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職業教育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資源庫建設項目規劃教材,是根據焊接專業教學資源庫專業建設項目組會同行業專家共同制定的高等職業教育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教學標準和“焊接結構生產”課程標準編寫的,。本書共分為8個項目,內容包括焊接接頭的認知、焊接結構的應力與變形、焊接結構生產工藝過程設計、焊接結構件的備料加工、焊接結構件的成形與加工、焊接結構生產的裝配與焊接工藝、焊接工裝的使用、典型焊接結構的制造工藝。為便于教學,本書配套有電子教案、助教課件、教學動畫及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讀者可登錄網址:http://101.200.42.115/訪問。本書采用雙色印刷,并將相關的微課和模擬動畫以二維碼的形式植入書中,以方便讀者學習使用。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根據新國家職業技能要求,從現代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結合焊接專業技術崗位特點,貼近焊接生產實際組織教學內容,以典型產品加工為載體組織教材內容,以達到讓學生掌握焊接結構生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目的。全書通俗易懂、實用性強,便于組織教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教材,也可作為有關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教材。
本書為職業教育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規劃教材。為了滿足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的要求,體現項目式教學改革成果,編者在總結多年教學經驗并搜集制作大量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編寫了本書。
本書力求體現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對接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充分考慮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材內容,大幅度降低理論深度,強調實踐性、應用性、創新性。
本書的主要特色如下:
1)打破理論和實踐的界限,采用任務驅動模式,將知識學習、技能培養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建立立體化教材,通過掃描二維碼可觀看相關微課和模擬動畫。
3)本書內容組織生動、活潑,并安排了“想一想”“小知識”等欄目,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4)每個任務所附的思考與練習切合教學內容和職業教育特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5)為了更好地實現校企合作,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還邀請了企業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使教材內容能夠包含企業最前沿信息。
本書的主要內容、學時分配(共120 學時)與教學建議詳見下表。
項目內容建議學時教學建議項目一焊接接頭的認知14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項目二焊接結構的應力與變形20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項目三焊接結構生產工藝過程設計16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項目四焊接結構件的備料與加工18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項目五焊接結構件的成形加工16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項目六焊接結構生產的裝配與焊接工藝10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項目七焊接工裝的使用10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項目八典型焊接結構的制造工藝16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本書由馮菁菁任主編,趙艷艷任副主編,鄧洪軍教授任主審。本書共8 個項目,編寫分工為:項目二、項目八由馮菁菁編寫,項目三由雷兆峰(企業)與馮菁菁共同編寫,項目一、項目五由趙艷艷編寫,項目七由王子瑜編寫,項目四和項目六由戴志勇和王博共同編寫。
VII在編寫過程中,本書參閱了有關同類教材、書籍和網絡資料,并得到參編學校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缺點和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錄
總序
前言
項目一 焊接接頭的認知 001
任務一 支架焊接圖的識讀 002
任務二 對接接頭靜載強度校核 015
項目二 焊接結構的應力與變形 034
任務一 鍛壓機機架焊接殘余應力的控制 035
任務二 壓力容器焊接殘余應力的消除 050
任務三 車體頂板焊接變形的控制 056
任務四 T 形構件焊接殘余變形的消除 070
項目三 焊接結構生產工藝過程設計 075
任務一 氣體儲罐焊接工藝方案的制訂 076
任務二 重型汽車橋殼的結構工藝性審查 083
任務三 壓力容器的焊接工藝評定 094
任務四 典型接頭焊接工藝規程的編制 102
項目四 焊接結構件的備料與加工 113
任務一 變形鋼材的預處理 114
任務二 法蘭的劃線 122
任務三 冶金爐爐殼主體部件的放樣 128
任務四 法蘭的下料 136
項目五 焊接結構件的成形加工 147
任務一 板材的機械壓彎成形 148
任務二 容器筒體的卷彎成形 154
任務三 封頭的壓制成形 161
項目六 焊接結構生產的裝配與焊接工藝 169
任務一 箱形梁的裝配 170
任務二 齒輪焊接工藝的制定 185
項目七 焊接工裝的使用 192
任務一 容器結構筒體的裝配 193
任務二 軸承座焊接焊縫位置的調整 211
項目八 典型焊接結構的制造工藝 223
任務一 橋式起重機橋架的制造工藝 224
任務二 壓力容器的制造工藝 235
任務三 船舶雙層底分段的制造工藝 246
參考文獻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