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開展多年。與剛開設時比較,無論是學校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還是師資力量的配備、教材教法的改革,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就教材來說,專門針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已有多種版本。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對這些領域的心理問題給予關注,并在教學內容中反映出來。近些年,國內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理論和實踐資源,把這些資源及時充實到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中來,使教材得到更新,無疑會大大提高教材的時代性和適用性。在這一背景下,我們組織編寫了這本教材。編者團隊在多年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進一步深化了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規律的了解,積累了大量解決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問題的經驗,把這些經驗編進教材,既增強了教材的實用性,也對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本書有以下特點:
1 科學性與邏輯性本書教學內容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教學內容編排遵循學生心理的邏輯規律。在章的編排上,從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開始,按照高職學生入學后心理問題出現的先后順序及輕重緩急依次引入珍愛生命、主動適應、健全人格、管理情緒、改善交往、學會學習、學會愛與管控性、善用網絡、識別心理疾病等主題,使教學盡量與學生心理困惑的發生同步。在節的編排上,從問題入手,然后進行問題分析,再提出解決方案。在欄目設置上,嚴格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名人名言及閱讀提示導入,依次出現心靈探索、案例、讀一讀、測一測、做一做等欄目,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和嚴格的內在邏輯性。
2 易讀、易用性本書用輕松活潑的形式闡述了科學嚴謹的理論知識。章節的標題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章節標題直指問題和對策,使學生看到目錄,就有想讀的欲望。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很容易根據章節目錄找到相關內容,使其具有了心理指導手冊的功能。書中的理論知識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敘述,使學生能輕松閱讀。穿插其中的小欄目豐富多彩,充滿樂趣,長時間閱讀也不覺枯燥乏味。
3 實用實效性,教、學、做一體化本書在引導學生思考的同時,還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測試,方便學生進行自我心理測評,更設計了大量簡單有趣的心理活動及訓練,使教與學、理論與實踐、靜與動有機結合為一體。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心理成長,具有明顯的實效性。本書按照課堂教學環境編寫,教師可以很容易組織教學。以本書作為教材無論對教師教學,還是對學生的學與做,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本書由肖淑梅、彭彤任主編。編寫分工為:肖淑梅(副教授,二級心理咨詢師)編寫第四、五、八章;彭彤(教授,二級心理咨詢師)編寫第九章;許雅濱(副教授,二級心理咨詢師)編寫第十章;朱艷(副教授,二級心理咨詢師)編寫第六章;任程坤(副教授,二級心理咨詢師)編寫第一、二章;何明(助教,二級心理咨詢師)編寫第七章;楊雯雯(二級心理咨詢師)編寫第三章。
在編寫過程中,本書參考了國內外大量相關文獻和案例,在此,謹向相關作者表示真摯的謝意!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編者
機工授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