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原理在教材在設計上根據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現象的順序進行安排,強調統計為認識社會服務的目標,先介紹統計學的基本輪廓,然后學習一般統計研究理論和方法,最后學習統計分析方法在具體領域中的應用;在內容介紹上,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使學生能夠邊學習、邊吸收、邊掌握;另外,本書還有思考練習,既方便教師教學,也便于學生鞏固學習和自學參考。本書既可用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干部培訓和實踐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第一章 統計概述
第一節 統計的含義和特點
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統計的含義
三、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及其特點
四、統計的作用
第二節 統計的工作過程和統計學的
研究方法
一、統計的工作過程
二、統計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一、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
二、標志和統計指標
三、變異與變量
四、統計指標體系 第一章 統計概述
第一節 統計的含義和特點
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統計的含義
三、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及其特點
四、統計的作用
第二節 統計的工作過程和統計學的
研究方法
一、統計的工作過程
二、統計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一、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
二、標志和統計指標
三、變異與變量
四、統計指標體系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第二章 統計設計與統計調查
第一節 數據的計量與類型
一、數據的計量
二、數據的類型
第二節 統計設計的內容
一、統計設計的概念與作用
二、統計設計的種類
三、統計設計的內容
第三節 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的設計
一、統計指標與統計指標體系的
概念與種類
二、統計指標與統計指標體系設計的
內容
三、統計指標體系設計的原則
第四節 統計調查的意義和種類
一、統計調查的意義
二、統計調查的種類
第五節 統計調查方案的設計
第六節 統計調查的組織形式
一、統計報表
二、專門調查
第七節 統計調查誤差
第八節 調查問卷設計
一、調查問卷設計的原則
二、問卷的結構
三、問題與回答的設計
四、問卷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第三章 統計數據整理
第一節 統計整理的意義和步驟
一、統計整理的意義
二、統計整理的步驟
三、統計資料的匯總
第二節 統計分組
一、統計分組的意義
二、統計分組的方法
三、統計分組的種類
第三節 頻數分布
一、頻數分布的概念
二、頻數分布的種類
三、變量數列的編制
第四節 統計數據的顯示
一、統計表
二、統計圖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第四章 綜合指標
第一節 總量指標
一、總量指標的意義
二、總量指標的計量單位和種類
三、總量指標的計算方法
四、應用總量指標要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 相對指標
一、相對指標的意義
二、相對指標的種類和計算方法
三、應用相對指標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 平均指標
一、平均指標的意義
二、平均指標的種類與計算
第四節 標志變異指標
一、標志變異指標的意義
二、標志變異指標的測定和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第五章 時間數列
第一節 時間數列概述
一、時間數列的概念及構成
二、時間數列的種類
三、動態數列的編制原則
第二節 時間數列的水平指標
一、發展水平
二、平均發展水平
三、增長量
四、平均增長量
第三節 時間數列的速度指標
一、發展速度
二、增長速度
三、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
第四節 時間數列的變動分析
一、時間數列的影響因素
二、長期趨勢的分析
三、季節變動的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第六章 統計指數
第一節 統計指數概述
一、統計指數的概念和性質
二、統計指數的作用
三、統計指數的種類
第二節 綜合指數
一、綜合指數概述
二、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法
第三節 平均指數
一、平均指數的概念
二、平均指數的編制方法
第四節 指數體系及因素分析
一、指數體系的概念和作用
二、指數體系因素分析方法
三、指數體系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第七章 抽樣推斷
第一節 抽樣推斷概述
一、抽樣推斷的概念
二、抽樣推斷的作用
三、抽樣推斷中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抽樣誤差
一、抽樣誤差的概念
二、抽樣平均誤差
三、抽樣極限誤差
四、抽樣誤差的概率度
第三節 抽樣估計方法
一、抽樣估計的概念
二、抽樣估計的優良標準
三、抽樣估計的方法
四、樣本容量的確定
第四節 抽樣的組織形式
一、簡單隨機抽樣
二、類型抽樣
三、等距抽樣
四、整群抽樣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第八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
第一節 相關分析
一、相關關系的概念
二、相關關系的種類
三、相關分析的內容
四、相關關系的測定
第二節 回歸分析
一、回歸分析的概念
二、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的關系
三、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第九章 國民經濟統計基礎知識
第一節 國民經濟統計概述
一、國民經濟統計的含義
二、國民經濟核算的原則
三、國民經濟核算的內容
四、國民經濟核算方法的發展
第二節 國民經濟統計的分類
一、進行國民經濟分類的作用
二、按機構部門進行分類
三、按活動部門分類
第三節 國民經濟統計的基本指標
一、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
二、國民經濟生產指標
三、國民收入分配指標
四、對外經濟往來指標
五、資產負債和國民財富指標
第四節 國民經濟統計的常用分析指標
一、國民生產分析指標
二、收入分配分析指標
三、最終消費和投資分析指標
本章小結
思考練習
附錄A 標準正態分布表
附錄B t分布表
附錄C 2分布表
參考文獻
前言
統計是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統計學作為一門以應用為主的工具型學科,其理論性和實用性很強,是普通高等院校中經濟和管理類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為適應經濟和管理類各專業的教學需要,編寫本書。
本書在編寫上,既要注重教育特色,理論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盡量減少枯燥、實用性不強的理論灌輸,突出實踐操作,力求從實際應用的需要出發,將“教、學、做”有機地融為一體,強化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使教材更具實用性和前瞻性,又參考國內外有關專著、教材,吸收有關統計教學和科研的新成果,力求建立一個較為科學合理實用的教學體系,全面系統地介紹統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體系設計上根據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現象的順序進行安排,強調統計為認識社會服務的目標,先介紹統計學的基本輪廓,然后學習一般統計研究理論和方法,最后學習統計分析方法在具體領域中的應用;在內容介紹上,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使學生能夠邊學習、邊吸收、邊掌握;另外,本書還有思考練習,既方便教師教學,也便于學生鞏固學習和自學參考。本書既可用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干部培訓和實踐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本書由楊明(東北農業大學)、曾平華(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和張理想(合肥財經職業學院)任主編,劉美艷(哈爾濱金融學院)、謝桃芳(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和曾婭麗(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任副主編,韓麗萍(綏化學院)、姚清海(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宮風杰(東營職業學院)和趙翔(東北農業大學)參與編寫,由胡勝德教授(東北農業大學)主審。全書由主編進行整體框架設計和總纂,楊明、曾平華參與大綱的擬定。各章執筆具體分工如下:第一章由楊明編寫;第二章由曾婭麗和韓麗萍編寫;第三章和第九章由劉美艷編寫;第四章和第五章由曾平華編寫;第六章由謝桃芳和曾平華編寫;第七章和第八章由張理想編寫,姚清海、宮風杰和趙翔負責資料收集和附錄編寫。
感謝本書編寫過程中所參閱國內外文獻的作者和同仁們!感謝參編教師所在院校的領導和同事們給予的關心和鼓勵!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們給予的支持和辛勤勞動!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疏漏、錯誤在所難免,期待批評指正。
編 者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