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以學生以園藝植物物候期及季節特點為主線,重點介紹園藝植物栽培、育種及加工技術,其中融入園藝植物生物學特性、品種類型等基本知識。全書分為三個模塊:果樹技術(以我國北方特色樹種為依托,通過完成果樹基本生物特性、土肥水、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等一系列以物候為主線的栽培任務與常見果品加工操作,來掌握果樹技術)、蔬菜技術(以典型蔬菜為項目載體,按照整地作畦、育苗、種子處理、播種及播后管理、加工技術等任務編寫)、觀賞植物技術。在編寫上,始終貫穿崗位能力本位的原則,貼近生產實際,教與材合一,適于自學者學習的原則。每一任務的編寫都按照學習目標、資訊平臺、項目實施、問題探究、拓展學習、復習思考題的順序進行,在項目實施中都以一個典型情境為例介紹教師教與學生學實施過程。在書中穿插知識拓展與知識窗欄目,為深入學習者提供平臺。另外書中插入較多圖片,圖文并茂,內容理解更直觀,方便自學的讀者學習。
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中園園藝產業生產規模居世界第一。園藝產業及相關產業每年的從業人員超過2億。為滿足這一要求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多功能復合人才,全國許多農業高職院校及本科農業院校都開設了園藝概論作為公選課或專業選修課。該課程為非園藝技術專業的學生熟悉園藝產業開啟窗口。為適應學科高速發展和多學科交叉的趨勢,本書將果樹生產、蔬菜生產、觀賞花卉生產、園藝設施、園藝植物育種、園藝產品儲藏加工等多學科知識融合在一起,內容的編寫以學生認知規律為基礎,以園藝植物生產類型及季節為主線,按照“認知→栽培→加工”園藝植物的順序編寫,擺脫以往教科書中先介紹總論,再介紹各論,內容機械脫節,可操作性較差的特點。
本書編寫有以下幾個特點:1.模塊化設計。本書將園藝植物分為三個模塊,分別為果樹、蔬菜、花卉;每個模塊下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分別設置為3個項目,為認識果樹(認識蔬菜、認識花卉)、果樹栽培(蔬菜栽培、花卉栽培)、果品貯藏加工(蔬菜貯藏加工、花卉應用)。
2.生產化設計。本書項目下任務的設置以貼近生產為原則。比如在“項目2果樹栽培”的“任務1蘋果栽培管理”,此任務對于蘋果栽培介紹按照周年管理的順序,與崗位要求農業生產順序完全一致,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進行介紹,知識點與各時期技能操作要點完全吻合,達到“所學即所用”的目的。
3.教與學合一。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對于每一任務的編寫都按照“知識平臺→任務實施→復習思考題”的順序進行,在項目實施中都以一個典型情境為例介紹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過程,真正做到“教與學合一”的目的。
4.自學性較強。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加入許多實際案例,每個案例都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且技術先進,具有時代性特點;另外書中插入較多圖片,內容理解更直觀,方便自學的讀者學習。
本書的編寫分工如下:模塊1由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梁春莉、于立杰編寫,模塊2由遼寧特等專科學院王爽、張文博、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李新江編寫,模塊3由遼寧職業技術學院郭玲、劉秀麗編寫。
作者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許多相關單位和專家的文獻資料,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和時間所限,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前 言
模塊1 果 樹
項目1 認識果樹 1
任務1 果樹種類調查與識別 1
任務2 果樹樹體結構與枝芽特性
觀察 5
任務3 果樹物候期調查 12
項目2 果樹栽培 24
任務1 蘋果栽培管理 24
任務2 桃栽培管理 35
任務3 葡萄栽培管理 42
任務4 榛子栽培管理 48
任務5 藍莓溫室栽培管理 53
項目3 果品貯藏加工 59
任務1 蘋果冷庫貯藏 59
任務2 黑加侖果汁加工 61
任務3 藍莓果醋和果酒的釀制 63
任務4 杏果脯制作 67
任務5 山楂水果罐頭制作 69
模塊2 蔬 菜
項目4 認識蔬菜 71
任務1 蔬菜種類調查與識別 71
任務2 蔬菜生物學特性調查 74
任務3 蔬菜栽培制度調查 79
項目5 蔬菜栽培 83
任務1 露地秋白菜栽培 83
任務2 春季露地菜豆栽培 86
任務3 塑料大棚春早熟番茄栽培 89
任務4 日光溫室秋冬茬芹菜栽培 95
任務5 日光溫室越冬茬黃瓜栽培 98
項目6 蔬菜產品貯藏加工 104
任務1 大白菜窖藏 104
任務2 糖醋蘿卜腌制 106
任務3 韓式辣白菜腌制 109
模塊3 花 卉
項目7 認識花卉 112
任務1 花卉種類調查與識別 112
任務2 花卉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
調查 119
項目8 花卉栽培 125
任務1 一串紅栽培管理 125
任務2 菊花栽培管理 129
任務3 唐菖蒲栽培管理 136
任務4 月季切花栽培管理 143
任務5 溫室蝴蝶蘭栽培管理 148
項目9 花卉應用 154
任務1 壓花 154
任務2 插花 158
任務3 花壇設計與施工 169
參考文獻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