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13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鋼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學性能、混凝土結構基本計算原則、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承載力、鋼筋混凝土軸向受力構件承載力等。
第2版前言為了更好地適應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反映國家相關標準、規范規程的修訂內容,符合工程管理等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需對本書進行相應的修訂,使其內容更密切結合我國的工程實際。
本書此次修訂,力求文字簡練,深入淺出。結合專業的特點,既正確深入地講述不同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又翔實全面地介紹相關設計方法,在清晰講述基本概念和計算原理的基礎上,通過工程實例,介紹計算及設計方法的應用。每章均設有內容提要、小結和復習題,以方便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
本書的第1、2版出版后,被多所高等院校選用,作者也收集了一些使用反饋意見,為繼承前兩版的優點和風格特色,此次仍由上一版編寫人員負責對相關章節進行修訂。
本書的再版得到了編者所在單位和機械工業出版社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幫助,及揚州大學出版基金的資助,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同時也對書后所列參考文獻和引用相關資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鑒于本書所涉及的范圍廣、內容多,加之編者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或誤漏之處,深望使用本書的廣大師生和其他讀者給予批評和指正,以便今后修改完善。
編者第2版前言第2版前言本書第1版于2005年出版,后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出版后受到廣大讀者和院校的歡迎,幾年內多次重印。
2010年起,《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等相關規范進行了重新修訂和頒布實施。為了反映建筑工程學科的進展、動態,結合建筑類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大綱要求,我們根據本書第1版在一些高等院校的使用反饋信息進行了修訂。第2版修訂力求做到從專業特點出發,精簡文字,全面反映新規范的相關內容,在清晰講述概念和原理的基礎上,介紹工程中實用的計算方法并引用適量的工程實例。為便于教學,每章還配有章節提要、章節小結以及思考題與習題。
為了延續第1版的風格特色,此次修訂沿用第1版的編寫班底,由楊鼎久任主編,許瑞萍、鄒小靜任副主編,周氐教授和袁建力教授任主審。
本書得到了揚州大學出版基金的資助,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編者所在單位和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謝。
本書第2版的修訂,參考、引用了眾多文獻資料,在此也向相關作者謹表謝意。
限于編者的水平,書中難免有不妥疏漏之處,我們懇請讀者批評指正。希望有關院校及時反饋本書第2版的使用情況及意見,以便進行進一步完善。
編者第1版前言第1版前言本書是根據建筑類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大綱要求和最新頒布的相關規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等編寫的。
本書編寫時力求講清概念和介紹實用的計算方法,書中配有大量典型的例題和習題,作為教材使用時,教學內容可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選用。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揚州大學楊鼎久(緒論、第1~3章和附錄)、鄒小靜(第4章、第6章)、朱海寧(第5章、第12章);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許瑞萍(第7章、第11章);黑龍江工程學院曹劍平(第8~9章);長春工程學院袁志仁(第10章、第13章)。本書由楊鼎久任主編,許瑞萍、鄒小靜任副主編,周氐教授和袁建力教授主審。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借鑒了其他優秀教材、專著和文獻資料,在此一并向相關作者致謝。
本書得到了揚州大學出版基金資助,在此謹表謝意。
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加之成書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我們誠懇地希望使用本書的讀者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便修改完善。
本書配有相關教學課件,如有需要請與主編或本書編輯聯系。主編聯系方式:ydjyz@163com。
編者
序隨著21世紀我國建設進程的加快,特別是經濟的全球化大發展和我國加入WTO以來,工程建設領域對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漸擴大,而這種擴大又主要體現在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上。這使得高校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教育培養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
工程管理專業是教育部將原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國際工程管理、投資與工程造價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部分)等專業進行整合后,設置的一個具有較強綜合性和較大專業覆蓋面的新專業。應該說,該專業的建設與發展還需要不斷改革與完善。
為了能更有利于推動工程管理專業教育的發展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機械工業出版社組織編寫了一套該專業的系列教材。鑒于該學科的綜合性、交叉性以及近年來工程管理理論與實踐知識的快速發展,本套教材本著“概念準確、基礎扎實、突出應用、淡化過程”的編寫原則,力求做到既能夠符合現階段該專業教學大綱、專業方向設置及課程結構體系改革的基本要求,又可滿足目前我國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的需要。
本套教材是在總結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專業的融合性工程管理專業是個多學科的復合型專業,根據國家提出的“寬口徑、厚基礎”的高等教育辦學思想,本套教材按照該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四個平臺課程的結構體系方案,即土木工程技術平臺課程及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律專業平臺課程來規劃配套。編寫時注意不同的平臺課程之間的交叉、融合,不僅有利于形成全面完整的教學體系,同時可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專業背景的院校開辦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需要。
。2)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因為工程管理專業人才是在國內外工程建設、房地產、投資與金融等領域從事相關管理工作,同時可能是在政府、教學和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管理人才,所以本套教材所包含的知識點較全面地覆蓋了不同行業工作實踐中需要掌握的各方面知識,同時在組織和設計上也考慮了與相鄰學科有關課程的關聯與銜接。
。3)內容的實用性教材編寫遵循教學規律,避免大量理論問題的分析和討論,提高可操作性和工程實踐性,特別是緊密結合了工程建設領域實行的工程項目管理注冊制的內容,與執業人員注冊資格培訓的要求相吻合,并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和獨立的案例練習,學生能夠在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項目評價、項目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工程建設法規等專業領域獲得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和基本訓練。
(4)教材的創新性與時效性本套教材及時地反映工程管理理論與實踐知識的更新,將本學科最新的技術、標準和規范納入教學內容,同時在法規、相關政策等方面與最新的國家法律法規保持一致。
我們相信,本套系列教材的出版將對工程管理專業教育的發展及高素質的復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為高等院校專業教育資源和機械工業出版社專業的教材出版平臺的深入結合,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奠定基礎。
序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緒論1
0. 1建筑結構的一般概念及各類結構的特點1
0. 2各類結構在工程中的應用4
0. 3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任務和學習方法5
本章小結6
復習題6
第1章鋼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學性能7
內容提要7
1. 1鋼筋7
1. 2混凝土11
1. 3鋼筋與混凝土的黏結、錨固及鋼筋的連接19
本章小結22
復習題22
第2章混凝土結構基本計算原則23
內容提要23
2. 1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和極限狀態23
2. 2結構上的作用與作用效應24
2. 3結構抗力Rd26
2. 4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27
2. 5混凝土結構耐久性33
2.6防連續倒塌設計原則36
2.7既有結構設計原則37
本章小結38
復習題38
第3章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40
內容提要40
3. 1概述40
3. 2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力性能試驗43
3. 3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原則47
3. 4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50
3. 5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57
3. 6T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64
本章小結73
復習題74
目錄
第4章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77
內容提要77
4. 1概述77
4. 2斜截面破壞的主要形態78
4. 3影響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主要因素80
4. 4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及適用范圍81
4. 5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步驟和方法83
4. 6縱向鋼筋的截斷和彎起89
本章小結94
復習題94
第5章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承載力96
內容提要96
5. 1概述96
5. 2純扭構件的破壞特征和承載力計算97
5. 3彎剪扭構件的破壞形式和承載力計算100
本章小結105
復習題105
第6章鋼筋混凝土軸向受力構件承載力106
內容提要106
6. 1概述106
6. 2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107
6. 3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113
6. 4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131
6. 5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132
本章小結135復習題135
第7章鋼筋混凝土構件變形及裂縫寬度驗算137
內容提要137
7. 1概述137
7. 2裂縫寬度驗算138
7. 3受彎構件變形驗算146
本章小結150
復習題151
第8章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152
內容提要152
8. 1預應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152
8. 2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設計的一般規定159
8. 3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構件的應力分析165
8. 4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構件的計算和驗算173
8. 5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基本構造要求178
本章小結183
復習題183
第9章鋼筋混凝土現澆樓蓋設計185
內容提要185
9. 1概述185
9. 2整體式單向板肋梁樓蓋188
9. 3整體式雙向板肋梁樓蓋217
9. 4樓梯和雨篷225
本章小結234
復習題235
第10章多層和高層混凝土結構237
內容提要237
10. 1多層和高層結構的分類237
10.2框架結構的布置238
10.3框架結構內力與水平位移的近似計算方法240
10.4多層框架內力組合256
10.5框架結構構件設計258
10.6框架結構柱下基礎261
10.7高層混凝土結構設計概述269
10.8變形縫的設置277
本章小結278
復習題278
第11章砌體結構280
內容提要280
11. 1概述280
11. 2砌體材料及力學性能281
11. 3無筋砌體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288
11. 4砌體的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292
11. 5其他構件的承載力計算299
11. 6混合結構房屋墻、柱的設計300
11. 7過梁、圈梁和構造柱317
本章小結323
復習題324
第12章鋼結構325
內容提要325
12. 1鋼結構的材料325
12. 2鋼結構的連接333
12. 3軸心受力構件356
12. 4受彎構件361
本章小結371
復習題371
第13章房屋抗震設計基礎知識373
內容提要373
13. 1概述373
13. 2地震作用的計算379
13. 3結構抗震驗算385
13. 4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計與抗震構造387
13. 5多層砌體房屋結構的抗震措施394
本章小結399
復習題399
附錄400
參考文獻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