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指導(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配套使用的實驗教材。書中共設計了27個實驗,內容選擇恰當,具有實用性和啟發性。為適應初學者的需要,實驗中設置了較詳細的應用樣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學習領會各個知識點。針對每個知識要點,實驗后面留有實驗練習和作業,目的在于既配合當前最新的教學大綱內容,又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指導(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適合作為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第一門計算機課程的實驗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各類計算機培訓班的參考教材。
進入21世紀,計算機成為人類常用的現代工具,每一個有文化的人都應當了解計算機,學會使用計算機來處理各種的事務。
學習計算機知識有兩種不同的方法: 一種是側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從原理入手,注重理論和概念;另一種是側重于應用的學習,從實際入手,注重掌握其應用的方法和技能。不同的人應根據其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對多數人來說,計算機是作為一種工具來使用的,應當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出發點。對于應用型人才來說,顯然應當采用后一種學習方法,根據當前和今后的需要,選擇學習的內容,圍繞應用進行學習。
學習計算機應用知識,并不排斥學習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要處理好這二者的關系。在學習過程中,有兩種不同的學習模式: 一種是金字塔模型,亦稱為建筑模型,強調基礎寬厚,先系統學習理論知識,打好基礎以后再聯系實際應用;另一種是生物模型,植物并不是先長好樹根再長樹干,長好樹干才長樹冠,而是樹根、樹干和樹冠同步生長的。對計算機應用性人才教育來說,應該采用生物模型,隨著應用的發展,不斷學習和擴展有關的理論知識,而不是孤立地、無目的地學習理論知識。
傳統的理論課程采用以下的三部曲: 提出概念—解釋概念—舉例說明,這適合前面第一種側重知識的學習方法。對于側重應用的學習者,我們提倡新的三部曲: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分析。傳統的方法是: 先理論后實際,先抽象后具體,先一般后個別。我們采用的方法是: 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零散到系統。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減少了初學者在學習上的困難。這種教學方法更適合于應用型人才。
檢查學習好壞的標準,不是“知道不知道”,而是“會用不會用”,學習的目的主要在于應用。因此希望讀者一定要重視實踐環節,多上機練習,千萬不要滿足于“上課能聽懂、教材能看懂”。有些問題,別人講半天也不明白,自己一上機就清楚了。教材中有些實踐性比較強的內容,不一定在課堂上由老師講授,而可以指定學生通過上機掌握這些內容。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歷來倡導計算機基礎教育必須堅持面向應用的正確方向,要求構建以應用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大力推廣新的教學三部曲,這是十分重要的指導思想,這些思想在《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中作了充分的說明。本叢書完全符合并積極貫徹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的指導思想,按照《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組織編寫。
這套《高等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規劃教材》是根據廣大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的迫切需要而精心組織的,其中包括4個系列:
(1) 基礎教材系列。該系列主要涵蓋了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材。
(2) 應用型教材系列。適合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和基礎較好、要求較高的高職高專學校的主干教材。
(3) 實用技術教材系列。針對應用型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所需掌握的技能技術編寫的教材。
(4) 實訓教材系列。應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都可以選用這類實訓教材。其特點是側重實踐環節,通過實踐(而不是通過理論講授)去獲取知識,掌握應用。這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本套教材是從1999年開始出版的,根據教學的需要和讀者的意見,幾年來多次修改完善,選題不斷擴展,內容日益豐富,先后出版了60多種教材和參考書,范圍包括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必修課教材、選修課教材和自學參考的教材。不同專業可以從中選擇所需要的部分。
為了保證教材的質量,我們遴選了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高校優秀教師分別作為本叢書各教材的作者,這些老師長期從事計算機的教學工作,對應用型的教學特點有較多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由于指導思想明確、作者水平較高,教材針對性強,質量較高,本叢書問世7年來,愈來愈得到各校師生的歡迎和好評,至今已發行了240多萬冊,是國內應用型高校的主流教材之一。2006年被教育部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向全國推薦。
由于我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教育正在蓬勃發展,許多問題有待深入討論,新的經驗也會層出不窮,我們會根據需要不斷豐富本叢書的內容,擴充叢書的選題,以滿足各校教學的需要。
本叢書肯定會有不足之處,請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正。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會長
《高等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規劃教材》主編譚浩強2008年5月1日于北京清華園
第1章基本實驗1
實驗1.1鍵盤的使用*2
實驗1.2計算機的硬件和組成5
實驗1.3安裝軟件系統*8
第2章操作系統實驗19
實驗2.1Windows 7的基本操作20
實驗2.2文件和磁盤的管理26
實驗2.3控制面板及附件操作31
第3章文字處理軟件實驗41
實驗3.1Word的基本操作42
實驗3.2表格制作53
實驗3.3Word圖文混排60
實驗3.4綜合應用64
第4章電子表格軟件實驗67
實驗4.1Excel的基本操作68
實驗4.2Excel的圖表制作74
實驗4.3數據管理80
第5章演示文稿實驗85
實驗5.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86
實驗5.2幻燈片的修飾89
實驗5.3母版與樣式設計實驗*94
實驗5.4綜合應用98
第6章網絡基礎與應用實驗101
實驗6.1局域網的使用102
實驗6.2配置瀏覽器與檢索信息107
實驗6.3電子郵箱收發信件111
實驗6.4網頁制作115
第7章多媒體軟件實驗121
實驗7.1室內效果圖后期處理122
實驗7.2簡單的片頭動畫制作127
實驗7.3制作一個完整的動感相冊131
第8章數據庫實驗137
實驗8.1建立一個數據庫138
實驗8.2數據表的基本操作142
實驗8.3數據庫綜合實例148
參考文獻154
第1章基本實驗1
實驗1.1鍵盤的使用1
實驗1.2計算機的硬件和組成3
實驗1.3安裝軟件系統4
第2章操作系統實驗7
實驗2.1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7
實驗2.2Windows XP的資源管理10
實驗2.3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及附件操作14
第3章網絡應用實驗20
實驗3.1瀏覽器的使用20
實驗3.2收發電子郵件26
實驗3.3搜索引擎的使用30
第4章文字處理軟件實驗34
實驗4.1Word的基本操作34
實驗4.2Word文檔的排版和打印42
實驗4.3Word表格制作45
實驗4.4Word圖文混排51
第5章電子表格軟件實驗57
實驗5.1Excel的基本操作57
實驗5.2Excel的圖表制作61
實驗5.3數據管理68
第6章演示文稿實驗72
實驗6.1演示文稿的制作與編輯72
實驗6.2PPT動畫效果和切換效果的設置78
實驗6.3母版與樣式設計實驗84
第7章多媒體軟件實驗90
實驗7.1Photoshop應用處理圖像90
實驗7.2動畫制作(1)95
實驗7.3動畫制作(2)100
實驗7.4多媒體軟件綜合應用105
第8章數據庫實驗112
實驗8.1Access基本應用(1)112
實驗8.2Access基本應用(2)117
實驗8.3數據庫操作綜合實驗123
附錄A測試題130
A.1基本實驗測試題130
A.2操作系統實驗測試題130
A.3網絡應用實驗測試題131
A.4文字處理軟件實驗測試題131
A.5電子表格軟件實驗測試題133
A.6演示文稿操作測試題135
A.7多媒體軟件操作測試題136
A.8數據庫操作測試題136
參考文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