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原理與應用》涉及密碼編碼與網絡安全從技術到管理的方方面面,以數據機密性、數據完整性、不可否認性、鑒別和訪問控制五大類安全服務和安全模型為線索,介紹了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以密碼編碼與密碼分析相結合的思路,比較完整地介紹了密碼編碼學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實現,包括:古典密碼、現代對稱密碼、公鑰密碼和散列函數,并討論了密碼算法實際應用中的一些問題,如密鑰長度、密鑰管理、硬件加密和軟件加密,以及算法應用中曾經出現的教訓等。在此基礎上,介紹了相關綜合應用,包括電子郵件的安全、網絡安全協議和數據庫安全。在網絡安全與系統安全方面討論了網絡入侵與攻擊、入侵檢測、防火墻和計算機病毒防范。此外也介紹了信息安全的一些標準化情況,包括標準化機構和信息安全的評估標準。《信息安全原理與應用》不僅介紹網絡安全的基本原理,更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在相關章節后附有一些加深理論理解的難易程度不同的思考練習題和實踐/實驗題。
《信息安全原理與應用》可作為信息類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為信息安全、計算機、通信和電子工程等領域研究和開發人員提供有益的幫助和參考。
《信息安全原理與應用》在國家規劃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更新,以適應高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需要,并特別注意教材的可讀性和可用性。為任課教師提供各種教學服務(包括教學電子課件、教學指導材料、習題解答和實驗指導等)。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
網絡工程與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一門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學科,它涵蓋了非常豐富的內容,涉及數論、密碼編碼、信息論、通信、網絡、編程等多方面的知識,無論是從事管理,還是技術研發的人員,甚至普通的計算機用戶,都需要從不同層次和角度了解這方面的基本知識。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安全新技術新思想不斷涌現。此外,它還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學科。
本書主要是以作者多年來在北京大學講授信息安全、應用密碼學等課程講義為基礎編寫而成的。編寫中,我們力求做到內容的系統、完整和深入淺出,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原理的經典性和技術的先進性。
信息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密碼編碼為基礎的解決方案,另一類是和密碼無關的一些解決方案。本書盡可能全面地涵蓋這兩類原理和技術,主要內容安排如下:
第1章介紹了ISO 7498—2定義的OSI的五大類安全服務:數據機密性、數據完整性、不可否認性、鑒別和訪問控制。本書以經典的通信安全模型和信息訪問安全模型為線索,介紹了這五大類安全服務。
第2~5章以密碼分析和密碼編碼相結合的思路,比較完整地介紹了密碼編碼學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實現,包括:古典密碼、現代對稱密碼、公鑰密碼和散列函數。密碼算法都以國際上經典的標準或最新的標準為例。在原理介紹的基礎上,第6章和第7章討論了密碼算法實際應用中的一些問題,包括:密鑰長度、密鑰管理、硬件加密和軟件加密,以及算法應用中曾經出現的教訓等。
第8章、第10章和第11章介紹了密碼編碼的相關綜合應用,包括鑒別協議、安全電子郵件和網絡安全協議,其中的內容都以最新的RFC文檔和相關文獻資料為參考。
第9章和第12~15章主要討論了與密碼算法無關的安全解決方案,包括訪問控制、防火墻技術、黑客攻擊與防范技術、計算機病毒防治和入侵檢測技術。
第16章介紹了信息安全的一些標準化情況,包括信息安全的標準化機構和有關標準。
最后,第17章介紹了一個綜合應用信息安全有關原理的實例——數據庫系統安全。
在相關章節后附有一些加深理論理解的難易程度不同的思考和練習題、實踐/實驗題,以幫助讀者更深入和扎實地掌握相關知識。
根據編者經驗,主要內容的課堂講授需要50學時左右,也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進行刪減,建議根據課程內容再安排一定學時的課外實踐/實驗。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查閱和參考了大量文獻資料,限于篇幅未能在書后的參考文獻中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