與計算機的連接
3.3 電動執行器
3.3.1 伺服電動機
3.3.2 步進電動機
3.3.3 調節閥
3.3.4 電磁閥
3.3.5 固態繼電器
3.4 液壓執行器
3.5 防火、防爆和手動/自動、無擾動切換
3.5.1 防爆柵
3.5.2 手動/自動、無擾動切換
本章小結
練習3
第4章 計算機過程輸入/輸出技術
4.1 模擬量輸入通道
4.1.1 輸入信號的處理
4.1.2 模擬多路開關
4.1.3 程控增益放大器
4.1.4 采樣和采樣定理
4.1.5 A/D轉換器及其和微處理器的連接
4.2 模擬量輸出通道
4.2.1 模擬量輸出通道的結構形式
4.2.2 單片D/A轉換器和CPU的連接
4.2.3 D/A轉換器的輸出方式
4.2.4 D/A轉換模板的通用性
4.3 開關量輸入/輸出通道
4.3.1 數字量輸入接口
4.3.2 數字量輸出通道
本章小結
練習4
第5章 數據處理技術
5.1 數字濾波
5.1.1 慣性濾波法
5.1.2 算術平均值濾波法
5.1.3 加權平均濾波法
5.1.4 中值濾波法
5.1.5 防脈沖干擾平均值法 (復合濾波法)
5.1.6 滑動平均濾波法
5.1.7 程序判斷濾波法
5.2 標度變換與線性化處理
5.2.1 標度變換
5.2.2 線性化處理
5.3 查表技術
5.3.1 順序查表法
5.3.2 折半查表法
5.3.3 計算查表法
5.4 報警處理
5.4.1 越限報警處理
5.4.2 聲光和語音報警
本章小結
練習5
第6章 微機測控系統抗干擾技術
6.1 干擾的來源和傳播途徑
6.1.1 干擾的種類
6.1.2 干擾傳播途徑
6.2 干擾抑制的基本原則
6.3 干擾抑制技術
6.3.1 電源系統的抗干擾措施
6.3.2 接地系統的抗干擾措施
6.3.3 I/O接口的抗干擾措施
6.3.4 輸入/輸出傳輸線的抗干擾措施
6.3.5 靜電和電磁干擾的抑制
6.3.6 軟件抗干擾措施
本章小結
練習6
第7章 數字PID控制
7.1 數字PID控制算法
7.1.1 連續控制系統的PID控制規律
7.1.2 位置式PID算式
7.1.3 增量式PID算式
7.1.4 PID程序設計時應考慮的若干問題
7.2 積分飽和及其抑制
7.2.1 積分飽和的原因及其影響
7.2.2 積分飽和的抑制
7.3 數字PID算法的改進
7.3.1 對微分項的改進
7.3.2 帶死區的PID算式
7.3.3 給定值突變時的改進算法
7.3.4 砰砰—PID復合控制
7.4 PID調節器參數整定與在線修改
7.4.1 擴充臨界比例度法
7.4.2 PID參數的在線修改
本章小結
練習7
第8章 可編程序控制器
8.1 PLC的工作原理與硬件組成
8.1.1 PLC的基本組成部件
8.1.2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特點
8.1.3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應用
8.1.4 PLC的工作原理
8.1.5 PLC的硬件
8.2 PLC的編程語言及軟件設計
8.2.1 梯形圖編程語言
8.2.2 順序功能圖編程
8.3 可編程序控制器控制注塑機
8.3.1 注塑機的工藝流程
8.3.2 確定I/O點及分配I/O地址
8.3.3 控制系統梯形圖
8.3.4 梯形圖指令表
本章小結
練習8
第9章 集散系統和CIMS系統簡介
9.1 集散系統
9.1.1 系統的主要特點
9.1.2 基本組成部件
9.1.3 DCS的結構特點
9.1.4 DCS的體系結構
9.1.5 典型DCS系統簡介
9.2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簡介
9.2.1 CIMS追求生產活動的整體優化
9.2.2 CIMS的組成
9.2.3 CIMS的基礎技術
9.2.4 CIMS結構
本章小結
練習9
第10章 微機測控系統實例
10.1 微機測控系統設計的原則與步驟
10.1.1 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10.1.2 系統設計步驟
10.2 帶LED顯示和4?4鍵盤的4通道電壓表
10.2.1 系統硬件電路
10.2.2 程序框圖
10.2.3 參考程序
10.3 基于PIC16單片機的空調控制系統
10.3.1 控制器原理
10.3.2 硬件設計
10.3.3 軟件設計
10.4 高檔PLC電廠輸煤程控系統
10.4.1 系統要求
10.4.2 PLC選擇
10.4.3 系統結構
10.4.4 上位機
10.4.5 系統組態圖
10.5 數控機床
10.5.1 車床數字控制器的主要任務
10.5.2 逐點比較法插補原理
10.5.3 數字控制中其他一些重要概念
本章小結
練習1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