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計算機各部件的組成、原理、性能參數、測試、選購、維護與維修進行了一條龍的講述,并且對各部件最常見的故障點進行了原理分析,孤立到了芯片級。對非常實用的數據恢復與備份方面的內容進行了闡述,還討論了維修工具盤的個性化制作,使讀者可以使用自己制作的個性化工具盤對計算機進行分區、安裝系統、系統備份及使用工具軟件進行各種維護和維修,可以大大提高計算機維護、維修的效率,很好地在用戶心中樹立起電腦維修專家的形象。本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章都精心安排了實驗項目,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第1章 計算機組裝、維護與維修概述
1.1 計算機的組成
1.1.1 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1.2 計算機的軟件組成
1.2 計算機的保養與日常維護
1.2.1 計算機的適用環境
1.2.2 計算機正確的使用方法
1.2.3 主機的清潔
1.2.4 硬盤的日常維護
1.2.5 顯示器的保養
1.2.6 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日常維護
1.3 計算機維護、維修的概念
1.3.1 計算機的維護
1.3.2 計算機的維修
1.3.3 維護、維修的注意事項 第1章 計算機組裝、維護與維修概述
1.1 計算機的組成
1.1.1 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1.2 計算機的軟件組成
1.2 計算機的保養與日常維護
1.2.1 計算機的適用環境
1.2.2 計算機正確的使用方法
1.2.3 主機的清潔
1.2.4 硬盤的日常維護
1.2.5 顯示器的保養
1.2.6 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日常維護
1.3 計算機維護、維修的概念
1.3.1 計算機的維護
1.3.2 計算機的維修
1.3.3 維護、維修的注意事項
1.4 計算機維護、維修的工具與設備
1.4.1 常用的維修工具
1.4.2 常用的維修設備
1.4.3 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1.4.4 邏輯筆的使用
實驗
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的拆卸與組裝
2.1 主機的拆卸
2.1.1 拆卸主機應注意的問題
2.1.2 拆卸主機的一般步驟
2.2 主機的安裝
2.2.1 安裝主機應注意的問題
2.2.2 安裝主機的一般步驟
2.2.3 安裝主機的過程和方法
實驗
習題
第3章 主板
3.1 主板的定義與分類
3.1.1 主板的定義
3.1.2 主板的分類
3.2 主板的結構與組成
3.2.1 主板的芯片組
3.2.2 主板BIOS電路
3.2.3 主板的時鐘電路
3.2.4 主板的供電電路
3.2.5 主板CPU插座的種類
3.2.6 主板的內存插槽
3.3 主板的總線與接口
3.3.1 總線簡介
3.3.2 常見的主板總線
3.3.3 主板的常見外部接口
3.4 主板的測試
3.4.1 主板測試軟件EVEREST介紹
3.4.2 主板測試軟件魯大師介紹
3.5 主板的選購
3.5.1 主板選購的原則
3.5.2 主板選購需要注意的問題
3.5.3 原廠主板和山寨主板的識別方法
3.6 主板故障的分析與排除
3.6.1 主板故障的分類
3.6.2 主板故障產生的原因
3.6.3 主板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
實驗
習題
第4章
第5章 內存儲器
第6章 光盤及光盤驅動器
第7章 外存儲器
第8章 顯示系統
第9章 系統功能擴展卡
第10章 電源、機箱、鍵盤和鼠標
第11章 上電自檢、BIOS、CMOS的概念及設置
第12章 硬盤分區與格式化及操作系統安裝與優化
第13章 計算機故障的分析與排除
第14章 數據安全與數據恢復
第15章 引導工具光盤的制作
參考文獻
前 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普及,計算機硬件發展日新月異,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的計算機的使用率進一步提高,迫切需要計算機的維護與維修人員,要求他們具有計算機的選購、硬件、軟件、保養、維護與維修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而本書對計算機硬件各部件的組成、原理、性能參數、測試、選購、維護與維修進行了一條龍的講述,并且對各部件最常見的故障點進行了原理分析,孤立到了芯片級,這樣即使讀者對常見故障達到了元器件的維修水平,又不必花費很多的時間學習各部件的原理及電子線路。本書對非常實用的數據恢復與備份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講述,還講述了維修工具盤的個性化制作,使讀者可以使用自己制作的個性化工具盤對計算機進行分區、安裝系統、系統備份和使用工具軟件進行各種維護維修,可以大大提高計算機維護、維修的效率,很好地在用戶心中樹立起電腦維修專家的形象。本書講述了計算機各部件目前的最新技術及將來的發展方向。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章都精心安排了許多實訓項目,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
本書由從事計算機維修和維護多年,具有豐富的實踐和教學經驗的工程師、教師編著。書中的故障舉例都是在維修實踐中遇到的實際故障,對那些想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維護的技術人員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只要他們按圖索驥,就能很快適應工作,輕松排除故障。
本書可用于普通高校、高職高專、中技技校等各類學校的電子信息、計算機類專業的教材。同樣適應企事業單位的計算機維護人員和對計算機維護、維修感興趣的讀者。
本書在改版過程中,充分征求了廣大使用者的意見,特別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孫宏偉主任、彭艷、馬親民和鄒平輝老師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具體的修改建議,同時還得到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計算工程學院和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由文光斌編寫第1、2、3、15章,王小磊編寫第4、5、6、7章,張愛民編寫第8、9、10、11章,王磊編寫第12、13、14章,全書由文光斌統稿。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見諒。若有錯誤和不足,望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編 者
使 用 說 明
一、環境要求
1.硬件要求
本課程是一門動手能力很強的專業技術課,一定要有一個專門的實訓室或實驗室。對實訓室可根據資金情況進行配置,一般應包括如下設施:
各種類型的臺式電腦、100Mbps交換機、網線水晶頭等,最好每個機位配一套維修工具(包括萬用表、鉗子、起子等)。此外,還要配一個高清攝像頭,讓教師的示范通過投影展示出來。
2.軟件要求
準備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XP、Windows 7等常用操作系統軟件;測試硬件的EVEREST,測試CPU的CPU-Z、SUPER-∏和CPU-MARK等,磁盤工具軟件DM、分區魔術師PM,備份數據的軟件GHOST等,引導光盤制作軟件及殺毒和防火墻等軟件。
二、授課教師的技術要求
教員最好具有計算機維修的經驗。如果沒有,上課前要精心準備,熟悉有關實訓的操作規程,對典型故障要預先實驗,熟悉故障現象、故障原因,做到胸有成竹,運用自如。
三、授課方法
每次授課為2學時,一般性原理講解20分鐘,操作示范20分鐘,其余時間為學生實訓操作。每次學生操作,都要布置一些與操作有關的具體問題,讓學生解決并回答這些問題,達到鞏固、提高、熟能生巧的效果。對于重大的實訓,如拆、裝機等,可安排一次或兩次課。
四、課時安排
本課程根據專業和學生就業需求情況適當安排學時,一般為40~80學時,對將來希望從事計算機維護的學生,可視情況適當增加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