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信息系統開發生命周期模型為主線,以結構化開發方法和面向對象開發方法兩種主流方法為主體內容,闡述了信息系統和信息管理等有關基本概念;講解了信息系統開發模型和模式、信息系統分析方法和技術;介紹了信息系統設計方法和技術、信息系統實現方法與技術,并闡述了Internet下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與技術,以及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本書不僅適合于高等學校信息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從事信息系統管理和開發人員使用和參考。
第1章 信息系統概述1
1.1 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2
1.1.1 信息系統的定義2
1.1.2 信息系統的組成3
1.1.3 信息系統的功能5
1.2 信息系統的類型6
1.2.1 事務處理系統6
1.2.2 管理信息系統6
1.2.3 辦公自動化系統9
1.2.4 決策支持系統11
1.2.5 專家系統13
1.2.6 地理信息系統16
1.3 信息系統與管理18
1.3.1 組織管理環境的變化18
1.3.2 新興信息技術對管理的影響19
1.3.3 信息系統對管理的支持21
1.3.4 管理科學化對信息系統的影響23
1.4 信息系統規劃與企業發展戰略24
1.4.1 信息系統規劃的概念24
1.4.2 信息系統規劃的內容25
1.4.3 信息系統規劃與企業發展的戰略關系28
1.4.4 信息系統規劃的實施方法29
本章小結33
思考與討論34
參考文獻34
第2章 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和模型)37
2.1 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38
2.1.1 結構化生命周期法38
2.1.2 原型法41
2.1.3 面向對象法42
2.1.4 敏捷開發方法47
2.2 信息系統開發模型49
2.2.1 瀑布模型49
2.2.2 螺旋模型51
2.2.3 增量模型53
2.2.4 噴泉模型55
2.2.5 快速原型模型56
2.2.6 基于構件的開發模型58
2.2.7 基于體系結構的開發模型59
2.2.8 RUP61
2.3 信息系統開發方式64
2.3.1 自主開發64
2.3.2 聯合開發64
2.3.3 信息系統外包65
本章小結67
思考與討論67
參考文獻68
第3章 系統的結構化 分析與建模69
3.1 系統分析概述70
3.1.1 系統分析的目標和內容70
3.1.2 系統總體目標及系統范圍72
3.1.3 系統分析常用方法73
3.2 需求信息的獲取74
3.2.1 需求信息的種類74
3.2.2 需求信息來源和收集策略75
3.2.3 需求信息獲取的方法75
3.3 系統結構化分析方法與工具76
3.3.1 自頂向下分析法76
3.3.2 業務流程分析77
3.3.3 數據流程分析79
3.3.4 數據字典84
3.4 系統的結構化描述技術88
3.4.1 結構化英語89
3.4.2 決策樹91
3.4.3 決策表92
3.4.4 結構化描述技術的選擇94
3.5 結構化分析案例95
3.5.1 組織結構分析95
3.5.2 業務流程分析96
3.5.3 數據流程分析97
本章小結98
思考與討論99
參考文獻100
第4章 系統的面向對象分析與建模101
4.1 面向對象分析的基本概念102
4.1.1 面向對象方法的基本概念102
4.1.2 面向對象分析的概念和優點105
4.1.3 面向對象分析的主要原則106
4.2 統一建模語言107
4.2.1 UML概述107
4.2.2 UML的內容109
4.2.3 UML分析建模過程110
4.3 面向對象分析112
4.3.1 OOA系統模型112
4.3.2 OOA過程114
4.4 面向對象的UML分析建模117
4.4.1 用例圖117
4.4.2 類圖121
4.4.3 順序圖126
4.4.4 通信圖126
4.4.5 狀態機圖127
4.5 面向對象分析工具128
4.5.1 Rational Rose 2003概述128
4.5.2 Rational Rose 2003工具的基本介紹129
4.6 面向對象分析案例131
4.6.1 概述131
4.6.2 需求分析131
4.6.3 系統分析135
本章小結138
思考與討論139
參考文獻139
第5章 系統的結構化設計141
5.1 系統的結構化設計的任務142
5.1.1 總體設計142
5.1.2 詳細設計142
5.2 系統設計和結構化設計的原則143
5.2.1 系統設計的原則144
5.2.2 結構化設計的原則145
5.3 結構化設計方法145
5.3.1 自頂向下設計方法146
5.3.2 流程重組與設計147
5.3.3 數據處理與存儲設計149
5.3.4 結構圖153
5.3.5 結構化處理過程設計155
5.4 模塊與模塊化159
5.4.1 模塊化概念159
5.4.2 模塊的聚合與耦合160
5.4.3 模塊劃分方法和原則163
5.5 結構化設計案例169
5.5.1 系統功能結構設計169
5.5.2 數據庫設計169
5.5.3 處理過程設計171
5.5.4 數據的安全設計172
本章小結173
思考與討論174
第6章 系統的面向對象設計175
6.1 面向對象設計的基本概念176
6.1.1 面向對象設計的概念176
6.1.2 面向對象設計的目標和任務176
6.2 面向對象設計的模型177
6.3 面向對象設計的過程178
6.3.1 問題域設計178
6.3.2 人機交互設計179
6.3.3 任務管理設計181
6.3.4 數據管理設計182
6.4 UML的設計和實現模型183
6.4.1 設計類圖183
6.4.2 活動圖186
6.4.3 構件圖189
6.4.4 包圖191
6.4.5 UML的實現模型193
6.5 設計模式194
6.5.1 設計模式概念195
6.5.2 設計原則196
6.5.3 常用設計模式197
6.6 面向對象設計案例203
6.6.1 系統平臺設計204
6.6.2 結構設計204
6.6.3 用例設計205
6.6.4 數據庫設計208
本章小結210
思考與討論210
參考文獻211
第7章 信息系統的測試213
7.1 系統測試的概念、目標和原則214
7.1.1 測試的概念和目標214
7.1.2 測試原則215
7.2 系統測試的基本方法216
7.2.1 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216
7.2.2 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219
7.2.3 驗證和確認221
7.2.4 自動化測試和隨機測試222
7.3 系統測試的分類和過程225
7.3.1 測試的分類225
7.3.2 測試的過程225
7.4 系統測試技術228
7.4.1 單元測試228
7.4.2 集成測試231
7.4.3 系統測試234
7.4.4 驗收測試235
7.5 面向對象的測試237
7.5.1 面向對象層次結構測試238
7.5.2 面向對象的單元測試239
7.5.3 面向對象的集成測試242
7.5.4 面向對象的系統測試243
7.6 測試案例244
7.6.1 支出發料管理功能的需求分析244
7.6.2 支出發料模塊的性能及可用性要求246
7.6.3 支出發料模塊的測試大綱247
7.6.4 支出發料模塊的測試用例248
本章小結250
思考與討論250
第8章 Internet環境下的信息系統開發253
8.1 Internet與信息系統的關系254
8.1.1 Internet簡介254
8.1.2 常用的Internet服務255
8.1.3 Internet與信息系統的關系256
8.1.4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信息系統256
8.2 Internet環境下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257
8.2.1 客戶機/服務器(C/S)結構257
8.2.2 瀏覽器/服務器(B/S)結構259
8.2.3 C/S與B/S結構的比較260
8.3 基于Web的信息系統開發技術261
8.3.1 Web網絡協議261
8.3.2 Web頁面技術262
8.4 基于Web的信息系統開發工具268
8.4.1 HTML頁面編輯調試工具268
8.4.2 動態頁面開發工具269
8.4.3 圖形和動態元素制作工具271
8.4.4 數據庫開發工具271
8.5 基于Web的系統開發案例——設計院圖檔管理信息系統272
8.5.1 系統開發的背景272
8.5.2 系統開發的目標272
8.5.3 系統運行環境273
8.5.4 需求分析275
8.5.5 系統設計276
本章小結279
思考與討論279
參考文獻279
第9章 信息系統開發的項目管理和規范281
9.1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內容282
9.1.1 項目的定義282
9.1.2 信息系統項目283
9.1.3 項目管理的定義及其知識范圍284
9.1.4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287
9.2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過程290
9.2.1 項目過程290
9.2.2 項目管理過程291
9.2.3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各過程之間的關系292
9.3 信息系統開發的外包管理294
9.3.1 外包項目的需求管理295
9.3.2 承包服務商的選擇與評估295
9.3.3 外包過程管理297
9.3.4 外包成果驗收管理299
9.3.5 運維服務管理30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