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發光二極管(LED)于1996年問世,當初主要在小型光源及手機背光源等領域使用。開始出現的白光,是由藍光LED發出的藍光與靠藍光激發YAG 熒光體發出的黃光混色而得的擬似白光。此后,隨著LED發光波長的多樣化、高輸出化以及藍光乃至近紫外光激發的高輝度、高效率發光的新型熒光體的開發,白光LED在最近幾年間正向著替代白熾燈泡及熒光燈的方向,作為下一代光源而急速進展。目前,面向一般家庭照明用的白光IED光源已有市售。 目前國內正在推廣的節能型燈泡式熒光燈,在今后會逐漸被白光LED所替代,這聽起來似乎令人不可思議。當然,在LED及熒光體的高性能化、低價格化、生態學及人們觀念改變等方面,還有大量問題需要解決。白色LED 作為下一代光源的動向,正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由田民波、朱焰焰主編的《白光LED照明技術》內容包括白光LED發光原理、白光LED照明的研發與展望、白光LED照明的種類及其特征、白光LED照明的關鍵技術、外延基板與封裝基板、白光IED照明的顏色與色彩評價技術、白光LED照明的應用開發、白光LED照明的技術革新、經營戰略與國際標準等。 《白光LED照明技術》可作為相關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用教材,特別適合產業界的技術人員閱讀。
由田民波、朱焰焰主編的《白光LED照明技術》內容包括白光LED發光原理、白光LED照明的研發與展望、白光LED照明的種類及其特征、白光LED照明的關鍵技術、外延基板與封裝基板、白光IED照明的顏色與色彩評價技術、白光LED照明的應用開發、白光LED照明的技術革新、經營戰略與國際標準等。
前言
第1章 白光LED發光原理
1.1 LED及相關材料
1.1.1 LED的發光原理
1.1.2 LED相關材料
1.2 LED的基本知識
1.2.1 LED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方程
1.2.2 內部量子效率
1.2.3 光取出效率
1.2.4 配光特性
1.2.5 工作電壓
1.2.6 發光光譜
1.2.7 熱設計
1.3 藍光LED——實現白光LED照明的起點與關鍵
1.3.1 LED早期發展簡介
1.3.2 藍光LED的發展
1.3.3 藍光LED元件結構
1.3.4 制作藍光LED元件關鍵技術
第2章 白光LED照明的研發與展望
2.1 利用LED照明技術的研發
2.2. 白光LED照明特征與最新技術
2.2.1 白光LED的種類與特征
2.2.2 構造與配光特性及發光效率
2.2.3 最新技術動態與節能照明技術
2.2.4 色調可變的白光LED照明光源
2.3 應用產品與市場動態及技術發展預測
第3章 白光LED照明的種類及其特征
3.1. 以藍光LED為基礎的白光LED
3.1.1 以藍光LED為激發源的白光LED發光原理與構造
3.1.2 白光LED的效率
3.1.3 照明用高光通量白光LED的開發
3.1.4 白光LED顯色性的改善
3.1.5 正在普及的半導體固體照明
3.2. 以近紫外LED為基礎的白光LED
3.2.1 近紫外激發熒光體變換型白光LED研發與光品質
3.2.2 近紫外激發白光LED的特征與其他方式的比較
3.2.3 近紫外LED及近紫外激發的白光LED所需要的材料特性
3.2.4 近紫外激發白光LED的發光效率和損失
3.2.5 高顯色性近紫外激發白光LED的現狀
3.2.6 高附加值光源
第4章 白光LED照明的關鍵技術
4.1 熒光體
4.1.1 從熒光體看白光LED的歷史
4.1.2 白色LED的構成及特征
4.1.3 白光LED照明用熒光體的性能
4.1.4 對應于藍光激發的白光LED用熒光體
4.1.5 對應于紫外或近紫外激發的白光LED用熒光體
4 2 LED材料
4.2.1 作為LED材料的熒光體
4.2.2 灌封用樹脂材料
4.3 內部量子效率的評價方法
4.3.1 LED的效率
4.3.2 內部量子效率的導出法
4.3.3 內部量子效率導出方法的檢測實驗
4.4 封裝材料與封裝技術
4.4.1 炮彈型LED
4.4.2 炮彈型LED的封裝材料
4.4.3 炮彈型LED的封裝技術
4.4.4 表面安裝(SMD)型LED
4.4.5 SMD型LCD的元件構造。 4.4.6 SMD型LED的封裝技術
4 5多晶片白光LED的種類及其特征
4.5.1 LED的發展與多晶片LED
4.5.2 多晶片方式與單晶片方式的比較
4.5.3 多晶片LED的構造及特征
4.5.4 多晶片LED的應用現狀
4.5.5 多晶片LED的發展前景
第5章 外延基板與封裝基板
5.1 外延基板
5.1.1 各種外延基板材料
5.1.2 基板材料開發的變遷
5.1.3 藍寶石單晶
5.1.4 GaN基板
5.1.5 SiC基板和AIN基板
5.1.6 氧化鎵基板
5.2 封裝基板
5.2.1 大功率LED封裝工藝進展
5.2.2 新型大功率LED封裝離不開封裝基板
5.2.3 高熱導基板的分類和特點
5.2.4 熱傳輸的數學物理模型
5.2.5 高熱導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基板
5.2.6 金屬基板(IMS)
5.2.7 陶瓷基板(ceramic substrate)
5.2.8 陶瓷直接覆銅板IDBC】
5.2.9 其他類型的散熱基板一
第6章 自光LED照明的顏色與色彩評價技術
6.1 顯色性評價的基礎一
6.1.1顯色性與評價方法
6.1.2顯色性評價方法的變遷
6.1.3 CIE/JIS顯色性評價方法
6.2 顯色、色彩評價的研發與白光LED顯色應用
6.2.1 顯色評價數及其存在的問題
6.2.2 色彩
6.2.3 條件等色f metameism,條件配色同色異譜)
6.2.4 利用clELAB對白光LED的評價
6.2.5 可變色RG8CYM白光LED
6.3 小結
第7章 白光LED照明的應用開發
7.1 光源特征及設計方面的課題
7.1.1 關注外形的設計
7.1.2 關注照度的設計
7.1.3 關注光流量的設計
7.1.4 關注壽命的設計
7.1.5 關注效率的設計
7.1.6 關注顯色性的設計
7.2 技術課題
7.2.1 導熱及散熱技術
7.2.2 壽命預測技術
7.2.3 如何減低色偏差與非均勻性
7.2.4 如何減低眩光(gIare)
7 3 LED照明器件的開發趨勢
7.3.1 LED器件的應用實例一
7.3.2 白光LED從昌片到照明器具的工藝過程和主要的技術課題
7.3.3 220~280nm帶域AIGaN系深紫外LED的應用領域
7.3.4 LED照明器件的價格
7.4 小結
第8章 白光LED照明的技術革新、經營戰略與國際標準
8.1 技術革新與國際競爭力
8.2 白光LED光源與傳統光源的比較
8.3 新市場開拓與企業的經營模式
8.3.1 藍光激發白光LED
8.3.2 近紫外激發白光LED
8.3.3 市場的變化
8.4 如何應對國際標準化
8.4.1 標準化簡介
8.4.2 各國應對國際標準化的方針
8.5 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