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第3版)》系統地介紹了汽車發動機工作原理、曲柄連桿機構的構造與維修、配氣機構的構造與維修、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構造與維修、電子控制汽油噴射供給系統的構造與維修、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構造與維修、柴油機燃油噴射系統、發動機冷卻系的構造與維修、發動機潤滑系的構造與維修、發動機的裝配調試與磨合試驗、汽油發動機點火系的構造與維修及汽車起動系的構造與維修等內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第3版)》是高等職業院校汽車各專業的專業教材,還可作為汽車維修的培訓教材,也可供汽車維修從業人員、技師學習參考。
第3版前言
本教材是根據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上海高等職業院校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規劃教材第3版教材修訂研討會”的會議精神編寫的。教材的第1版于2005年出版,第2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于2009年修訂出版。
當前,高職教育改革正在不斷深入,步伐邁得很大,教材建設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是“基于工作過程”、“情境化”、“任務驅動式”,還是“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其目的都是:“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學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為高職教育提供優質的、適用的教材,是作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第3版中,本教材更加注重社會需要、學科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三者有機的統一。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論述深入淺出,清楚明白;對內容的編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并注重教材的連貫性、銜接性。
教材內容按教育部對高職“必備理論知識”突出“夠用”、“實用”的基本要求,刪去部分偏難、偏深的理論,刪除了陳舊過時的結構、技術標準,體現基于市場需求的實際操作技能人才培養的特點,重點放到汽車運用與維修的基本職能上。形成以基本概述、結構原理、工作過程等為必備基礎,以故障診斷、維護保養、技術檢測與修理等主要技術為基本技能的知識構架。
全書共分11章,內容包括: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曲柄連桿機構的構造與維修、配氣機構的構造與維修、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構造與維修、電子控制汽油噴射供給系統的構造與維修、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構造與維修、發動機冷卻系的構造與維修、發動機潤滑系的構造與維修、發動機的裝配與磨合、汽油發動機點火系的構造與維修、起動系的構造與維修等。讀者還可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免費下載配套電子教案及復習思考題與答案等補充內容。
本書由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扶愛民(副教授)擔任主編,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李全利(副教授)、山西長治職業技術學院秦會斌(副教授)分別擔任副主編。其中總論、第1章、第4章、第5章、第10章、第11章的第1節由扶愛民編寫,第2章、第9章由李全利編寫,第6章、第7章由秦會斌編寫,第3章、第8章由高寒老師(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編寫,第11章第2節至第5節由邢世凱老師(河北師大職業技術學院)編寫,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蔣欲剛老師也參與了部分章節的編寫。
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山西長治職業技術學院、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師大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缺點、錯誤,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汽車總論
0.1 汽車類型與總體構造
0.1.1 國產汽車的類型
0.1.2 國外汽車分類
0.1.3 汽車總體構造及布置形式
0.2 國內外汽車工業發展
0.2.1 汽車發展史話
0.2.2 汽車工業概況
0.3 汽車產品型號與汽車識別代號
0.3.1 國產汽車產品型號編制規則
0.3.2 車輛識別代號 VIN
0.4 汽車修理預備知識
0.4.1 汽車零件的耗損形式
0.4.2 發動機的維護
0.4.3 發動機的修理
0.4.4 發動機的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
復習思考題
第1章 發動機的基礎知識
1.1 發動機的總體構造及基本原理
1.1.1 概述
1.1.2 發動機的總體構造
1.1.3 發動機的常用術語
1.1.4 單缸四沖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1.1.5 單缸二沖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1.2 發動機基本理論
1.2.1 發動機型號
1.2.2 發動機的性能指標
1.2.3 影響發動機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實訓1.1 汽車發動機的總體觀察及
發動機工作循環研究
實訓1.2 汽車、發動機拆裝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曲柄連桿機構的構造與維修
2.1 曲柄連桿機構概述
2.1.1 功用與組成
2.1.2 工作條件與受力分析
2.2 機體組
2.2.1 氣缸體與曲軸箱
2.2.2 氣缸與氣缸套
2.2.3 曲軸箱、油底殼
2.2.4 氣缸蓋
2.2.5 發動機的支承
2.3 活塞連桿組
2.3.1 活塞
2.3.2 活塞環
2.3.3 活塞銷
2.3.4 連桿
2.4 曲軸飛輪組
2.4.1 曲軸
2.4.2 曲軸扭轉減振器
2.4.3 汽車發動機滑動軸承
2.4.4 飛輪
2.5 曲柄連桿機構的維護
2.5.1 積炭的清除
2.5.2 曲軸軸承配合間隙的檢驗
2.6 發動機異響診斷
2.6.1 概述
2.6.2 常見異響及經驗診斷法
2.7 氣缸體的檢修
2.7.1 氣缸體裂紋的檢修
2.7.2 氣缸體變形的檢修
2.7.3 氣缸的常見損傷與檢驗
2.7.4 修理尺寸的確定
2.7.5 氣缸的鏜削與磨削
2.7.6 氣缸套的鑲換
2.8 氣缸蓋的檢修
2.9 活塞組的選配
2.9.1 活塞的損傷現象
2.9.2 活塞的選配
2.9.3 活塞環的選配
2.9.4 活塞銷的選配
2.10 連桿組的檢修
2.10.1 連桿變形的檢驗與校正
2.10.2 連桿襯套的修復
2.10.3 連桿其他損傷的檢修
2.11 活塞連桿組的組裝
2.12 曲軸的耗損及檢驗
2.13 曲軸軸頸的磨修
2.14 曲軸軸承的選配與修整
實訓2.1 曲柄連桿機構的觀察與研究
實訓2.2 曲柄連桿機構常見故障 異響的診斷與排除
實訓2.3 機體組組件的檢驗與維修
實訓2.4 活塞連桿組的檢驗與維修
實訓2.5 曲軸飛輪組件的檢驗
與維修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配氣機構的構造與維修
3.1 配氣機構的構造
3.1.1 配氣機構的功用與組成
3.1.2 配氣機構的分類
3.1.3 配氣相位與配氣相位圖
3.1.4 氣門間隙
3.2 配氣機構的主要零件和組件
3.2.1 氣門組
3.2.2 氣門傳動組
3.2.3 可變配氣技術簡介
3.3 配氣機構的維修
3.3.1 氣門組零件的檢修
3.3.2 氣門傳動組的修理
3.3.3 配氣機構的檢查與調整
3.3.4 氣缸壓力的檢測
3.4 配氣機構異響診斷
3.4.1 氣門腳響
3.4.2 氣門挺柱響
3.4.3 氣門座響
3.4.4 氣門彈簧響
3.4.5 正時齒輪響
3.4.6 凸輪軸異響
3.4.7 液力挺柱響
實訓3.1 配氣機構的結構觀察與研究
實訓3.2 氣門間隙與配氣相位的檢查與調整
實訓3.3 配氣機構主要零件的修理
實訓3.4 配氣相位及氣缸密封性的檢測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構造與維修
4.1 汽油發動機燃料供給系的基礎知識
4.1.1 汽油的基礎知識
4.1.2 汽油發動機燃燒過程分析
4.1.3 混合氣的形成及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4.2 汽油發動機燃料供給系的功用與組成
4.2.1 汽油發動機燃料供給系的功用
4.2.2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組成
4.2.3 可燃混合氣形成過程
4.2.4 混合氣的濃度
4.2.5 不同濃度的混合氣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4.2.6 汽油機不同工況對混合氣的要求
4.3 汽油供給裝置
4.3.1 汽油箱
4.3.2 汽油濾清器
4.3.3 汽油泵
4.3.4 燃油壓力調節器
4.3.5 燃油分配管
4.3.6 噴油器
4.4 空氣供給裝置
4.4.1 空氣濾清器
4.4.2 進、排氣歧管
4.4.3 進氣預熱裝置
4.4.4 排氣消聲器
4.4.5 排氣凈化裝置
4.5 燃料供給系主要總成的維修
4.5.1 空氣濾清器、進排氣歧管和汽油濾清器的維護
4.5.2 汽油濾清器的維護
4.5.3 膜片式汽油泵的維護
實訓4.1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總體認識和濾清器、汽油泵的拆裝
實訓4.2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故障診斷與排除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供給系統的構造與維修
5.1 概述
5.1.1 汽油噴射式發動機的特點
5.1.2 汽油噴射系統的分類
5.2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的主要部件
5.2.1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的組成與控制原理
5.2.2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的主要部件
5.3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式發動機的使用與維護
5.3.1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式發動機的使用
5.3.2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式發動機維護保養的注意事項
5.4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的故障自診斷
5.4.1 故障自診斷系統的基本原理
5.4.2 故障代碼的讀取與清除
5.5 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主要部件的檢修
5.5.1 發動機ECU的檢修
5.5.2 傳感器的檢修
5.5.3 執行器的檢修
5.6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發動機的故障診斷
5.6.1 故障診斷的基本原則
5.6.2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發動機常見故障診斷
實訓5.1 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的結構觀察與拆裝
實訓5.2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主要部件的性能檢測
實訓5.3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常用檢測診斷設備的使用
實訓5.4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發動機故障診斷與排除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構造與維修
6.1 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組成及燃料
6.1.1 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功用及要求
6.1.2 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組成
6.1.3 燃油供給路線
6.1.4 柴油的性能指標
6.1.5 輕柴油的選擇與使用
6.1.6 柴油發動機燃燒過程分析
6.2 可燃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室
6.2.1 可燃混合氣的形成特點
6.2.2 可燃混合氣的形成方式
6.2.3 柴油機燃燒室
6.3 噴油器
6.3.1 噴油器的功用與分類
6.3.2 噴油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6.4 噴油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