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項目教學法的形式編寫,通過門鈴實用電路認識Protel軟件,以遙控多用開關電路為例講解復雜電路的繪制、原理圖的深化處理、原理圖文件轉換成PCB圖文件的過程,以及創建原理圖元器件和PCB封裝等內容。書中介紹了從電路原理圖的輸入到印制電路板圖的設計調整,最后輸出到制板機制造印制電路板的全過程,軟件采用Protel 2004中英文版,將基本的操作融合在有趣而實用的項目中,幫助讀者快速邁入CAM的大門。
第一章 概論
1.1 傳統電子設計的工作流程
1.2 現代電子設計的工作流程
1.3 電子電路CAD/CAM軟件系統基本概況
1.4 Protel 2004中英文版軟件的安裝與注冊
1.4.1 對環境的要求
1.4.2 安裝過程
1.4.3 注冊過程
1.4.4 轉成中文版
2.1 三音門鈴電路
2.1.1 電路簡介
2.1.2 電路所用元件表
2.2 啟動Protel
2.3 創建原理圖文件
2.4 放置元件
第一章 概論
1.1 傳統電子設計的工作流程
1.2 現代電子設計的工作流程
1.3 電子電路CAD/CAM軟件系統基本概況
1.4 Protel 2004中英文版軟件的安裝與注冊
1.4.1 對環境的要求
1.4.2 安裝過程
1.4.3 注冊過程
1.4.4 轉成中文版
第二章 從一個門鈴電路認識Protel
2.1 三音門鈴電路
2.1.1 電路簡介
2.1.2 電路所用元件表
2.2 啟動Protel
2.3 創建原理圖文件
2.4 放置元件
2.4.1 尋找元件
2.4.2 元件的放置
2.4.3 元件庫的裝入
2.4.4 元件庫的卸載
2.5 調整元件
2.5.1 元件的移動
2.5.2 元件的轉動
2.5.3 元件的復制
2.5.4 元件的刪除
實訓一:放置與調整元件
2.6 元件屬性的編輯
2.7 原理圖的連線
2.7.1 繪制連線
2.7.2 繪制總線和總線分支
2.7.3 導線的調整
2.7.4 電源、地線元件的放置
2.7.5 節點的放置
2.8 保存圖文件
本章小結
實訓二:繪制單級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原理圖
第三章 復雜電路的繪制
3.1 作圖項目的建立
3.2 一個可分為兩層的電路
3.2.1 電路原理圖簡介
3.2.2 作圖要點
3.3 層次原理圖的繪制
3.3.1 自底向上方式
3.3.2 自上向下方式
3.3.3 不同層電路文件之間的切換
實訓三:繪制兩級放大電路原理圖
3.4 多通道電路的繪制
3.4.1 創建PCB設計項目
3.4.2 創建上層圖
3.4.3 由子圖方塊電路符號創建下層電路圖
3.5 不包含在印制板中的元件及引腳的處理
3.5.1 實際電子裝置常遇到的問題
3.5.2 引出端子封裝的處理方法
3.5.3 元件引腳序號的處理方法
3.6 設置網絡標簽
本章小結
實訓四:繪制層次原理圖
第四章 原理圖的深化處理
4.1 電氣規則檢查即ERC檢查
4.1.1 電氣規則檢查設置
4.1.2 電氣規則檢查結果報告
4.1.3 對檢查出來的錯誤進行處理
4.2 創建網絡表
4.2.1 網絡表的作用
4.2.2 生成網絡表的步驟
4.2.3 網絡表格式含義
4.3 生成元器件材料表
4.4 原理圖輸出
本章小結
實訓五:對自繪原理圖進行ERC檢查,并生成網絡表
第五章 原理圖文件轉換成PCB圖文件
5.1 創建PCB文檔
5.2 規劃電路板
5.2.1 規劃物理邊界
5.2.2 規劃電氣邊界
5.2.3 查看PCB信息
5.3 三音門鈴電路PCB設計實例
5.3.1 打開原理圖文件
5.3.2 通過裝入網絡表進行手動布線
5.3.3 對三極管引腳的處理
5.4 自動布線
5.4.1 自動布線規則設置
5.4.2 布線規則設置技巧
5.4.3 自動布線方式
本章小結
實訓六:制作“三端穩壓電源”PCB
第六章 整理PCB圖
6.1 PCB工作層的設置和系統參數的設置
6.1.1 PCB工作層的設置
6.1.2 系統參數的設置
6.2 手工布局與手工調整
6.2.1 PCB中的元器件
6.2.2 PCB中的元器件封裝
6.2.3 元器件及實體的選取與取消
6.2.4 點取實體與編輯
6.2.5 實體元件的移動與旋轉
6.2.6 元件的復制、剪切與粘貼
6.2.7 元件的刪除
6.2.8 元件的排列
6.3 手動布線
本章小結
實訓七:自創“三音門鈴電路”PCB圖
第七章 創建原理圖元器件及PCB封裝
7.1 裝入以前版本的元件庫
7.2 編輯修改原理圖元器件
7.2.1 打開元件庫編輯器
7.2.2 編輯修改原有元器件
7.3 創建新元器件
7.4 創建和修改PCB封裝
7.4.1 為自制元件創建PCB封裝
7.4.2 載入引腳封裝和網絡時常見錯誤的修改與排除
本章小結
實訓八:修改和創建元件及封裝
第8章 光控、觸摸多用開關PCB的制作
8.1 光控、觸摸多用開關原理圖元件與封裝
8.1.1 準備合格的原理圖
8.1.2 確定合適的元件封裝
8.2 準備各種報表
8.2.1 進行電氣規則檢查ERC
8.2.2 產生網絡表
8.2.3 產生元器件報表文件
8.3 新建PCB文件并規劃印制電路板
8.3.1 創建PCB文檔
8.3.2 規劃印制電路板
8.4 載入元件封裝與網絡
8.5 元件布局
8.5.1 自動布局
8.5.2 手工調整元件布局
8.6 電路板布線
8.6.1 設置自動布線規則的啟動
8.6.2 設置導線寬度規則
8.6.3 設置布線層面規則
8.6.4 啟動自動布線
8.7 電路板布線的調整及3D圖觀察
8.7.1 布線的調整
8.7.2 電路板3D圖的觀察
8.7.3 PCB板制作完成后的進一步檢查
8.7.4 PCB板制作完成后的輸出
本章小結
實訓九:電子CAM電路繪圖試題
附錄A Protel快捷鍵匯合表
附錄B 原理圖工作環境設置
附錄C PCB板工作環境設置
附錄D GB9316—88規定的電路板外形尺寸
附錄E 計算機輔助設計繪圖員技能鑒定樣題和操作提示電路類中級
附錄F 計算機電子電路輔助設計工中級考核大綱
附錄G 計算機輔助設計Protel DXP技能鑒定評分表中級
附錄H 部分元件參考封裝
參考文獻
現代電子科技迅猛發展,電子技術正運用到各行各業,深入各個領域,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地被使用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為努力縮小我國電子工業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需要大量即將走進生產第一線的人員掌握一定的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并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許多有關書籍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時代的發展要求特別是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技術的普及要面向廣大的職業教育領域的學生。2013年前后教育部發布了電子信息技術專業、電子技術應用等專業新的教學大綱,根據新大綱的要求,本書的編寫,立足于我國的國情,立足于廣大職業院校的現狀,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淡化理論、化繁就簡,注重學生動手技能的培養,以項目帶動學習,在保證內容的完整性與準確性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同時也注意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目前的PCB(印制電路板)制作機,大部分支持Protel軟件。一方面是因為Protel軟件在這一領域較為成熟,另一方面是由于Protel軟件較為普及。然而Protel軟件的英文操作環境使得較多的職業院校學生望而卻步,直接影響了Protel軟件在職業院校的推廣。緣于此有不少專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Protel 99就有漢化版、中英文版,Protel 2004也有中英文版,還有在Protel 99的基礎上做出的Protel 99純中文版(Protel 2006)。這些都是很好的PCB方面的軟件。
本書采用的是Protel 2004中英文版,將基本而必要的操作融合在幾個有趣的項目之中,力圖借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邁入CAM的大門,同時也是為了推廣Protel軟件的應用做出的微薄努力。
本書由廣西梧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談熾東和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馬彥芬擔任主編,談熾東編寫了第1~7章,馬彥芬編寫了第8章和附錄部分。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許多有豐富經驗的教師的熱情參與及具體指導,得到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一并感謝。
由于編寫此書的教師都是教學一線的骨干老師,都是利用休息時間來寫作,時間緊迫,所以書中難免存在考慮不周之處,在此懇請各位讀者不吝賜教。
為了方便教師教學,本書還配有電子教學參考資料包(包括教學指南、電子教案、習題答案),請有此需要的教師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