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結合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特點,以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為目標,按照“工學結合、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的高職高專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思路來編寫的。通過元器件識別、單管放大電路的制作與調試、集成運算放大器制作與測試、功率放大器的設計制作、函數信號發生器的制作與調試以及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與調試六個典型項目的具體實施,重點介紹了半導體器件、三極管電壓放大器、集成運放及應用、低頻功率放大器、信號發生器、直流穩壓電源等內容。
趙應艷,女,副教授,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就職。1983年7月——1993年7月 在長春第三十二高中任物理教師。1994年9月——2002年2月 在長春電視大學附屬高中任物理、電工基礎教師。2002年3月——今在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任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電子技術實訓等課程教學。
項目1 元器件識別與檢測
任務1.1 二極管基本特性測試
1.1.1 半導體知識介紹
1.1.2 半導體二極管的結構及分類
任務1.2 特殊二極管應用電路
1.2.1 發光二極管
1.2.2 穩壓二極管
1.2.3 光電二極管
1.2.4 變容二極管
任務1.3 三極管特性測試
1.3.1 晶體三極管簡介
1.3.2 晶體三極管原理及性能參數
任務1.4 場效應管特性測試
1.4.1 結型和絕緣柵場效應管
1.4.2 場效應管主要參數及使用注意事項 項目1 元器件識別與檢測
任務1.1 二極管基本特性測試
1.1.1 半導體知識介紹
1.1.2 半導體二極管的結構及分類
任務1.2 特殊二極管應用電路
1.2.1 發光二極管
1.2.2 穩壓二極管
1.2.3 光電二極管
1.2.4 變容二極管
任務1.3 三極管特性測試
1.3.1 晶體三極管簡介
1.3.2 晶體三極管原理及性能參數
任務1.4 場效應管特性測試
1.4.1 結型和絕緣柵場效應管
1.4.2 場效應管主要參數及使用注意事項
任務1.5 二極管彩燈電路安裝調試
項目2 單管放大電路的制作與調試
任務2.1 共射極單管放大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2.1.1 基本放大器的電路組成及工作原理
2.1.2 共射極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和靜態工作點
2.1.3 共射極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和主要性能特性
2.1.4 分壓式固定偏置放大器
任務2.2 共集電極單管放大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任務2.3 共基極單管放大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任務2.4 場效應管基本放大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項目3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組裝與測試
任務3.1 差動放大器的組裝與測試
3.1.1 差分放大器
3.1.2 帶發射極電阻的差分放大器
任務3.2 負反饋放大器的組裝與測試
3.2.1 多級放大電路
3.2.2 理想集成運算放大器
3.2.3 負反饋放大器
任務3.3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線性應用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3.3.1 比例運算電路
3.3.2 加法、減法運算電路
3.3.3 積分運算電路
3.3.4 微分運算電路
任務3.4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非線性應用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3.4.1 電壓比較器
3.4.2 遲滯比較器
項目4 功率放大器的組裝與測試
任務4.1 甲類功放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4.1.1 功率放大器
4.1.2 功率放大電路的分類
任務4.2 乙類互補對稱功放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4.2.1 OCL乙類互補對稱式功率放大器
4.2.2 OCL電路的性能分析
4.2.3 功放管的選擇
4.2.4 乙類互補對稱電路的失真
4.2.5 OTL乙類互補對稱式功率放大器
4.2.6 功率放大器的應用
任務4.3 集成低頻功率放大器的組裝與測試
任務4.4 有線對講機電路的組裝與測試
項目5 函數信號發生器的組裝與調試
任務5.1 正弦振蕩器的組裝與測試
5.1.1 振蕩器簡介
5.1.2 RC正弦波振蕩器
5.1.3 LC正弦波振蕩器
5.1.4 石英晶體振蕩器
任務5.2 非正弦振蕩器的組裝與測試
5.2.1 非正弦信號發生器概述
5.2.2 非正弦信號發生器
任務5.3 多功能函數信號發生器的組裝與測試
項目6 直流穩壓電源的組裝與調試
任務6.1 簡單直流穩壓電源的組裝與測試
6.1.1 單相橋式全波整流電路
6.1.2 濾波電路
6.1.3 穩壓電路
任務6.2 串聯型晶體管穩壓電源的組裝與測試
任務6.3 三端固定輸出集成穩壓電源的組裝與測試
任務6.4 三端可調輸出集成穩壓電源的組裝與測試
附錄A 部分電氣圖形符號
附錄B 電阻器和電位器
附錄C 電容器
附錄D 電感器
附錄E 半導體分立器件
附錄F 模擬集成電路
參考文獻
前言
模擬電子技術是高職高專電子電氣及通信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模擬電子電路區別于學生以前所學的電工電路,主要是在電路中引入了各種電子器件,如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半導體器件,而且課程的任務重在討論這些器件的實際應用。
本書編寫時,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和規定的有關文件精神,在充分考慮該課程的特點及教學要求的基礎上,結合課程改革與實施的實踐經驗,既考慮到應使學生獲得必要的模擬電子技術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考慮到培養學生的專項技能和職業綜合能力。按照“夯實基礎,重在應用”的原則,本書一方面對模擬電子技術的基礎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進行了必要和適當闡述,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充分考慮到器件的識別、電路調試等技能訓練方面的內容,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列舉應用實例,重點介紹元器件、集成芯片及它們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
本書的特色在于“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工學結合”,全書以項目為單元,以應用為主線,將理論知識融入到每一個教學項目實施中,通過不同的項目和任務來引導學生學習。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能力形成規律,按照“先元件后電路、先分立后集成、先小信號后大信號、先單元電路后電路設計”的遞進順序,全書共設計了六個項目單元,講授時可以根據專業不同需要適當選擇。
項目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以項目任務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安排上,緊密圍繞項目展開,創設教學情境,盡量做到教、學、做一體化。每個任務從任務導入、任務描述到任務實施,完成本次講授的全部重點;知識鏈接是任務的必要補充;能力拓展是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使知識得到鞏固,能力得到提高。
項目選擇遵循實用性、趣味性、可拓展性,整體安排按學習規律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從模仿到創新,按照工作過程,從掌握方法、培養能力、學會做事為指導思想,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為目標,有效實施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學、做一體化,使學生樂在學中,學中有樂,做中學,學中做,提升了學生的各項能力。
此外,在若干知識點的闡述上,教材也有自己的個性特色,并在內容取舍、編排以及文字表達等方面都期望能解決初學者的入門難的問題。
本書由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的趙應艷、徐作華老師擔任主編;王屹、馬駿、譚麗娜老師擔任副主編。全書由趙應艷、徐作華老師統稿、審稿和最終定稿。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有錯誤和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