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會學:高中物理(總復習)》在必修1、必修2、選修3-1、選修3-2、選修3-3、選修3-4的基礎上,貫穿二十字方針:“知識成網(wǎng)、方法成套、習題成精、策略成型、心理成熟”。即,要完成三個結構完善和提高: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鞏固學生的思維結構、改進學生的認知結構。這樣使得學生們思維留下痕跡,思維的來龍去脈一目了然,在這個基礎上的習題訓練就會把每一道習題的功能發(fā)揮到最大化,收到少而精的效果。
有一首時髦的歌兒叫做“忐忑”,有一個流行的詞兒叫“糾結”,有一句最打動人心的網(wǎng)絡語言是:“神馬都是浮云”。用這些來描寫剛入高三的學子的心情是再貼切不過的了。本書寫作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方法,經過你的認真操練后能夠:把心放到肚子里,心氣平順,看得清前面的路到底該怎么走,并勇往直前地奔向你所向往的大學。請耐心讀一讀本文,如果你愿意照著它去做,就會使你的復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有頂級高手都是練出來的。”這是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達成的共識。“練習一萬小時成天才”這個口號現(xiàn)在是盡人皆知。但最關鍵的并不是練習的時間,而是練什么、怎么練!高三復習的時間就那么多,成功的關鍵就在于你是否“得法”。就方法而言,世界上永遠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另一種人則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1.物理學習→考試的全過程
繁→簡→繁→簡,如圖0-1所示。
模型法是物理學中的最基本方法,物理學研究得到的規(guī)律都是理想化物理模型經歷理想化的物理過程所得出的規(guī)律。建立和正確使用物理模型有利于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明了化,使抽象的物理問題更直觀、具體、形象、鮮明。用模型化的思想解題,可以使復雜隱含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2.“廿字方針”
高三復習基本方法可概括為:“知識成網(wǎng)、方法成套、習題成精、策略成型、心理成熟。”即要完成三個任務:完善我們的知識結構(建知識結構圖)、鞏固我們的思維結構(規(guī)范的操作步驟)、改進我們的認知結構(會改錯的人才是真聰明)。
3.解題步驟——“模型+條件+算法”
物理概念、規(guī)律是簡約的,那么,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也應該是簡約且有序的。高中物理是大學普通物理的簡約版本。基于普通物理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我們可以把高中物理解題的有效步驟與方法歸結為:“模型、條件、算法”六個字。掌握最核心、最基礎的方法步驟,就能夠以“不變”的規(guī)范操作應“萬變”的高考試題了。高中物理解題的操作程序如圖0-2所示。
圖0-2
到了運用具體的某一個規(guī)律時,操作步驟從哪里來?不是老師教會的,而是規(guī)律自身所規(guī)定的。例如,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時,規(guī)律自身要求知道研究對象的慣性大小m,即操作步驟①;力是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原因,進行受力分析并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就是操作步驟的第②、③步;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快慢,需要對運動過程和狀態(tài)進行分析,于是就有了步驟④、⑤,如圖0-3所示。
圖0-3
4.“會畫圖才會思維”
“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直覺思維是邏輯思維的前提。”抓住這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就會使得學生們的思維留下痕跡,對其思維的來龍去脈一目了然,在這個基礎上的習題訓練就會把每一道習題的功能發(fā)揮到最大,收到少而精的效果。
5.會改錯才會變得更聰明
“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就看他改正錯誤的速度快慢。”本書將在此提供范例,以便使同學們可以借鑒,學會改錯,進而提高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
6.策略和心態(tài)是復習保證
心理學的觀點是:“認知能力與技術能力的學習本質上是依賴于情緒的。”在本書中我們將依據(jù)我們的經驗和有關理論在復習過程中插入復習、考試策略指導和心理情緒調整的內容。
本復習資料的特點如下。
1.從全局出發(fā)想問題
高一、高二的物理學習過程都是從一個個局部出發(fā),最后學完全部物理知識。高三復習則應該從整體出發(fā),站在全局的高度,俯瞰所學過的知識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所以每一個知識單元都會先給出知識結構圖,在知識結構圖上尋找模型對應的規(guī)律,進行思維操作。
2.一輪復習以中等難度為主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qū)域,如圖0-4所示。最內一層是“舒適區(qū)”,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qū)”,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qū)”。有效的訓練任務必須精確地落在同學們的“學習區(qū)”內進行,才可能進步。判斷這三個區(qū)域的標準因人而異,這里所說的標準是按照考試說明要求和近年來高考的難度來劃分的。
3.寧拙毋巧
循規(guī)蹈矩是解決物理問題的最基本的方法。巧思妙解的前提是特定條件,而且往往不具有普適性。我們會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上下工夫。如果經過訓練你拿起一道題來,能夠首先想到的是這道題的模型是什么,而不是首先想用哪個式子來計算。你的學習區(qū)的外邊界就會不斷擴大,恐慌區(qū)變得越來越窄,如圖0-5所示。“題不在多,真懂才成”。在練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檢查自己是否按照規(guī)范的程序操作,將會受益無窮。因為高考命題考查的就是你能否按照規(guī)范的操作步驟,運用物理知識正確地解決問題。這里的高、低之分就表現(xiàn)出你具有的能力水準。
圖0-4圖0-5
4.實驗復習
由于實驗教學與考試的獨特性,再加上絕大部分的學校將實驗的復習單獨提出來進行。實驗復習將在二輪復習中專題講解。
王邦平
第一章 質點的直線運動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四章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4.1 拋體運動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4.2 圓周運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4.3 萬有引力定律及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五章 機械能和機械能守恒定律
5.1 功和功率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5.2 動能定理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5.3 功能關系機械能守恒定律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六章 靜電場
6.1 靜電場基本性質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6.2 靜電場中的導體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6.3 帶電粒子在靜電場中的運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七章 恒定電流
7.1 直流電路基本規(guī)律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7.2 簡單邏輯電路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八章 磁場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九章 電磁感應
9.1 電磁感應基本規(guī)律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9.2 自感與渦流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十章 交變電流電磁場與電磁波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十一章 熱學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十二章 光學
12.1 幾何光學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12.2 物理光學(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現(xiàn)象)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12.3 光的本性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十三章 近代物理
13.1 原子物理概念、規(guī)律及理解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13.2 原子核物理概念、規(guī)律及理解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13.3 狹義相對論概念、規(guī)律及理解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十四章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第十五章 動量
考點、知識體系與方法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
附錄A 單位制
高考說明要求
概念與規(guī)律精析
例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