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緣起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席卷世界的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本書是為了幫助讀者有效掌握物聯網應用開發能力和提高工程應用能力而編寫的。本書的編寫綜合了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物聯網工程經驗,精心挑選典型的物聯網項目,按照項目化課程理念,對項目進行細分,以任務驅動方式展開。在實訓教學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能力的訓練,符合初學者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
2.內容結構本書共有6個項目,涵蓋以下主要內容:奧體中心項目設計,涉及需求分析與概要設計;感知層、傳輸層及應用層環境的安裝部署;感知層的開發與調試,涉及無線傳感網組網及傳感器程序開發;計算機端應用開發,涉及基于C#的串口讀寫、.NET開發三層架構及Socket通信;移動端應用開發,涉及引用外部庫進行Android開發;項目驗收相關知識。
整個項目被拆分為若干任務,每個任務都按照“任務描述—任務分析—知識準備—任務實施”的順序展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任務描述:簡述任務背景與目標。
.任務分析:對于需要完成的功能及要達到的效果進行分析。
.知識準備:詳細講解知識點,為任務實施做鋪墊。
.任務實施:通過任務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每個項目結束前,設置了小結與測評,測評部分給出了詳細的評分標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測評標準進行自我測評和小組互評。
3.特色(1)遵循“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本書遵循“任務驅動、項目導向”,以項目開發流程為指導,組織章節內容,引領技術知識與實驗實訓,并嵌入職業核心能力知識點,改變知識與實驗實訓相剝離的傳統實訓教材組織形式,讀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總結并學習相關技術知識與開發經驗。以奧體中心項目為主線,串聯各個典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便于教師采用項目教學法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與探索。
(2)以工程師視角組織內容,突出“應用”特色本書是編者與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編寫的,項目的開發過程有多名產品經理與工程師參與,使本書在內容的組織上打破了傳統教材的知識結構,充分地借鑒了企業工程師的工作思路。
(3)創新實訓驗收測評方式,制訂任務測評表本書在每個項目都設置有測評模塊,根據本項目在全書中的權重為每個項目分配了合適的分值,項目末的測評表,對于評分的標準進行了詳細的標注,教師可以根據測評表來考評學生的實訓完成情況,同時讀者也可以根據完成的情況進行自評或互評。直觀且完善的測評表,讓讀者在實訓過程中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與技能水平。
(4)配套資源完善,代碼細分到任務階段本書附帶的配套資源光盤,內容詳盡,組織結構分明,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在本書項目4、項目5中,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從任務的任意階段直接開始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而不必從零開始練習,或者直接就看到完整的項目代碼。
4.使用(1)讀者對象本書適合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物聯網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物聯網相關培訓及IT類從業者的參考書。
(2)教學建議各院校可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及學時要求的實際情況在108~126學時范圍內靈活安排教學。
在實訓教學中,建議采取分小組(每個小組4~6人)的團隊合作方式完成學習。
在每個項目學完時,參考測評表對學生的實訓完成情況進行評價,也可以采取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5.致謝本書由李靖和蘭飛任主編,童紅兵、武新、蔣清健、馬永山和胡祎任副主編。林道華、葛鵬、陳旭、鄒梓秀、陸勝潔和史娟芬參與了本書的編寫。本書編寫團隊成員曾多次參與全國物聯網高職高專技能大賽,并作為帶隊取得了優異成績。
在本書的申報和編寫過程中,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物聯網學院、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并在開發配套資源的過程中給予了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一并致謝。
物聯網涉及多種關鍵技術,要將這些技術綜合應用到實際項目中,需要從業者(學習者)在實踐中不懈地摸索和積累,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術應用水平。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機工授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