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開發基礎與實踐教程》以Super-ARM(MCU為S3C2410)為教學平臺,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基于ARM的軟件設計和硬件設計技術、開發工具及仿真調試技術等。《嵌入式系統開發基礎與實踐教程》將復雜的嵌入式系統設計和開發技術分解、細化,形成了包括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與開發簡介、Super-ARM教學實驗系統、軟件實驗環境介紹、基于ARM的嵌入式軟件開發基礎實驗、基本接口實驗、人機接口實驗、通信和總線接口實驗、實時操作系統實驗等內容的一套完整的實驗體系。《嵌入式系統開發基礎與實踐教程》還提供全部的實驗例程,幫助讀者系統全面地掌握嵌入式系統設計和開發技術。
第1章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與開發簡介
1.1 嵌入式系統的基本概念
1.2 嵌入式系統開發環境
1.3 嵌入式操作系統概述
1.4 ARM處理器介紹
第2章 Super-ARM教學實驗系統
2.1 Super-ARM 教學實驗系統的特點
2.2 Super-ARM教學實驗系統的組成
2.2.1 模塊化設計的實驗箱
2.2.2 完善的編譯調試環境
2.3 Super-ARM教學實驗系統硬件的使用
2.3.1 主板資源、接口及其配置
2.3.2 底板資源、接口及其配置
2.3.3 核心板的使用
2.3.4 擴展板的使用
2.4 Super-ARM教學實驗系統軟件的使用
2.4.1 Super-ARM-Demo的使用
2.4.2 Linux-Demo的使用
2.4.3 Linux-Demo的基本操作
2.5 基于JTAG的Flash下載軟件
2.5.1 JTAG下載軟件的安裝
2.5.2 JTAG下載軟件的使用
第3章 軟件實驗環境介紹
3.1 基于ARM的嵌入式開發環境與工具
3.1.1 ARM Developer Suite(ADS)
3.1.2 RealView Developer Suite(RVDS)
3.1.3 ARM硬件仿真器Multi-ICE與Multi-Trace
3.1.4 ARM新版硬件仿真套件RealView-ICE與RealView-Trace
3.1.5 德國Lauterbach公司的TRACE32 開發系統
3.2 ARM Developer Suite(ADS)的安裝與使用
3.2.1 ARM Developer Suite(ADS)的安裝
3.2.2 ADS系統配置
3.2.3 工程項目管理
3.2.4 代碼編譯與鏈接
3.2.5 加載調試
3.2.6 實驗軟件平臺與硬件平臺的鏈接
第4章 基于ARM的嵌入式軟件開發基礎實驗
4.1 ARM和Thumb指令系統及上機實驗
4.2 C語言編程及上機實驗
4.3 C語言與匯編語言交互工作實驗
第5章 基本接口實驗
5.1 ARM啟動及工作模式切換實驗
5.2 I/O控制及LED顯示實驗
5.3 中斷處理編程及實驗
5.4 定時器及時鐘中斷實驗
5.5 Flash驅動編程及實驗
5.6 Nand Flash驅動編程及實驗
5.7 實時時鐘實驗
5.8 I2C驅動編程及實驗
5.9 Altera EPM3032A 編程實驗
第6章 人機接口實驗
6.1 矩陣鍵盤編程及實驗
6.2 LCD真彩色顯示驅動編程及實驗
6.3 觸摸屏(TouchPanel)控制實驗
6.4 嵌入式系統漢字顯示實驗
6.5 A/D轉換編程及實驗
第7章 通信和總線接口實驗
7.1 串口通信實驗
7.2 USB1.1協議及S3C2410 USB設備實驗
7.3 以太網通信實驗
7.4 I2S總線驅動音頻實驗
7.5 GPRS編程與實驗
7.6 GPS編程與實驗
7.7 藍牙編程與實驗
7.8 步進電機驅動編程及實驗
第8章 實時操作系統實驗
8.1 RTOS基礎和Nucleus移植實驗
8.2 Nucleus應用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