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是現代物流學核心內容之一。效益與效率是人們永遠追求的目標,現代物流在傳統物流的基礎上,通過引入高科技手段,使得企業的經營活動更為高效,運營的成本更為低廉:僅從物流上提高運輸、倉儲、分裝、配送等方面的效率所節約的成本,就可以大大增加企業的利潤。
《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一書力求通俗易懂地將物流成本管理的一般運作方法和管理技術較為全面地介紹給讀者,結合當前物流理論和實踐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反映物流成本管理的發展趨勢,具有前瞻性;《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采用富有創意的案例設計,所選取的物流案例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是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和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物流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
《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還配有電子教學參考資料包(包括教學指南、電子教案及習題答案),詳見前言。
中等職業學校“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系列教材自2004年出版以來已經6年了,在此期間,教材受到全國許多中職學校的歡迎并獲得好評。由于跨國公司進行的全球戰略布局極大地推動了國際產業的梯度轉移,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密集型制造業正在持續地向東亞和中國沿海地區轉移,形成環繞東亞和我國沿海地區的兩個扇面的產業轉移趨勢:一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將其技術密集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向我國沿海地區轉移;二是我國的沿海地區將勞動力密集和低技術水平的制造產業向我國中、西部轉移。這兩個產業轉移對我國沿海地區的制造業和物流業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第一,東亞地區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的中心和國際采購的中心;第二,東亞地區物流業高速發展,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中的前6位全集中在東亞地區;第三,我國中、西部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以西安、重慶、合肥和成都等為中心的經濟區域群,并帶動了物流業的急劇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物流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因此2009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在上海召開了中等職業學校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研討會及教材編審委員會工作會議,提出了教材修訂要求。根據會議精神,本著“物流發展的動力是貿易,物流發展的核心力量是金融創新”的思路,經過主、參編的共同努力,“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系列教材終于修訂完稿了。本系列教材共有8冊,分別為《現代物流基礎(第2版)》、《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物流信息系統管理(第2版)》、《物流運輸與配送管理(第2版)》、《國際物流(第2版)》、《物流配送中心與倉儲管理(第2版)》、《供應鏈管理(第2版)》及《企業物流(第2版)》。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物流管理做了全方位的介紹,所涉及的內容和相關名詞術語既符合國家標準,又盡量與國際接軌,使全書保持一定的技術領先。
第1章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1.1 物流成本概述
1.1.1 物流成本的概念
1.1.2 物流成本的構成
1.1.3 物流成本的分類
1.1 -4物流成本的重要特性
1.2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1.2.1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
1.2.2 物流成本管理的內容
1.2.3 物流成本管理的原則
l.2.4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1.2.5 加強物流成本管理的工作要點
1.3 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
1.3.1 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因素
1.3.2 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
1.3.3 廣泛利用信息技術
習題1
第2章 企業物流成本管理
2.1 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2.1.1 物流企業
2.1.2 物流一體化
2.1.3 物流企業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2.1.4.物流企業成本管理的要點
2.2 生產企業物流成本管理
2.2.1 采購成本控制
2.2.2 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
2.2 _3物料流轉成本管理
2.3 批發企業物流成本管理
2.3.1 保管成本管理
2.3.2 庫存成本管理
2.3.3 銷售成本管理
2.4 零售企業物流成本管理
2.4.1 采購成本管理
2.4.2 加強銷售成本管理
2.4.3 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
習題2
第3章 采購成本管理
3.1 采購概述
3.1.1 采購的含義
3.1.2 采購的目標
3.1.3 采購的一般流程
3.2 采購成本
3.2.1 采購成本概述
3.2.2 降低采購成本的作用
3.2.3 采購成本的分類
3.2.4 影響采購成本的主要因素
3.3 有效降低和控制采購成本的方法
3.3.1 采購成本預算
3.3.2 全球性采購
3.3.3 采購外包
3.3.4.電子商務采購
3.3.5 供應鏈管理
3.3.6 招標采購
習題3
第4章 運輸成本管理
4.1 運輸成本概述
4.1.1 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4.1.2 運輸成本的概念和內容
4.2 運輸成本核算
4.2.1 公路運輸成本核算
4.2.2 鐵路運輸成本核算
4.2.3 水路運輸成本核算
4.2.4 航空運輸成本核算
4.3 運輸成本管理
4.3.1 加強運輸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
4.3.2 嚴格控制成本開支范圍
4.3.3 落實成本管理責任制
4.4 運輸成本預測與計劃
4.4.1 運輸成本預測
4.4.2 運輸成本計劃
4.5 運輸成本分析
4.5.1 運輸成本分析概述
4.5.2 如何進行運輸成本分析
習題4
第5章 庫存成本管理
5.1 庫存管理概述
5.1.1 企業庫存的含義
5.1.2 企業庫存的類型
5.2 庫存成本
5.2.1 庫存持有成本
5.2.2 訂貨成本或生產準備成本
5.2.3 缺貨成本
5.2.4 在途庫存持有成本
5.3 庫存管理分類方法
5.3.1 定量訂購方法與定期訂購方法
5.3.2 常用的庫存管理分類方法
5.4 EOQ庫存控制模型
5.4.1 EOQ庫存控制策略
5.4.2 常見的EOQ庫存控制模型
5.4.3 EOQ庫存控制模型與現代存貨管理的需求
5.5 MRP庫存控制方法
5.5.1 物料需求計劃(MRP)的產生
5.5.2 MRP的特點
5.5.3 MRP系統的運行步驟
5.5.4 MRP系統的發展
5.6 JIT庫存控制方法
5.6.1 JIT簡介
5.6.2 JIT生產系統與傳統物流系統的不同
5.6.3 JIT中的庫存控制策略
5.6.4 JIT生產方式消除庫存、改善物流的關鍵做法
5.6.5 JIT在物流中的作用
習題5
第6章 裝卸搬運成本管理
6.1 裝卸搬運成本概述
6.1.1 裝卸搬運的概念
6.1.2 裝卸搬運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6.1.3 裝卸搬運的類型
6.1.4 裝卸搬運的特點
6.1.5 裝卸搬運機械類別及概況
6.1.6 裝卸成本項目及其內容
6.2 裝卸搬運成本的計算與分析
6.2.1 裝卸搬運成本項目的計算
6.2.2 裝卸搬運成本分析
6.3 裝卸搬運成本管理概述
6.3.1 裝卸搬運成本管理
6.3.2 裝卸搬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
6.3.3 物料搬運系統
習題6
第7章 配送成本管理
7.1 配送成本管理概述
7.1.1 配送的概念
7.1.2 配送的基本環節與模式
7.1.3 配送中心
7.1.4 配送管理
7.2 配送成本的構成
7.2.1 運費的構成與分類
7.2.2 儲存保管費用構成
7.2.3 包裝費用構成
7.2.4 流通加工費用構成
7.2.5 配送成本的核算
7.3 配送成本管理
7.3.1 不合理配送的表現形式
7.3.2 配送成本控制的策略
7.3.3 配送成本控制的方法
7.3.4.配送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
7.3.5 配送各環節成本控制的選擇
7.3.6 配送成本分析
習題7
第8章 物流成本和績效評估
8.1 績效評估的意義和程序
8.1.1 績效評估的意義
8.1.2 績效評估的程序
8.2 績效評估的指標體系
8.2.1 物流績效的評估財務指標
8.2.2 物流績效評估的非財務指標
8.2.3 績效評估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8.3 績效評估的方法
8.3.1 績效評估的傳統方法
8.3.2 企業績效評估方法的創新——平衡計分卡
習題8
第9章 物流成本管理綜合練習
第10章 物流成本管理實訓
實訓1物流成本分析實訓
實訓2物流作業流程優化實訓
實訓3倉庫戰略選擇實訓
實訓4物流企業包裝費用計算實訓
實訓5物流企業流通加工成本管理實訓
實訓6物流企業選擇恰當運輸方式降低運輸成本實訓
實訓7物流企業應用物流成本績效評價指標實訓
參考文獻
運輸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它承擔著“物”的空間位移任務,通過運輸,使物品的潛在使用價值變為滿足社會需要的現實使用價值,同時又是新價值——異地差值的創造過程。在我國,按照運輸設備和工具將運輸方式分為以下5種:
第一,公路運輸。公路運輸是現代交通運輸中陸路運輸的方式之一,在物流管理系統中,公路運輸一般指汽車貨物運輸,主要承擔中、短途貨物運輸,是內陸及城市物流的主要交通工具。公路運輸的主要優點是靈活性強,可以實現“門到門”運輸;運輸速度快,物品損耗少等。公路運輸的主要形式有整車運輸、零擔運輸和集裝箱運輸。由于公路基本建設投資相對較少,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術比較容易解決,因此其運輸網絡比較發達,它一方面對水運、鐵路和航空運輸起著貨物集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一些缺乏鐵路和水路的干線地區承擔干線運輸任務。相對于鐵路、水路和航空運輸而言,公路運輸也有其缺點,即運輸能力較低、能耗和運輸成本高、長距離運輸費用高、運行持續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安全性較低、不適宜運輸大宗物資等。
第二,鐵路運輸。鐵路運輸也是陸路運輸的方式之一,其優點是運行速度較快,運距較長;運輸能力大,連續性強;較少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可以常年運行;可以進行各種物品運輸,安全性較好;運輸成本相對較低等。由于受運行線路和站點固定的限制,鐵路運輸的靈活性較差,發車頻率比公路運輸低,近距離運輸成本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