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修理工(中級)(含光盤1張)》是依據(jù)最新頒布的《國家職業(yè)標準》中級汽車修理工的知識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崗位培訓需要的原則而編寫的。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汽車構造基礎知識;汽車修理工專業(yè)知識;為便于考核鑒定、企業(yè)培訓,對若干項實訓內(nèi)容配以光盤,便于使用者掌握。
本書主要作為職業(yè)技能鑒定培訓、企業(yè)定向培訓和再就業(yè)人員培訓的教材,也可作為各中級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各種短訓班的教學用書,還可供有關工人自學使用。
第1章 汽車構造
1.1 汽車總體構造
1.1.1 汽車總體構造的組成部分
1.1.2 汽車主要技術參數(shù)
1.2 汽車發(fā)動機
1.2.1 發(fā)動機構造
1.2.2 曲柄連桿機構組成及功用
1.2.3 配氣機構的功用和組成
1.2.4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功用和組成
1.2.5 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功用和組成
1.2.6 冷卻系的功用和組成
1.2.7 潤滑系的功用和組成
1.3 汽車底盤
1.3.1 傳動系
1.3.2 行駛系
1.3.3 轉向系
1.3.4 制動系
1.4 汽車車身
1.4.1 車身的功用
1.4.2 車身的分類
思考題
第2章 汽車電氣設備與電子控制裝置
2.1 汽車電氣設備
2.1.1 電氣設備的組成及特點
2.1.2 蓄電池的功用和性能
2.1.3 交流發(fā)電機與電壓調節(jié)器的功用與組成
2.1.4 起動機的功用與組成
2.1.5 汽油機點火系統(tǒng)的功用和組成
2.1.6 信號、照明、儀表及輔助電器設備
2.2 汽車空調基本原理及結構
2.2.1 制冷系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2.2.2 加熱系統(tǒng)
2.2.3 通風系統(tǒng)
2.2.4 控制系統(tǒng)
2.3 汽車電子控制裝置
2.3.1 汽車常用傳感器的基礎知識
2.3.2 車用電控單元ECU的基本知識
2.3.3 執(zhí)行元件的基礎知識
思考題
第3章 發(fā)動機維護
3.1 發(fā)動機二級維護前的檢測
3.1.1 點火系統(tǒng)性能的檢測
3.1.2 發(fā)動機性能的檢測
3.1.3 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
3.2 發(fā)動機二級維護附加作業(yè)
3.2.1 汽車二級維護
3.2.2 汽油泵的維護
3.2.3 柴油機噴油器的維護
3.2.4 潤滑系統(tǒng)的維護
3.2.5 冷卻系統(tǒng)的維護
思考題
第4章 發(fā)動機修理
4.1 氣缸體與曲柄連桿機構的檢修
4.1.1 氣缸體和氣缸蓋裂紋的檢修
4.1.2 氣缸體、氣缸蓋變形的檢修
4.1.3 氣缸磨損的檢修
4.1.4 活塞、連桿的檢修
4.1.5 活塞連桿組的組裝
4.2 進氣系統(tǒng)的檢修
4.2.1 氣門的檢修
4.2.2 氣門座的檢修
4.2.3 凸輪軸的檢修
4.2.4 曲軸箱通風裝置檢修
4.3 冷卻潤滑系統(tǒng)的檢修
4.3.1 機油泵的檢修
4.3.2 水泵的檢修
4.3.4 節(jié)溫器的檢修
思考題
第5章 汽車底盤維護
5.1 汽車底盤二級維護檢測
5.2 二級維護附加作業(yè)項目
5.3 離合器的維護
5.3.1 離合器的解體
5.3.2 離合器踏板高度的檢查和調整
5.3.3 離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檢查和調整
5.4 手動變速器的一、二級維護
5.5 自動變速器的二級維護
5.5.1 基礎檢查
5.5.2 專項檢驗
5.6 驅動橋的維護
5.6.1 一級維護
5.6.2 二級維護
5.7 車輪和輪胎的維護
5.7.1 輪胎的日常維護
5.7.2 輪胎一級維護
5.7.3 輪胎二級維護
5.7.4 輪胎的拆裝、換位和車輪動平衡檢測
5.8 車輪定位的檢查和調整
5.8.1 車輪定位檢查
5.8.2 車輪定位調整
5.9 轉向系的維護
5.9.1 檢查與調整轉向盤自由行程
5.9.2 轉向器的檢查
5.9.3 轉向器的調整
5.9.4 動力轉向器的檢查
5.9.5 儲油罐液壓油的檢查
5.9.6 轉向油泵泵送壓力的檢查
思考題
第6章 汽車底盤修理
6.1 離合器的檢修
6.1.1 離合器技術狀況的變化
6.1.2 離合器主要零件的檢修
6.1.3 離合器的裝配與調整
6.2 手動變速器的檢修
6.2.1 主要零部件的檢修
6.2.2 手動變速器的裝配與調整
6.2.3 手動變速器的磨合試驗
6.3 自動變速器的檢修
6.3.1 故障自診斷
6.3.2 液力變矩器的檢修
6.3.3 換擋執(zhí)行機構的檢修
6.3.4 液壓泵的檢修
6.3.5 電子控制系統(tǒng)檢修
6.4 萬向傳動裝置的檢修
6.4.1 傳動軸的檢修
6.4.2 萬向傳動裝置的裝配
6.5 驅動橋的檢修
6.5.1 主要零件的檢修
6.5.2 差速器的裝配與調整
6.5.3 主減速器的裝配與調整
6.6 懸架系統(tǒng)的檢修
6.6.1 非獨立懸架的檢修
6.6.2 獨立懸架的檢修
6.7 轉向系的檢修
6.7.1 循環(huán)球式機械轉向器的維修
6.7.2 齒輪齒條式機械轉向器的維修
6.8 制動系的維修
6.8.1 鼓式車輪制動器的檢修
6.8.2 盤式車輪制動器的檢修
6.8.3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的維修
6.8.4 氣壓制動傳動裝置的維修
6.8.5 駐車制動器的維修
思考題
第7章 汽車電氣設備維護
7.1 二級維護前的檢測與附加作業(yè)的確定
7.2 汽車電氣二級維護作業(yè)
7.2.1 蓄電池的維護
7.2.2 起動機的維護
7.2.3 點火系統(tǒng)的維護
7.2.4 照明設備、儀表、喇叭、刮水器、全車電器線路
7.2.5 空調裝置
7.2.6 電子控制系統(tǒng)
思考題
第8章 汽車電氣設備檢修
8.1 起動機的檢修
8.1.1 電樞軸的檢修
8.1.2 電樞繞組的檢修
8.1.3 換向器的檢修
8.1.4 磁場繞組的檢修
8.1.5 單向離合器的檢修
8.1.6 電磁開關的檢修
8.1.7 電刷、電刷架及電刷彈簧的檢修
8.2 點火系統(tǒng)主要部件的檢修
8.2.1 檢修點火線圈
8.2.2 檢查火花塞
8.2.3 檢查高壓電路部件
8.2.4 檢查分電器
8.2.5 檢查點火控制器
8.2.6 檢查霍爾傳感器
8.2.7 檢查爆燃傳感器
8.3 空調系統(tǒng)的檢修
8.3.1 制冷劑的充注
8.3.2 檢查空調壓縮機
8.3.3 檢查電磁離合器
8.3.4 空調膨脹閥的檢修
8.3.5 制冷循環(huán)管路制冷劑的排放
8.3.6 檢測空氣分配箱
8.3.7 捷達兩閥電噴系列轎車用空調壓縮機的性能參數(shù)
8.3.8 空調冷凝器的檢修
8.3.9 暖風分配箱的檢修
8.3.10 空調系統(tǒng)主要部件的拆卸和安裝
8.4 儀表的檢修
8.4.1 穩(wěn)壓器的檢查
8.4.2 發(fā)光二極管的檢查
8.4.3 檢查水溫表
8.4.4 檢查燃油表
8.4.5 車速表不工作或指示誤差較大
8.4.6 水溫表不工作
8.4.7 燃油表不工作
8.4.8 機油警報燈常亮
8.4.9 冷卻液警報燈常亮
8.4.10 制動警報燈常亮
思考題
第9章 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
9.1 汽車發(fā)動機異響的診斷
9.1.1 發(fā)動機異響概述
9.1.2 發(fā)動機異響特性分析
9.1.3 發(fā)動機異響故障的診斷程序
9.2 典型異響的診斷
9.2.1 曲柄連桿機構典型異響的診斷
9.2.2 配氣機構典型異響的診斷
9.3 汽油機燃料系的故障診斷
9.3.1 汽油機混合氣過濃的診斷與排除
9.3.2 混合氣過稀的診斷與排除
9.3.3 汽油機怠速熄火的診斷與排除
9.3.4 汽油機怠速過高的診斷與排除
9.3.5 汽油機怠速不穩(wěn)的診斷與排除
9.3.6 汽油機急加速不良的診斷與排除
9.3.7 汽油機中、高速不良的診斷與排除
9.3.8 汽油發(fā)動機不能起動的診斷與排除
9.3.9 汽油發(fā)動機不易起動的診斷與排除
9.3.10 汽油發(fā)動機爆燃的診斷與排除
9.4 汽油機點火系的故障診斷
9.4.1 汽油機點火系故障的常見診斷方法
9.4.2 發(fā)動機不能起動
9.4.3 發(fā)動機工作不良
9.5 汽油機油、電路故障綜合分析
9.5.1 發(fā)動機不能起動
9.5.2 發(fā)動機不易起動
9.5.3 發(fā)動機運轉不正常
9.6 柴油機燃料系的故障診斷
9.6.1 起動困難
9.6.2 動力不足
9.6.3 工作粗暴
9.6.4 超速(飛車)
9.7 發(fā)動機冷卻系的故障診斷
9.7.1 發(fā)動機溫度過高
9.7.2 發(fā)動機溫度過低
9.8 發(fā)動機潤滑系的故障診斷
9.8.1 機油變質
9.8.2 機油消耗異常
9.8.3 機油壓力過高
9.8.4 機油壓力過低
9.9 汽車底盤故障的診斷
9.9.1 離合器的故障診斷
9.9.2 手動變速器的故障診斷
9.9.3 自動變速器的故障診斷
9.9.4 萬向傳動裝置的故障診斷
9.9.5 驅動橋的故障診斷
9.9.6 懸架系統(tǒng)的故障診斷
9.9.7 車輪和輪胎的故障診斷
9.9.8 轉向系的故障診斷
9.9.9 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故障診斷
9.9.10 制動系的故障診斷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章 汽車構造
1.1汔車總體構造
1.1.1汽車總體構造的組成部分
汽車通常由發(fā)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四個部分 組成。
1.發(fā)動機
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燒而發(fā)出動力。汽車廣泛應用往復活塞式內(nèi)燃機。它一般由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汽油機)、起動系等部分 組成。
2.底盤
接受發(fā)動機的動力,使汽車運動并按駕駛員的操縱正常行駛。包括:
傳動系:將發(fā)動機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主減速器及差速器、半軸、驅動橋等部件。
行駛系:使汽車各總成及部件安裝在適當?shù)奈恢茫瑢θ嚻鹬С凶饔茫员WC汽車正常行駛,包括車架、車身、懸架、車輪等部件。
轉向系:使汽車按駕駛員選定的方向行駛,由轉向操縱裝置、轉向器、轉向傳動裝置組成,有的汽車還帶有動力轉向裝置。
制動系:使汽車減速或停車,并保證駕駛員離去后汽車能可靠地停駐,包括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和制動器。
3.車身
車身是駕駛員工作及容納乘客或貨物的場所,由本體、內(nèi)外裝飾和車身附件等組成。
4.電氣設備
由電源、發(fā)動機起動系和點火系、照明和信號裝置、空調、儀表和報警系統(tǒng)、輔助電器及現(xiàn)代汽車電子技術設備等組成。
1.1.2汽車主要技木爹數(shù)
1.汽車的主要參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