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大學計算機規劃教材: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第4版)》介紹了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詳述了數字聲音、圖像和視頻處理中的關鍵技術;對多媒體數據存儲的重要載體光盤存儲技術、多媒體計算機軟件、多媒體數據庫、多媒體文檔的組織與設計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網絡中涉及的關鍵技術也進行了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本書對多媒體技術在網絡和通信方面的典型應用——視頻會議系統、IPTV系統、IP電話、Web搜索以及多媒體即時通信系統等進行了扼要介紹。《21世紀大學計算機規劃教材: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第4版)》還對個別技術的應用給出了相應的示例,并以附錄的形式給出了一個綜合應用相關技術的課程設計。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供從事多媒體應用研究與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1章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概述
1.1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基本概念
1.1.1 媒體
1.1.2 多媒體
1.2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歷史
1.3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
1.3.1 多媒體的軟件和硬件平臺
1.3.2 高速處理器
1.3.3 數據壓縮及編碼技術
1.3.4 多媒體同步
1.3.5 多媒體計算機網絡與分布式處理技術
1.3.6 信息的組織與管理
1.3.7 多媒體數據存儲
1.3.8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
1.3.9 人機界面設計
1.3.10 高速多媒體通信技術
1.4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1.5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勢
思考與練習1
第2章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1 概述
2.2 常用I/O設備
2.2.1 輸入設備
2.2.2 輸出設備
2.3 存儲設備及存儲技術
2.4 USB設備
2.4.1 USB的硬件結構
2.4.2 USB的軟件結構
2.4.3 USB的數據流傳輸
2.4.4 USB的應用
2.4.5 USB產品
2.5 數字攝像設備
2.5.1 CCD和CMOS
2.5.2 數字攝像頭
2.5.3 數碼相機
2.5.4 數碼單反相機
2.5.4 數字攝像機
思考與練習2
第3章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
3.1 信號處理的基本術語
3.1.1 采樣和量化
3.1.2 采樣長度的選擇與頻率分辨率
3.1.3 離散傅里葉變換
3.1.4 小波變換
3.2 圖像數據壓縮基礎
3.2.1 色彩的基本概念
3.2.2 彩色空間及其變換
3.2.3 圖像數據壓縮的可能性
3.3 圖像數據壓縮算法
3.3.1 信息熵編碼
3.3.2 詞典編碼
3.3.3 預測編碼
3.3.4 變換編碼
3.3.5 模型編碼
3.4 常用圖形、圖像文件
3.4.1 BMP文件格式
3.4.2 GIF文件格式
3.4.3 PNG文件格式
3.5 靜態圖像壓縮標準
3.5.1 JPEG
3.5.2 JPEG 2000
3.6 動態圖像壓縮標準
3.6.1 MPEG標準概述
3.6.2 MPEG-1標準
3.6.3 MPEG-2標準
3.6.4 MPEG-4標準
3.6.5 MPEG-7標準
3.7 H.26X標準
3.7.1 H.261標準
3.7.2 H.263標準
3.7.3 H.264標準
3.8 AVS
3.9 THEORA簡介
思考與練習3
第4章 音頻信號和聲卡
4.1 音頻編碼基礎
4.1.1 聲音信號的特點
4.1.2 音頻信號處理的方法
4.1.3 音頻文件的存儲格式
4.1.4 聲音質量的度量
4.2 音頻信號壓縮技術
4.2.1 脈沖編碼調制
4.2.2 增量調制
4.2.3 DSD編碼
4.2.4 自適應脈沖編碼調制
4.2.5 差分脈沖編碼調制
4.2.6 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
4.2.7 子帶編碼
4.3 音頻編碼標準
4.4 聲卡
4.4.1 聲卡的發展歷史
4.4.2 聲卡的聲道
4.4.3 聲卡的功能
4.4.4 聲卡的工作原理
4.5 語音合成技術及應用
4.6 語音識別技術及應用
4.6.1 語音識別的發展歷史
4.6.2 語音識別技術
4.6.3 語音識別系統的類型
思考與練習4
第5章 光盤存儲
5.1 光盤的發展歷史
5.2 CD盤片結構
5.3 CD-ROM盤制作過程
5.4 CD-ROM光盤與驅動器
5.4.1 CD-ROM標準
5.4.2 CD-ROM驅動器
5.5 DVD驅動器
5.5.1 DVD的物理特性
5.5.2 DVD視頻編碼技術
5.5.3 DVD音頻格式及編碼技術
5.5.4 DVD盤片的生產過程
5.5.5 DVD播放機
5.5.6 DVD區碼
5.6 CD-RW驅動器
5.6.1 CD-R盤
5.6.2 CD-RW
5.6.3 COMBO驅動器
5.7 下一代光存儲技術
5.8 光驅應用技術
思考與練習5
第6章 多媒體計算機軟件
6.1 多媒體軟件的分類
6.2 多媒體驅動程序
6.3 多媒體操作系統
6.4 多媒體數據準備軟件
6.4.1 Windows環境下聲音數據的采集
6.4.2 Windows環境下視頻數據的采集
6.5 多媒體創作工具
6.5.1 多媒體創作工具的分類
6.5.2 音頻處理軟件
6.5.3 圖形、圖像及動畫制作與編輯軟件
6.5.4 網上音頻、視頻文件制作
6.6 多媒體應用軟件
6.7 多媒體播放器
6.8 MICROSOFT DIRECTX
6.8.1 不同版本DirectX的特性
6.8.2 Microsoft DirectSound簡介
6.8.3 Microsoft DirectShow簡介
6.8.4 DirectShow應用程序的開發
6.8.5 DirectShow應用示例
思考與練習6
第7章 多媒體文檔的組織與設計
7.1 超文本和超媒體
7.1.1 超文本概述
7.1.2 超文本系統的基本特征
7.2 HTML語言簡介
7.2.1 HTML發展歷史
7.2.2 HTML語言結構
7.2.3 HTML標簽和屬性
7.2.4 超鏈接
7.2.5 用HTML實現多媒體
7.3 XML簡介
7.4 HTML 5.0簡介
7.5 SMIL及其應用示例
7.5.1 SMIL簡介
7.5.2 SMIL的基本語法規則
7.5.3 應用設計
7.5.4 應用示例
7.6 設計超文本的工具
7.6.1 JavaScript
7.6.2 動態網頁設計
7.6.3 Ajax技術
7.6.4 SVG
7.6.5 Web 2.0和Web 3.0
思考與練習7
第8章 多媒體數據庫概述
8.1 多媒體數據的特點
8.2 多媒體數據庫的構造
8.3 多媒體數據庫檢索與查詢
8.3.1 查詢方法
8.3.2 萬維網文檔的檢索技術
8.3.3 基于內容的信息檢索
8.4 結構化查詢語言
8.4.1 SQL簡介
8.4.2 SQL的數據類型
8.4.3 SQL的基本語法
8.4.4 多媒體數據保存與獲取示例
8.5 多媒體數據挖掘
思考與練習8
第9章 多媒體計算機網絡
9.1 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
9.1.1 三大定律和互聯網的特性
9.1.2 多媒體通信網絡的基本結構和特點
9.1.3 計算機網絡概述
9.1.4 網絡接入技術
9.1.5 無線接入技術
9.2 分布式多媒體計算機系統
9.2.1 分布式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特征
9.2.2 分布式多媒體計算機系統服務模型
9.2.3 分布式多媒體系統的層次結構
9.2.4 網格
9.2.5 云計算
9.3 P2P網絡
9.3.1 P2P技術體系結構與分類
9.3.2 P2P網絡的特點
9.3.3 P2P技術的應用
9.4 無線多媒體傳感器網絡
9.4 物聯網
9.5 流媒體及其傳輸協議
9.5.1 RTP/RTCP協議
9.5.2 RSVP協議
9.5.3 RTSP協議
思考與練習9
第10章 多媒體應用系統
10.1 H.323視頻會議系統
10.1.1 H.323協議概述
10.1.2 H.323終端
10.1.3 H.323網關
10.1.4 H.323多點控制單元
10.1.5 H.323網守
10.2 IP電話
10.2.1 IP電話的概念
10.2.2 IP電話與PSTN電話的技術差別
10.2.3 IP電話的類型
10.2.4 IP電話標準
10.3 即時通信系統
10.3.1 即時通信系統的設計要求
10.3.2 即時通信的標準
10.3.3 即時通信的基本流程
10.3.4 即時通信系統的結構
10.3.5 Windows Live Messenger中的音頻、視頻編碼和傳輸
10.3.6 Skype系統簡介
10.4 Web瀏覽器
10.4.1 主流瀏覽器內核
10.4.2 Google Chrome瀏覽器簡介
10.4.3 雙核瀏覽器
10.5 IPTV系統
10.5.1 IPTV系統架構
10.5.2 IPTV關鍵技術
10.5.3 IPTV終端
10.5.4 IPTV的發展
10.6 多媒體消息業務
思考與練習10
附錄A 課程設計
A.1 設計內容
A.2 設計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