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企業實際工作崗位為依據,以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為出發點,以現代汽車售后當中“保養維護”和“故障維修”兩大任務為核心,本著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重點介紹了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儲備和崗位技能。全書共7 章,內容包括車輛定期保養、汽車檢測及故障診斷基礎、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的故障診斷、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汽車底盤系統的故障診斷、汽車電源管理與起動系統的故障診斷和汽車遠程測試與診斷技術。
本書內容全面、體系結構新穎、理論聯系實際,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汽車類各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成人高等教育、行業高級技術培訓的教材。
本書根據現代汽車的整體結構特征,采用“模塊化”進行編寫,著重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力爭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希望能幫助汽車維修人員找到學習的捷徑,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許多人把汽車專業知識的學習想象得過難,其實不然,只要充滿信心,并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堅持不懈,就會觸類旁通。但現代汽車畢竟是高新技術的結晶,是多門學科的綜合運用,因而學習要循序漸進。
模塊化學習要從三個問題入手:第一個問題是“是什么的問題(即認識問題)”,要求了解和熟悉汽車相關系統及零部件的種類、形狀、結構、作用及安裝位置,特別是初學者要做到看到就能認識,提到就能想到,想到就能找到;第二個問題是“為什么的問題(即分析問題)”,要求對相關系統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工作特征,進行全面的、連貫的、系統的掌握,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提高者來說這是一個飛躍,是從“汽車護士”到“汽車醫師”的飛躍;第三個問題是“做什么的問題(即解決問題)”,要求能正確使用相關工具、量具、設備,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對汽車各系統及零部件進行檢測診斷、拆卸裝配和運行調試。以模塊化為基礎把汽車各相關系統的零部件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臺完整的現代汽車,也就是說把一些零件按一定的規律放到該放的位置形成一個模塊,汽車是把各模塊再按照一定的規律組裝形成的。現代汽車工作過程中需要我們了解4 條主線:第一條主線是力的傳遞路線,把從動力源到各運動主體之間的所有零部件按傳遞關系合理組合起來;第二條線是電的流動路線,電學部分是當前從事汽車維護和修理人員最薄弱的環節,其實只要從電源開始順著電的流動路線把回路上所有的零部件按先后關系連起來,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第三條線是氣的流動路線,發動機的進、排氣系統關系到動力性能、經濟性能、環保性能、可靠性能等,另外,氣的流動路線還涉及氣力(氣壓、真空)的傳遞,容易被人忽視,造成隱患;第四條線是液體流動路線,在現代汽車上使用的液體主要有清洗液、冷卻液、潤滑油、制冷劑、制動液、變速器油、燃油、動力轉向傳動液和減振器液壓油等,流動的方式有液力和液壓兩種,不管是哪種液體流動,只要按其流動路線把所牽涉的零部件按先后順序排列成一整體來研究,就不難掌握。如果把這四條線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就是一臺完好的車。
本書在編寫時注重實效,以點帶面;同時考慮到讀者層次和要求的不同,也為了適應崗位職業技能培養的需要和職業教育的特點,編寫力求做到貼合實際。
本書以現代汽車售后當中“保養維護”和“故障維修”兩大任務為核心,本著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重點介紹了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儲備和崗位技能。全書共7 章,內容包括車輛定期保養、汽車檢測及故障診斷基礎、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的故障診斷、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汽車底盤系統的故障診斷、汽車電源管理與起動系統的故障診斷和汽車遠程測試與診斷技術。
本書內容全面、體系結構新穎、理論聯系實際,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汽車類各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成人高等教育、行業高級技術培訓的教材。
本書由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王繼宇任主編,雷曉斌、史楠、焦文斌、杜曉偉、文玉芳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第1、4 章,由焦文斌編寫;第2、3 章,由杜曉偉編寫;第5 章,由王繼宇、史楠、文玉芳編寫;第6 章,由雷曉斌編寫;第7 章,由王繼宇編寫。全書由王繼宇統稿。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相關論著、教材和報刊雜志,在此謹致謝意!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缺點和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在今后修訂中不斷完善。
編 者
王繼宇, 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高級技師,主要從事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汽車發動機構造、汽車發動機電控、汽車自動變速器原理與檢修等教學工作,負責汽車維修與故障診斷課程教學方案多元化的研究與設計任務。
第1 章 車輛定期保養 1
1.1 車輛定期保養概述 1
1.1.1 車輛定期保養的概念 1
1.1.2 車輛定期保養的目的 1
1.1.3 車輛定期保養內容 2
1.2 發動機系統的檢查與保養 2
1.2.1 發動機潤滑系統的保養 2
1.2.2 發動機冷卻系統的保養 4
1.2.3 燃油濾清器的檢查與更換 5
1.2.4 空氣濾清器的檢查與更換 6
1.2.5 點火系統檢查與更換 8
1.2.6 發動機輔助皮帶的檢查與更換 9
1.2.7 發動機正時皮帶的檢查與更換 10
1.2.8 發動機外觀檢查 11
1.3 底盤傳動系統的檢查與保養 12
1.3.1 變速箱的檢查與保養 12
1.3.2 差速器的檢查與保養 14
1.4 底盤轉向系統的檢查與保養 16
1.4.1 轉向助力油的更換 16
1.4.2 轉向系統的泄漏檢查 17
1.4.3 轉向拉桿與球頭的檢查 18
1.5 底盤懸架系統與車輪的檢查 19
1.5.1 懸架系統的檢查 19
1.5.2 車輪的檢查 20
1.6 底盤制動系統的檢查與保養 22
1.6.1 剎車油的檢查與更換 22
1.6.2 剎車片的檢查與更換 23
1.6.3 駐車剎車的檢查與調整 25
1.7 汽車電氣系統的檢查與保養 27
1.7.1 空調系統的保養與檢查 27
1.7.2 燈光系統的檢查 28
1.7.3 雨刮與清洗系統的檢查與保養 30
1.7.4 車輛電氣功能的檢查 33
1.8 車輛保養的后續工作 34
1.8.1 保養提示重設 34
1.8.2 電氣功能恢復 35
1.8.3 車門鉸鏈的潤滑 36
1.8.4 保養檢查清單的填寫 36
1.8.5 整理 37
1.9 保養過程中注意事項 37
附錄1A 小保養檢查清單 38
附錄1B 大保養檢查清單 39
第2 章 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基礎 40
2.1 國內外汽車診斷技術的特點與發展 40
2.1.1 國外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特點 40
2.1.2 國內汽車檢測診斷技術的特點 41
2.1.3 國內外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差異 42
2.1.4 汽車故障診斷技術的發展趨勢 47
2.2 檢測與故障診斷基本概念 48
2.2.1 汽車檢測技術的基本概念 48
2.2.2 汽車故障診斷的基本概念 49
2.2.3 汽車故障自診斷系統 50
2.3 汽車故障的成因 51
2.3.1 汽車故障生成的外因 51
2.3.2 汽車故障生成的內因(故障機理) 52
2.4 汽車故障的分類及變化規律 53
2.4.1 汽車故障的分類 53
2.4.2 汽車故障的變化規律 54
2.5 汽車故障診斷方法及基本程序 55
2.5.1 汽車故障診斷方法 55
2.5.2 汽車故障診斷的基本程序 58
2.5.3 汽車故障診斷的注意事項 64
第3 章 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的故障診斷 66
3.1 進排氣系統機械故障診斷 66
3.1.1 氣缸壓力測試 66
3.1.2 進氣歧管真空度測試 69
3.1.3 氣缸泄漏測試 71
3.1.4 進氣系統漏氣測試 72
3.1.5 排氣系統泄漏測試 73
3.1.6 曲軸箱通風系統壓力檢查 74
診斷策略 75
3.2 潤滑系統機械故障診斷 76
3.2.1 機油壓力測試 76
3.2.2 機油消耗測試 78
3.2.3 機油消耗高的因素 79
3.2.4 機油含冷卻液測試 80
3.3 冷卻系統機械故障診斷 81
3.3.1 冷卻系統泄漏測試 82
3.3.2 燃燒泄漏測試 83
3.3.3 節溫器測試 83
3.4 發動機異響故障診斷 86
3.4.1 發動機異響特性的分析 86
3.4.2 發動機異響診斷與排除 88
3.4.3 發動機主要部位異響的特征及排除 90
3.4.4 曲軸軸承(大瓦)和連桿軸承(小瓦)異響的特征及排除 93
3.4.5 正時齒輪響的特征及排除 95
3.4.6 燃燒異響及空氣動力異響 95
第4 章 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98
4.1 電信號的特征、分類與測量 98
4.1.1 電信號的特征與分類 98
4.1.2 波形測量 104
4.1.3 波形記錄與回放 106
4.2 示波器的結構與維護 107
4.2.1 示波器主機 107
4.2.2 示波器測試連線 109
4.2.3 示波器的維護 110
4.3 電子信號測量 112
4.3.1 傳感器信號測量 112
4.3.2 模塊輸出波形測量 121
4.3.3 模塊通信波形測量 126
4.4 電子點火系統的檢測診斷 130
4.4.1 點火波形檢測 130
4.4.2 點火正時的檢測方法 137
4.4.3 電子點火系統常見故障的診斷分析 141
4.5 電控燃油供給系統的檢測與診斷 145
4.5.1 電噴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壓力的檢測診斷 146
4.5.2 噴油控制信號波形的檢測診斷 148
4.5.3 燃油供給系統常見故障分析 153
第5 章 汽車底盤系統的故障診斷 155
5.1 汽車傳動系的故障診斷 155
5.1.1 離合器故障檢測與診斷 155
5.1.2 手動變速器檢測診斷 162
5.1.3 自動變速器檢測與診斷 169
5.1.4 萬向傳動裝置故障檢測診斷 179
5.1.5 驅動橋檢測診斷 182
診斷策略 185
5.2 汽車行駛、轉向系的故障診斷 188
5.2.1 懸架系統的檢測與診斷 188
5.2.2 車輪動平衡的檢測與調整 190
5.2.3 輪胎異常磨損的故障診斷 191
5.2.4 四輪定位的檢測與調整 193
5.2.5 轉向不穩故障診斷 199
5.2.6 轉向沉重故障診斷 201
5.2.7 轉向輪擺振故障診斷 203
5.2.8 行駛跑偏故障 205
5.2.9 單邊轉向不足故障診斷 208
5.2.10 轉向時異響故障診斷 208
5.2.11 電動助力轉向的檢測與診斷 210
5.2.12 電液壓助力轉向的檢測與診斷 214
5.3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217
5.3.1 ABS 系統的故障診斷 217
5.3.2 ABS 制動不靈故障的診斷 220
5.3.3 制動失效故障的診斷 222
5.3.4 制動跑偏故障的診斷 222
5.3.5 制動拖滯故障的診斷 223
5.3.6 制動時異響故障的診斷 224
5.3.7 車身穩定系統(ESP)故障燈常亮的診斷 226
第6 章 汽車電源管理與起動系統的故障診斷 228
6.1 電源管理的檢測 228
6.1.1 蓄電池的檢測 228
6.1.2 發電機的檢測 230
6.2 起動系統的檢測 231
第7 章 汽車遠程測試與診斷技術 236
7.1 遠程測試與診斷技術概述 236
7.1.1 遠程測試與診斷技術的發展 236
7.1.2 汽車遠程測試與診斷技術的優越性 236
7.1.3 遠程故障診斷系統模式 237
7.1.4 遠程故障診斷的實現方法及手段 238
7.2 虛擬儀器技術 239
7.2.1 虛擬儀器的概念 239
7.2.2 虛擬儀器技術特點 240
7.2.3 虛擬儀器的組成 240
7.2.4 虛擬儀器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 241
7.3 遠程虛擬儀器技術及其應用 241
7.3.1 基于B/S 模式的遠程數據傳輸 242
7.3.2 基于C/S 模式的遠程數據傳輸 244
7.4 遠程虛擬儀器技術在汽車檢測中的應用實例 245
7.4.1 系統結構與工作原理 245
7.4.2 測試系統的軟件設計 247
7.4.3 遠程測試功能實現 248
參考文獻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