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系高等院校結合產業行業實踐,依照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模式。重點突出基礎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使會計學理論迅速融匯貫通形成了良性的教學互動。按照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由淺入深地系統介紹了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內在聯系,全書共分十一章,包括總論、會計科目與賬戶、記賬方法、借貸記賬法的原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產清查、會計報表、會計核算形式、會計工作組織和會計綜合模擬實訓。
本教材系高等院校結合產業行業實踐,依照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模式。重點突出基礎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使會計學理論迅速融匯貫通形成了良性的教學互動。按照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由淺入深地系統介紹了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內在聯系,全書共分十一章,包括總論、會計科目與賬戶、記賬方法、借貸記賬法的原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產清查、會計報表、會計核算形式、會計工作組織和會計綜合模擬實訓。
為了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在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總結多年的會計教學經驗,精心編寫了這本教材。本書具有如下特色:
1.指導思想突出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力求在以能力為本的基礎上做到通俗易懂,體現了對應用型本、專科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
2.體例編排別具一格。本書體系結構采用國際通行的“1;1.1;1.1.1”序號,每章開篇都編排了“學習目標”,章末都編排有“重要概念”、“要點回顧”、“復習思考題”、“練習題”和“案例分析”,每章的正文部分根據相應內容需要穿插有“知識鏈接”、“畫龍點睛”、“拋磚引玉”等專欄,以豐富教學形式,促進教學效果,拓寬學生視野,啟發學生思考,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
3.教材內容新穎全面。本教材以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小企業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及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會計的基本概念、會計對象和會計方法,并以制造業的一般經濟業務為例,介紹了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借貸記賬法的具體應用。
4.便于學生自學和教師教學。每章后附習題及案例分析,可以大大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
5.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本書的配套教材《基礎會計學模擬訓教程》為本門課程的實驗教學部分提供了基本素材,突出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思想。 為了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在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總結多年的會計教學經驗,精心編寫了這本教材。本書具有如下特色:
1.指導思想突出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力求在以能力為本的基礎上做到通俗易懂,體現了對應用型本、專科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
2.體例編排別具一格。本書體系結構采用國際通行的“1;1.1;1.1.1”序號,每章開篇都編排了“學習目標”,章末都編排有“重要概念”、“要點回顧”、“復習思考題”、“練習題”和“案例分析”,每章的正文部分根據相應內容需要穿插有“知識鏈接”、“畫龍點睛”、“拋磚引玉”等專欄,以豐富教學形式,促進教學效果,拓寬學生視野,啟發學生思考,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
3.教材內容新穎全面。本教材以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小企業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及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會計的基本概念、會計對象和會計方法,并以制造業的一般經濟業務為例,介紹了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借貸記賬法的具體應用。
4.便于學生自學和教師教學。每章后附習題及案例分析,可以大大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
5.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本書的配套教材《基礎會計學模擬訓教程》為本門課程的實驗教學部分提供了基本素材,突出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思想。
本書由青島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李視友副教授擔任主編,負責全書編寫大綱的擬定、教材體例的設計和編寫的組織工作,并總撰全書;由劉錄敬、龔麗擔任副主編,負責全書的統稿、修改工作。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分工如下:第1章由李視友副教授執筆;第3章由趙雪梅執筆;第2、5章由王小蕾講師執筆;第4章由龔麗講師執筆;第6、8章由劉錄敬副教授執筆;第7章由王春副教授執筆;第9章由楊樂興講師執筆;第10章由劉麥榮教授執筆。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借鑒了許多專家和學者的學術觀點,參閱了許多同行的優秀教材,在此深表謝意!青島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財務與會計研究所主任、博士金貞姬教授擔任本書的主審,在此深表感謝!
由于編寫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李視友,1991.08-1996.09,萊陽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助教;
1996.09-2004.11,萊陽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
2004.11-2007.11,萊陽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財務與會計研究所副主任;
2007.11至今, 青島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會計學教研室主任,會計專業負責人。
第1章 總論
1.1 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1.1.1 我國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1.1.2 西方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1.2 會計的基本概念
1.2.1 會計的定義
1.2.2 會計的特征
1.2.3 會計的職能
1.2.4 會計學及其分支
1.3 會計目標與會計信息質量
1.3.1 會計目標
1.3.2 會計信息質量
1.4 會計對象與會計要素
1.4.1 會計對象
1.4.2 會計要素
第1章 總論
1.1 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1.1.1 我國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1.1.2 西方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1.2 會計的基本概念
1.2.1 會計的定義
1.2.2 會計的特征
1.2.3 會計的職能
1.2.4 會計學及其分支
1.3 會計目標與會計信息質量
1.3.1 會計目標
1.3.2 會計信息質量
1.4 會計對象與會計要素
1.4.1 會計對象
1.4.2 會計要素
1.5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與工作內容
1.5.1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1.5.2 會計核算的工作內容
1.5.3 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礎
1.6 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
1.6.1 設置賬戶
1.6.2 復式記賬
1.6.3 填制和審核憑證
1.6.4 登記賬簿
1.6.5 成本計算
1.6.6 財產清查
1.6.7 編制會計報表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2章 會計科目與賬戶
2.1 會計等式
2.1.1 會計等式的基本形式
2.1.2 經濟業務的發生對會計等式的影響
2.2 會計科目
2.2.1 會計科目及其設置
2.2.2 會計科目的分類
2.2.3 會計科目的編號
2.3 會計賬戶
2.3.1 會計賬戶及其與會計科目的關系
2.3.2 會計賬戶的結構
2.3.3 會計賬戶的分類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3章 記賬方法
3.1 記賬方法概述
3.1.1 記賬方法及其種類
3.1.2 單式記賬法
3.1.3 復式記賬法
3.2 借貸記賬法
3.2.1 借貸記賬法的概念
3.2.2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
3.2.3 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
3.2.4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
3.2.5 賬戶對應關系和會計分錄
3.2.6 借貸記賬法的試算平衡
3.3 平行登記
3.3.1 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的設置及其關系
3.3.2 總分類賬與明細分類賬的平行登記
3.3.3 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核對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4章 借貸記賬法的運用
4.1 資金籌集業務的核算
4.1.1 吸收投資者投入資金業務的核算
4.1.2 借入資金業務的核算
4.2 生產準備業務的核算
4.2.1 原材料采購業務的核算
4.2.2 固定資產購建業務的核算
4.3 產品生產業務的核算
4.3.1 產品生產業務概述
4.3.2 產品生產業務賬戶設置
4.3.3 產品生產業務的核算
4.4 銷售業務的核算
4.4.1 銷售業務概述
4.4.2 銷售業務賬戶設置
4.4.3 銷售業務的會計處理
4.5 利潤的形成及其分配業務的核算
4.5.1 利潤形成及分配的內容
4.5.2 利潤形成及分配的賬戶設置
4.5.3 利潤形成的會計處理
4.5.4 利潤分配的核算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5章 會計憑證
5.1 會計憑證概述
5.1.1 會計憑證的含義
5.1.2 會計憑證的作用
5.1.3 會計憑證的種類
5.2 原始憑證
5.2.1 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
5.2.2 原始憑證的填制
5.2.3 原始憑證的審核
5.3 記賬憑證
5.3.1 記賬憑證的基本內容
5.3.2 記賬憑證的填制
5.3.3 記賬憑證的審核
5.4 會計憑證的傳遞與保管
5.4.1 會計憑證的傳遞
5.4.2 會計憑證的保管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6章 會計賬簿
6.1 會計賬簿概述
6.1.1 會計賬簿的含義
6.1.2 會計賬簿的作用
6.1.3 會計賬簿的種類
6.2 會計賬簿的設置與登記
6.2.1 會計賬簿的基本內容
6.2.2 會計賬簿的啟用與登記
6.2.3 日記賬的格式與登記
6.2.4 分類賬的格式與登記
6.3 期末賬項調整、對賬與結賬
6.3.1 期末賬項調整
6.3.2 對賬
6.3.3 結賬
6.4 錯賬更正
6.4.1 劃線更正法
6.4.2 紅字更正法
6.4.3 補充登記法
6.5 會計賬簿的更換與保管
6.5.1 會計賬簿的更換
6.5.2 會計賬簿的保管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7章 財產清查
7.1 財產清查概述
7.1.1 財產清查的含義
7.1.2 財產清查的作用
7.1.3 財產清查的種類
7.1.4 財產清查前的準備工作
7.2 財產物資的盤存制度
7.2.1 永續盤存制
7.2.2 實地盤存制
7.3 財產清查的內容和方法
7.3.1 貨幣資產的清查
7.3.2 實物資產的清查
7.3.3 往來款項的清查
7.4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7.4.1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程序
7.4.2 財產清查結果的會計處理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8章 會計報表
8.1 會計報表概述
8.1.1 財務報告及其構成
8.1.2 會計報表的分類
8.1.3 會計報表的編制要求
8.2 資產負債表
8.2.1 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8.2.2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與內容
8.2.3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8.3 利潤表
8.3.1 利潤表的作用
8.3.2 利潤表的結構與內容
8.3.3 利潤表的編制
8.4 現金流量表
8.4.1 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8.4.2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與內容
8.4.3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8.5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8.5.1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作用
8.5.2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結構與內容
8.5.3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9章 會計核算形式
9.1 會計核算形式概述
9.1.1 會計循環及其基本流程
9.1.2 會計核算形式的概念及意義
9.2 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
9.2.1 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的特點
9.2.2 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的憑證和賬簿設置
9.2.3 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的賬務處理基本程序
9.2.4 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
9.2.5 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舉例
9.3 科目匯總表會計核算形式
9.3.1 科目匯總表會計核算形式的特點
9.3.2 科目匯總表會計核算形式的憑證組織和賬簿設置
9.3.3 科目匯總表會計核算形式的財務處理基本程序
9.3.4 科目匯總表會計核算形式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
9.4 匯總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
9.4.1 匯總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的特點
9.4.2 匯總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的憑證與賬簿設置
9.4.3 匯總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的財務處理基本程序
9.4.4 匯總記賬憑證的編制方法
9.4.5 匯總記賬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
9.5 其他會計核算形式
9.5.1 普通日記賬會計核算形式
9.5.2 多欄式日記賬會計核算形式
9.5.3 日記總賬會計核算形式
【重要概念】
【要點回顧】
【復習思考題】
【練習題】
【案例分析】
第10章 會計工作組織
10.1 會計工作組織概述
10.1.1 會計工作組織的意義
10.1.2 會計工作組織的原則
10.1.3 會計工作的組織形式
10.2 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
10.2.1 會計機構
10.2.2 會計人員
10.3 會計規范與會計職業道德
10.3.1 會計規范
10.3.2 會計職業道德
10.4會計檔案與會計工作交接
10.4.1會計檔案
10.4.2會計工作交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