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虛擬儀器軟件LabVIEW為對象,系統介紹了LabVIEW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編程方法和數據采集、設計模式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本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部分(第1章)介紹虛擬儀器的基本概念、圖形化編程語言的基本原理與特點、LabVIEW編程環境;第二部分(第2章至第5章)系統介紹LabVIEW程序設計的基本數據類型、程序結構和文件I/O;第三部分(第6章)介紹數據采集的基本原理、LabVIEW在數據采集方面的基本編程方法;第四部分(第7章)介紹應用程序框架和設計模式。
前 言虛擬儀器技術是測試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這兩門學科的最新技術的結晶。它融合了測試理論、儀器原理和技術、計算機接口技術、高速總線技術以及圖形化軟件編程技術。 本書從虛擬儀器實訓教學角度出發,系統地講述了虛擬儀器軟件LabVIEW的基礎開發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通過給出LabVIEW編程的多個實訓練習和習題的詳細設計步驟,幫助讀者迅速入門。 本書主要內容安排如下: 第1章 LabVIEW入門,簡要介紹了虛擬儀器的基本概念、特點、體系結構,虛擬儀器軟件,LabVIEW程序的基本構成以及LabVIEW程序設計的基本過程。 第2章 編程結構,詳細介紹了LabVIEW程序設計的基本結構,包括順序結構、While循環、For循環、條件分支結構、事件結構等。 第3章 數據類型、數組與簇,詳細介紹了LabVIEW的數據類型,針對數組和簇進行了詳細講解。 第4章 圖形控件與顯示,詳細介紹了LabVIEW的波形數據類型,以及圖(Graph)和圖表(Chart)的基本概念、常用圖形顯示控件的使用等。 第5章 文件I/O,介紹了LabVIEW中可以用于存儲和讀取的主要文件類型。 第6章 數據采集,對數據采集的信號類型和數據采集的基本原理進行了詳細介紹。重點講解LabVIEW中數據采集方法和編程方法,包括LabVIEW DAQ的安裝、設置和編程,模擬輸入/輸出、數字輸入/輸出、測量數據的顯示和存儲等內容。 第7章 應用程序框架和設計模式,重點介紹了幾種典型的設計模式,包括狀態機模式、用戶界面事件模式和生產者/消費者模式等。 本書由閻芳編著,在編寫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智能物流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BZ0211)資助、北京市智能物流系統協同創新中心和北京物資學院“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資助。 由于編者水平和經驗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2016年4月
目 錄前 言第1章 LabVIEW入門1.1 虛擬儀器概述1.2 虛擬儀器軟件1.3 LabVIEW程序的基本構成1.4 LabVIEW程序設計引導第2章 編程結構2.1 順序結構2.2 While循環2.3 For循環2.4 移位寄存器2.5 反饋節點2.6 條件分支結構2.7 事件結構2.8 公式節點2.9 實訓練習第3章 數據類型、數組與簇3.1 LabVIEW數據類型3.2 數組3.3 簇3.4 錯誤簇3.5 實訓練習第4章 圖形控件與顯示4.1 概述4.2 波形數據類型4.3 實訓練習第5章 文件I/O5.1 幾種主要的文件存儲類型5.2 文件I/O函數5.3 實訓練習第6章 數據采集6.1 數據采集概述6.2 數據采集的信號類型6.3 數據采集的基本原理6.4 配置LabVIEW DAQ6.5 LabVIEW DAQmx編程6.6 實訓練習第7章 應用程序框架和設計模式7.1 程序設計模式7.2 狀態機模式7.3 用戶界面事件模式7.4 狀態機和事件結構的結合7.5 生產者/消費者模式7.6 實訓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