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機械基礎》是為適應高職高專《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需要及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運用技術)領域的職業需求而編寫的,主要包括力學基礎知識、桿件受力變形與應力分析、互換性與技術測量、金屬材料的性能、汽車常用材料、汽車機械傳動與常用零部件、液壓傳動、汽車常用維修機具與設備等內容。
讀者對象:《汽車機械基礎》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運用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電子技術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汽車、機電從業人員崗位培訓、職業資格考核鑒定和汽車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第1章 力學基礎知識
1.1 力學基礎
1.1.1 基本概念
1.1.2 基本公理
1.2 平面匯交力系
1.3 力矩與力偶
1.3.1 力矩
1.3.2 力偶
1.4 平面任意力系
1.5 剛體的定軸轉動
1.5.1 角速度
1.5.2 線速度
1.6 功率及機械效率
1.6.1 功率
1.6.2 功率、轉速與轉矩的關系
1.6.3 機械效率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桿件受力變形與應力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拉伸與壓縮
2.3 剪切與擠壓
2.3.1 剪切
2.3.2 擠壓
2.4 扭轉與彎曲
2.4.1 扭轉
2.4.2 彎曲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
3.1 尺寸公差與配合
3.1.1 互換性的基本概念
3.1.2 孔和軸
3.1.3 尺寸的基本術語
3.1.4 尺寸偏差、公差及公差帶
3.1.5 標準公差與基本偏差
3.1.6 配合
3.1.7 公差與配合的標注
3.1.8 尺寸公差與配合的選用
3.2 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
3.2.1 形位公差的要素及其分類
3.2.2 形位公差的標注法
3.2.3 形位公差項目及標注示例
3.3 表面結構要求
3.3.1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
3.3.2 標注表面結構的圖形符號及標注規則
3.3.3 表面粗糙度的選用與標注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金屬材料的性能
4.1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
4.1.1 強度
4.1.2 剛度和彈性
4.1.3 塑性
4.1.4 沖擊韌性
4.1.5 疲勞強度
4.2 金屬材料的工藝性能
4.2.1 鑄造性能
4.2.2 焊接性能
4.2.3 切削加工性能
4.2.4 鍛壓性能
4.2.5 熱處理性能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汽車常用材料
5.1 金屬材料
5.1.1 黑色金屬
5.1.2 有色金屬
5.2 非金屬材料
5.2.1 塑料
5.2.2 橡膠
5.2.3 陶瓷
5.2.4 玻璃
5.2.5 復合材料
5.3 汽車燃料、潤滑材料及工作液
5.3.1 汽車燃料
5.3.2 汽車潤滑材料
5.3.3 汽車制動液
5.3.4 汽車防凍液
5.3.5 汽車的其他工作液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汽車機械傳動與常用零部件
6.1 平面連桿機構
6.1.1 機構的組成
6.1.2 運動副
6.1.3 機構運動簡圖
6.1.4 平面四桿機構
6.2 凸輪機構
6.2.1 凸輪機構的組成及應用
6.2.2 凸輪機構的分類及運動規律
6.3 帶傳動與鏈傳動
6.3.1 帶傳動
6.3.2 鏈傳動
6.4 齒輪傳動
6.4.1 齒輪傳動的特點和齒輪機構的分類
6.4.2 漸開線齒輪的嚙合特性
6.4.3 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6.5 蝸桿傳動
6.5.1 蝸桿傳動的組成
6.5.2 蝸桿傳動的傳動比
6.5.3 蝸桿傳動的特點
6.6 軸
6.6.1 心軸
6.6.2 傳動軸
6.6.3 轉軸
6.6.4 直軸和曲軸
6.7 軸承
6.7.1 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
6.7.2 滾動軸承
6.7.3 滑動軸承
6.8 聯軸器與離合器
6.8.1 聯軸器
6.8.2 離合器
6.9 聯接
6.9.1 鍵聯接
6.9.2 銷聯接
6.9.3 螺紋聯接
6.9.4 焊接
6.9.5 粘接、鉚接和過盈聯接
6.10 彈簧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液壓傳動
7.1 液壓傳動的原理及特點
7.1.1 液壓傳動的原理
7.1.2 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7.1.3 液壓傳動系統的圖形符號
7.1.4 液壓傳動的特點
7.1.5 液壓傳動的基本參數
7.2 液壓系統元件
7.2.1 動力元件
7.2.2 執行元件
7.2.3 控制元件
7.2.4 輔助元件
7.3 液壓基本回路
7.3.1 方向控制回路
7.3.2 調壓回路
7.3.3 卸荷回路
7.4 汽車常用液壓系統
7.4.1 液壓制動系統
7.4.2 液壓轉向加力裝置
7.4.3 制動防抱死系統
7.4.4 液力變矩器
7.4.5 自卸車液壓系統
7.4.6 汽車舉升機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汽車常用維修機具與設備
8.1 汽車維修機具及設備
8.1.1 常用維修機具
8.1.2 常用維修設備
8.2 汽車檢驗儀器設備
思考與練習
附錄A 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數值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