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地闡析了國際結算的基本原理及其業務運作。全書共分五篇十九章,以國際結算運作實踐及其發展變革為背景,系統地闡析了國際結算的基本概念、金融服務貿易與國際結算、相關國際慣例與規則、結算工具、結算方式及其業務運作、人民幣國際化與跨境貿易支付結算等內容,并在有關篇章加入了專題性分析及案例解讀,力求使本書的結構更為合理,內容更為充實,體例更為豐富。本書系統地論述了國際結算運作實踐及其發展變革,并附有附錄和思考題以便查詢和練習。
賀培,1982-2010: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黨總支書記,副院長;2010.5-今: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黨總支書記。擔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北京金融學會理事。主編教材《國際結算學》被教育部評選為2001年推薦教材,獲2002年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被評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為本書的前身。其他教材代表作有:《國際商務》(編審,雙語教材)、《中央銀行學》(參編,國家“十五”規劃教材)等。副主編專著《“一國兩制”下的貨幣金融問題研究》獲北京市2000年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主持的課題《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獲2001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課題“中外合作‘國際貿易/金融風險管理’復合專業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獲得2008年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參與的教育部課題《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金融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與實踐》獲2001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參與的教育部課題《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獲2005年北京市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第一篇導論
第一章國際結算概述
第一節國際結算的內涵/
第二節國際結算的特征/
第三節國際結算的要素與功能/
第四節國際結算的發展變革/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WTO體制下的金融服務貿易第一節WTO關于金融服務貿易的規制框架/
第二節金融服務貿易中的國際結算/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國際貿易及其結算的基本規范第一節國際貨物貿易的基本規范/
第二節國際貿易結算慣例與規則/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
第一節商業銀行業務體系/
第二節商業銀行國際結算運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篇國際結算支付工具與支付系統
第五章票據
第一節票據概述/
第二節匯票/
第三節本票/
第四節支票/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其他支付工具
第一節銀行卡/
第二節電子支付/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國際支付系統
第一節支付體系概述/
第二節主要國際支付系統/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篇國際結算單據
第八章國際結算單據
第一節國際結算單據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節國際結算單據的應用/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運輸單據
第一節物流與國際貨物運輸/
第二節海洋運輸單據/
第三節其他運輸單據/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保險單據
第一節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第二節出口信用保險/
第三節保險單據及其應用/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目錄VIIVIII國際結算第十一章其他單據
第一節商業單據/
第二節官方單據/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篇國際結算方式
第十二章匯付
第一節匯付概述/
第二節匯付業務運作/
第三節匯付的應用/
第四節匯付的新發展/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托收
第一節托收概述/
第二節關于托收的國際慣例與規則/
第三節托收業務運作/
第四節托收運作中的貿易融資/
第五節托收風險控制/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信用證
第一節信用證概述/
第二節關于信用證的國際慣例與規則/
第三節信用證業務運作/
第四節信用證種類/
第五節進出口貿易信用證結算/
第六節信用證運作中的貿易融資/
第七節信用證風險控制/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國際保理
第一節國際保理概述/
第二節國際保理組織與規則/
第三節國際保理業務運作/
第四節國際保理風險控制/
第五節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國際保理服務/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福費廷
第一節福費廷概述/
第二節國際福費廷組織與規則/
第三節福費廷業務運作/
第四節福費廷風險控制/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目錄IXX國際結算第十七章國際信用擔保
第一節擔保概述/
第二節關于信用擔保的國際規則/
第三節國際信用擔保形式與應用/
第四節國際信用擔保風險控制/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篇人民幣國際化與跨境貿易結算
第十八章人民幣國際化簡述
第一節貨幣國際化及其條件/
第二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第三節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概況/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第一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概述/
第二節跨境人民幣支付清算安排/
本章小結/
關鍵詞匯/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1專業詞匯解釋
附錄2專業詞匯中英文對照
《國際結算》:
傳統的國際結算單據都是手工制作,一筆進出口業務動輒涉及十幾種甚至幾十種單據,各種單據的內容繁雜、繕制要求高且流轉環節多,任何一個差錯都可能造成交易糾紛甚至當事人的利益損失。隨著科技的發展,國際結算單據的繕制、處理、交接、傳遞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質變。其中,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的使用以及商業銀行單證中心的構建,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EDI技術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意為“電子數據交換”、“電子資料聯通”、“貿易通”或“無紙貿易”。EDI將與貿易有關的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用國際公認的標準格式進行編制,并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各有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數據傳輸與處理,從而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EDI技術的國家。據美國海關統計,EDI處理的業務量占海關申報貨物的93%,占放行貨物的92%。美國海關規定,對于采用EDI方式的報關者將給予優先處理,對未采用EDI方式的海關手續將被延遲處理。目前歐美國家的海關均已采用EDI技術。韓國、日本、新加坡是亞洲地區最早開發利用EDI的國家。韓國1991年開始逐步推廣其貿易網絡系統,該系統包括海關、銀行、保險公司、運輸公司、大型工貿集團等部門的主要單證交換業務。中國于1990年起開始推廣應用EDI,這一技術在進出口貨物通關、支付結算等環節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單證中心
單證中心是目前國際先進銀行普遍采用的單證業務處理模式。通過構建單證中心,銀行可以運用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影像傳輸技術,將分散在全球各分支機構的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業務統一集中到單證中心進行處理,從而規范操作標準、提高業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控制操作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