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根據教育部全國高校網絡教育考試委員會制定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大綱編寫。全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中文Wmdows操作系統、Word字處理軟件、Excel表格處理軟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處理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rnet應用、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和計算機安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強調應用性,采用案例驅動、問題牽引的講解方法,突出學習的目的性和主動性;語言簡潔,充分利用圖表展現更多的信息:在問題敘述過程中,注意突出原理和操作目的;注意突出軟件使用的一般性,克服版本升級所帶來的教材老化問題,使教材具有更長的生命期。《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免費提供配套電子課件,并提供部分實驗涉及的素材和文檔。書后提供部分習題答案。《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全國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初學者的自學參考書。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使用方法。《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正是一本針對初學者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是根據教育部全國高校網絡教育考試委員會制定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大綱編寫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中文Windows操作系統、Word字處理軟件、Excel表格處理軟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處理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rnet應用、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和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知識概述
1.1.1 計算機的歷史與發展
1.1.2 計算機的特點
1.1.3 計算機的分類
1.1.4 計算機的主要用途
1.1.5 信息的基本概念
1.2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2.1 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1.2.2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1.2.3 硬件系統
1.2.4 計算機軟件系統
1.2.5 計算機中數據存儲的概念
1.3 微型計算機
1.3.1 微型計算機系統
1.3.2 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3.3 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及配置
1.4 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信息編碼)
1.4.1 數值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4.2 非數值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5 實驗
1.6 習題
第2章 中文Windows操作系統
2.1 Windows XP操作系統的安裝
2.1.1 Wmdows XP操作系統的運行環境
2.1.2 Windows XP操作系統的安裝
2.2 Windows XP操作系統的界面
2.2.1 Windows XP的桌面
2.2.2 Windows XP的窗口
2.2.3 Windows的對話框
2.3 Windl3ws系統的設置
2.3.1 顯示屬性的設置
2.3.2 “我的電腦”的設置
2.3.3 啟動程序的設置
2.3.4 中文輸入法的設置
2.4 Windows的基本操作
2.4.1 Windows XP的啟動與退出
2.4.2 “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的操作
2.4.3 回收站的操作
2.4.4 剪貼板的操作
2.4.5 快捷方式的操作
2.4.6 MS-DOS的操作
2.4.7 幫助系統的操作
2.5 Windows的文件管理
2.5.1 Windows的邏輯盤、路經、文件夾和文件
2.5.2 利用“我的電腦”管理文件夾和文件
2.5.3 利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夾和文件
2.6 windows應用程序的管理
2.6.1 控制面板
2.6.2 組件的添加與卸載
2.6.3 日期、時間、語言和區域的設置
2.6.4 應用程序的安裝
2.6.5 應用程序的運行與關閉
2.7 Windows附件中的常用工具
2.7.1 Windows磁盤管理工具
2.7.2 Wmdows其他常用工具
2.8 實驗
2.9 習題
第3章 Word字處理軟件
3.1 創建、編輯文檔
3.1.1 啟動和關閉Word應用程序
3.1.2 認識Word工作環境
3.1.3 Word文檔操作
3.1.4 基本的文字編輯技術
3.1.5 在Word文檔中插入圖片和圖形對象
3.1.6 案例3.1 的編輯過程
3.1.7 操作技巧
3.2 快速編輯文檔
3.2.1 快速定位光標
3.2.2 選擇、復制、刪除和移動
3.2.3 替換
3.2.4 操作技巧
3.3 文檔格式編排
3.3.1 字符格式設置
3.3.2 段落格式設置
3.3.3 頁面格式設置
3.3.4 案例3.1 的排版過程
3.3.5 打印預覽和打印
3.4 Word高級應用
3.4.1 應用樣式統一文檔格式
3.4.2 使用大綱視圖組織長文檔
3.5 表格
3.5.1 創建和繪制表格
3.5.2 調整表格結構
3.5.3 表格屬性設置
3.5.4 案例3.3 的編輯過程
3.5.5 轉換表格和文字
3.5.6 表格的公式計算
3.6 實驗
3.7 習題
第4章 Excel表格處理軟件
4.1 創建、編輯Excel表格
4.1.1 啟動和關閉Excel應用程序
4.1.2 Excel工作環境
4.1.3 基本概念
4.1.4 職工工資表的制作過程
4.1.5 操作技巧
4.2 編輯工作簿數據
4.2.1 單元格定位
4.2.2 輸入數據
4.2.3 自動填充
4.2.4 數據的復制、刪除和移動
4.3 格式化工作表
4.3.1 設置數字格式
4.3.2 設置單元格對齊方式
4.3.3 設置單元格字體的格式
4.3.4 為表格增加邊框和圖案
4.3.5 改變行高或列寬
4.3.6 條件格式
4.3.7 學生成績表的制作過程
4.3.8 自動套用格式
4.4 工作表的使用
4.4.1 工作表的更名、插入、刪除、復制和移動
4.4.2 工作表的拆分和凍結
4.4.3 數據保護
4.5 使用公式和函數
4.5.1 用公式進行計算
4.5.2 使用函數
4.5.3 案例4-3的實現
4.6 使用圖表
4.6.1 圖表的概念
4.6.2 創建圖表
4.6.3 移動圖表和調整大小
4.6.4 銷售報表的制作過程
4.6.5 修改圖表的選項
4.6.6 格式化圖表
4.6.7 增加或刪除圖表數據
4.7 數據管理
4.7.1 數據清單
4.7.2 排序
4.7.3 篩選
4.7.4 分類匯總
4.8 打印工作表
4.8.1 頁面設置
4.8.2 打印預覽
4.8.3 打印
4.8.4 案例4-6的實現
4.9 實驗
4.1 0 習題
第5章 PowerPoint演示文稿處理軟件
5.1 創建和編輯演示文稿
5.1.1 新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
5.1.2 PowerPoint的工作環境
5.1.3 在演示文稿中添加幻燈片
5.1.4 添加文本和設置文本格式
5.1.5 向演示文稿中添加對象
5.1.6 案例5.1 的實現
5.2 幻燈片的效果設計
5.2.1 動畫設計
5.2.2 動作設置和超鏈接
5.2.3 幻燈片切換效果
5.2.4 案例5-2的實現
5.3 演示文稿的格式化
5.3.1 設計模板
5.3.2 母版
5.3.3 配色方案
5.3.4 案例5-3的實現
5.4 放映和打包演示文稿
5.4.1 放映方式和放映控制
5.4.2 自定義放映
5.4.3 打印演示文稿
5.4.4 打包演示文稿
5.5 實驗
5.6 習題
第6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rnet應用
6.1 認識計算機網絡
6.1.1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
6.1.2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與功能
6.1.3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組成
6.1.4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6.1.5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6.1.6 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
6.2 局域網
6.2.1 局域網的基本組成
6.2.2 局域網主要工作模式
6.2.3 對等網的硬件組成
6.2.4 對等網的硬件連接
6.2.5 對等網的計算機設置
6.2.6 網絡檢測的命令
6.2.7 共享資源的設置與使用
6.3 Internet基礎知識
6.3.1 Intemet概述
6.3.2 Intemet的工作原理
6.3.3 Internet的IP地址、網關和子網掩碼
6.3.4 域名服務
6.3.5 Internet的常規服務
6.3.6 Internet的主流接入方式
6.3.7 ADSL網絡連接設置
6.4 Internet的應用
6.4.1 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的使用
6.4.2 電子郵件
6.4.3 使用Outlook Express管理電子郵件
6.4.4 搜索引擎
6.5 實驗
6.6 習題
第7章 多媒體技術與應用
7.1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基本知識
7.1.1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概念
7.1.2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7.1.3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網絡教育中的作用
7.2 多媒體文件
7.2.1 多媒體音頻文件
7.2.2 多媒體視頻文件
7.2.3 圖像文件
7.3 多媒體應用工具
7.3.1 Windows媒體播放器
7.3.2 Windows錄音機
7.3.3 Windows圖像編輯器
7.4 文件壓縮和解壓縮工具winRAR
7.5 實驗
7.6 習題
第8章 計算機安全
8.1 計算機安全
8.1.1 計算機安全概述
8.1.2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8.2 網絡安全
8.2.1 網絡安全概述
8.2.2 網絡攻擊和安全服務
8.2.3 網絡道德
8.3 防火墻
8.3.1 防火墻概述
8.3.2 常用的軟件防火墻
8.4 習題
附錄A 部分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