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學》系統介紹了審計學的基本理論、原理與方法,充分反映了審計在我國的最新實踐,并很好地和2006年頒布的最新《企業會計準則》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相吻合,體現了作者對審計理論和實踐的感悟與認知。《審計學》分為12章,包括審計學總論、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與法律責任、審計方法與審計目標、接受業務委托與計劃審計工作、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審計抽樣、業務循環審計的具體內容、完成審計工作與審計報告、其他注冊會計師業務。
《審計學》適合作為我國各類普通高等院校經濟與管理類本科生的教學用書,也適合作為各類包括注冊會計師在內的審計人員的工具書,同時又是財務與會計和企業管理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書。
陳少勇,浙江紹興人,現住武漢,工科專業畢業,中國注冊會計師、中國注冊資產評估師、高級會計師。副教授、湖北省資產評估學會特聘專家、湖北省資產評估學會和會計學會及總會計師學會理事、武漢市作家協會會員,曾經在四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從事財務工作,并在具備證券期貨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從事近二十項上市審計和評估業務,出版《財務管理學》教材一部,在《中國財經信息資料》、《中國注冊會計師》、《財務與會計》、《新會計》、《財會月刊》、《財會通訊》、《行政事業資產與評估》、《新理財》等報刊、雜志獨立發表專業論文50多篇,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項,并取得了6項省部級以上的獎項。
第1章 審計學總論
1.1 審計的含義和內容
1.2 審計的分類
1.3 社會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1.4 社會審計的組織管理體系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
2.1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概述
2.2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
主要內容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與法律責任
3.1 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
3.2 注冊會計師業務準則
3.3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審計方法與審計目標
4.1 審計的一般方法
4.2 審計的技術方法
4.3 財務報表審計的總目標和責任劃分
4.4 確定具體的審計目標
4.5 審計流程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接受業務委托與計劃審計工作
5.1 初步業務活動
5.2 計劃審計工作
5.3 審計風險
5.4 審計重要性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風險評估
6.1 風險評估綜述
6.2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6.3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6.4 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6.5 溝通與記錄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風險應對
7.1 應對重大錯報風險的措施和程序
7.2 控制測試
7.3 實質性程序
7.4 錯誤與舞弊
7.5 應對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
8.1 審計證據
8.2 審計工作底稿
復習思考題
第9章 審計抽樣
9.1 選取測試項目的方法
9.2 審計抽樣概述
9.3 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的應用
9.4 審計抽樣在實質性細節測試中的應用
復習思考題
第10章 業務循環審計的具體內容
10.1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
10.2 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
10.3 存貨與倉儲循環審計
10.4 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
10.5 貨幣資金審計
復習思考題
第11章 完成審計工作與審計報告
11.1 審計工作完成前的審計業務流程
11.2 審計報告
11.3 審計報告意見的類型
復習思考題
第12章 其他注冊會計師業務
12.1 驗資
12.2 其他鑒證業務
12.3 相關服務業務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根據我國《憲法》第91條和第109條的精神,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具體規定,我國國家審計對象的實體(即被審計單位)是指所有作為會計單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級財政部門、中央銀行和國有金融機構、行政機關、國家的事業組織、國有企業、基本建設單位等。審計對象的主要內容包括上述部門的財政預算、信貸、財務收支(負債、資產、損益)和決算,以及與財政、財務收支有關的經濟活動及其經濟效益。
根據《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我國內部審計的對象是本部門、本單位及其所屬單位的會計賬目、相關資產,以及所反映的財政收支和財務收支活動。同時還包括本部門、本單位與境內外經濟組織興辦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以及合作項目等的合同執行情況,投入資金、財產的經營狀況及其效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及有關規章的規定,我國社會審計的對象主要是社會審計組織,即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國家審計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委托,可承辦財務收支的審計查證事項、經濟案件的鑒定事項、注冊資金的驗證和年檢,以及會計、財務、稅務和經濟管理的咨詢服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