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 50974—201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2013)及《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2010)等國家現行標準編寫。本書共分為11章,包括:術語、廠房和倉庫、甲、乙、丙類液體、氣體儲罐(區)和可燃材料堆場、民用建筑、建筑構造、滅火救援設施、消防設施的設置、供暖、通風和空氣調節、電氣、木結構建筑、城市交通隧道等。
本書既可作為工程設計、施工及消防行業管理等方面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研究生和教師參考。
適讀人群 :本書既可作為工程設計、施工及消防行業管理等方面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研究生和教師參考。
建筑消防系統的設計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嚴格按照有關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采取科學合理、先進實用的消防安全技術,防止和減少建筑火災事故的發生。為滿足消防設計、施工人員全面系統學習的需求而編寫此書。
本書以規范條文為主線,采用圖表加文字的形式,內容緊靠標準,力求表達準確、詳盡。
火災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經常、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人類能夠對火進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實踐證明,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是對消防立法意義的總體概括,包括了兩層含義:一是做好預防火災的各項工作,防止發生火災;二是火災不發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發生火災,就應當及時、有效地進行撲救,減少火災的危害。消防是一項社會性、科學性很強的工作,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之一。大多數火災發生和造成嚴重后果的原因中的主要一點就是系統設計不合理,從而不能及時地撲滅火災、疏散人群。因此,對建筑消防系統的設計問題必須高度重視,要嚴格按照有關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采取科學合理、先進實用的消防安全技術,限度地防止和減少建筑火災事故的發生。因此,為滿足消防設計、施工人員全面系統學習的需求,我們編寫了此書。
本書以規范條文為主線,采用圖表加文字的形式,內容緊靠標準,力求表達準確、詳盡。本書由關大巍、嚴曉光擔任主編,桓曉東、王旭、梁慧君擔任副主編,其他參加編寫的人員還有白雅君、吉斐、李鑫、夏新明、閆立成、陶金文、呂軍、黃智鵬、劉海生、高、邢麗娟、齊麗麗、周磊、邵冰、李川川、李方剛、孫鋼、趙明智、張松、侯兆明、楊海榮、陳宗博、李喜林、楊蟬玉、丁蒙等。本書既可作為工程設計、施工及消防行業管理等方面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研究生和教師參考。
由于編者的經驗和學識有限,盡管編者盡心盡力、反復推敲核實,但仍不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做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編者
2016年4月
查看全部↓
關大巍,遼寧省消防局,高級工程師,本科畢業于武警學院,1992年基層消防中隊任見習中隊長,1993年從事基層防火監督工作,1997年在遼寧省消防局建審處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從事建審工作,2010年在遼寧省消防局技術處任處長、高級工程師,從事消防產品監督工作,2012年任遼寧省消防局防火監督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
1術語1
2廠房和倉庫10
2.1火災危險性分類10
2.2廠房和倉庫的耐火等級15
2.3廠房和倉庫的層數、面積和平面布置22
2.4廠房的防火間距30
2.5倉庫的防火間距37
2.6廠房和倉庫的防爆40
2.7廠房的安全疏散47
2.8倉庫的安全疏散51
2.9丙類倉庫建筑防火案例56
2.9.1工程概況56
2.9.2倉庫和廠房分類57
2.9.3倉庫的耐火等級和防火構造57
2.9.4倉庫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和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57
2.9.5防火間距57
2.9.6丙類倉庫內辦公室、休息室布置57
2.9.7安全疏散57
3甲、乙、丙類液體、氣體儲罐(區)和可燃材料堆場58
3.1一般規定58
3.2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的防火間距59
3.3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的防火間距64
3.4液化石油氣儲罐(區)的防火間距70
3.5可燃材料堆場的防火間距74
4民用建筑75
4.1建筑分類和耐火等級75
4.1.1民用建筑分類75
4.1.2民用建筑耐火等級78
4.1.3耐火等級應用實例83
4.2總平面布局與平面布置87
4.2.1總平面布局87
4.2.2平面布置89
4.2.3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應用實例105
4.3防火分區和層數106
4.3.1防火分區的類型106
4.3.2防火分區設計標準107
4.3.3防火分區應用實例118
4.4安全疏散和避難119
4.4.1疏散安全分區119
4.4.2安全疏散距離120
4.4.3避難134
4.4.4安全疏散距離應用實例137
5建筑構造138
5.1防火墻138
5.1.1防火墻的定義與分類138
5.1.2防火墻構造139
5.2建筑構件和管道井143
5.3屋頂、悶頂和建筑縫隙151
5.4疏散樓梯間和疏散樓梯154
5.5防火門、窗和防火卷簾167
5.5.1防火門167
5.5.2防火窗172
5.5.3防火卷簾173
5.6天橋、棧橋和管溝175
6滅火救援設施177
6.1消防車道177
6.2救援場地和入口的設置184
6.3消防電梯的設置186
6.3.1消防電梯的構造要求186
6.3.2消防電梯的聯動控制188
6.4直升機停機坪189
7消防設施的設置190
7.1室內消火栓系統190
7.1.1消火栓系統的組成190
7.1.2消火栓系統的給水方式192
7.1.3消火栓按鈕安裝193
7.1.4消火栓系統的配線194
7.1.5消防水泵的控制194
7.2自動滅火系統196
7.2.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196
7.2.2泡沫滅火系統229
7.2.3二氧化碳滅火系統235
7.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241
7.3.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組成241
7.3.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形式242
7.3.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工作過程245
7.3.4火災探測器246
7.3.5手動報警按鈕263
7.3.6火災報警控制器266
7.4防煙和排煙設施268
7.4.1防煙設施268
7.4.2排煙設施271
7.5某體育場館建筑消防給水系統實例274
7.5.1工程簡介274
7.5.2消防給水排水設計274
7.5.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275
7.5.4自動消防炮滅火系統276
7.5.5室外消防系統276
8供暖、通風和空氣調節277
8.1一般規定277
8.2供暖279
8.3通風和空氣調節280
9電氣282
9.1消防電源及其配電282
9.1.1消防電源系統組成282
9.1.2消防用電設備283
9.1.3主電源與應急電源連接286
9.2電力線路及電器裝置289
9.3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290
9.3.1消防應急照明290
9.3.2疏散指示標志293
10木結構建筑294
11城市交通隧道302
11.1一般規定302
11.2消防給水和滅火設施305
11.3通風和排煙系統307
11.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308
11.5供電及其他309
參考文獻310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