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高等職業院校機械制造專業制訂的“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教學大綱為依據,并參照當前對技能型人才培訓專業知識要求編寫的。全書共十一章,主要介紹金屬切削原理、切削刀具的基礎理論,以及常用刀具的結構及使用知識,此外,適當反映當前切削加工中的新知識、新技術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機械制造及相關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中等專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用書和企業的培訓用書。
本書配有電子課件,凡使用本書作教材的教師可登錄機械工業出版社教育服務網下載,或發送電子郵件索取。
本書是以高等院校機械制造專業的“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教學大綱為依據,并參照當前對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專業知識需求編寫的。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制造及相關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的教學用書及企業的培訓用書。
現代切削技術已進入了高速、高效、智能、復合、環保的發展新階段;數控刀具顯示出高速、高效、高精、專用的“三高一專”的技術特征;刀具材料、刀具表面改性技術、刀具結構和刀具應用技術的創新速度大大加快。本書第1版于2006年出版,已遠不能適應現代制造技術發展需要。加上近幾年來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計劃、大綱不斷修改,所以有必要對第1版進行修訂。主要修改內容如下:
1.根據少而精原則,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將第六章成形車刀、第十二章超硬刀具的主要內容整合到第五章車刀和第二章刀具材料中。
2.刪繁就簡。例如刪除了車刀角度換算,進一步簡化第九章切齒刀具內容。
3.全面更新教材內容,以適應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需要,如修訂中更換、修改圖數十幅。在各有關章節中介紹了新開發的數控刀具。
本書主編為上海理工大學陸劍中教授、南京工程學院周志明副教授。參編為上海理工大學馮鶴敏、徐名聰副教授。主審為成都工具研究所尹潔華教授級高工。
各章作者為:、八、十一章馮鶴敏;第二、九章徐名聰;第三、四章陸劍中;第五、六、七、十章周志明。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志的指導和幫助,謹表衷心感謝。書中尚有錯誤、疏漏和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編者
前言
緒論1
第一章基本定義3
第一節車削3
第二節車刀角度5
第三節切削層參數和切削方式13
復習思考題14
第二章刀具材料15
第一節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15
第二節常用刀具材料15
第三節其他刀具材料19
第四節涂層刀具23
復習思考題25
第三章金屬切削過程的基本規律26
第一節切削變形和切屑的形成過程26
第二節刀-屑面間摩擦和積屑瘤29
第三節已加工表面變形和加工硬化31
第四節切削力31
第五節切削熱與切削溫度38
第六節刀具磨損和刀具壽命40
復習思考題45
第四章切削基本規律的應用46
第一節斷屑46
第二節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49
第三節切削液51
第四節已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53
第五節刀具幾何參數選擇58
第六節切削用量選擇62
復習思考題66
第五章車刀67
第一節焊接式車刀68
第二節機夾式車刀70
第三節可轉位車刀72
第四節成形車刀78
復習思考題84
第六章孔加工刀具86
第一節麻花鉆86
第二節深孔鉆95
第三節擴孔鉆、锪鉆和鏜刀98
第四節鉸刀101
第五節孔加工復合刀具106
第六節圓拉刀108
復習思考題111
第七章銑削與銑刀112
第一節銑刀的幾何參數113
第二節銑削用量和切削層參數114
第三節銑削力117
第四節銑削方式119
第五節銑刀的磨損120
第六節常用銑刀的結構特點與應用122
第七節可轉位面銑刀129
第八節鏟齒成形銑刀簡介132
復習思考題133
第八章螺紋刀具135
第一節絲錐135
第二節其他螺紋刀具139
復習思考題143
第九章切齒刀具144
第一節齒輪銑刀的種類和選用144
第二節插齒刀的結構和使用145
第三節齒輪滾刀147
復習思考題150
第十章數控刀具及其工具系統151
第一節對數控刀具的特殊要求151
第二節刀具快換、自動更換和尺寸
預調152
第三節數控刀具的工具系統156
第四節刀具尺寸控制系統與刀具磨損、破損檢測165
復習思考題167第十一章磨削與砂輪168
第一節磨削運動168
第二節砂輪169
第三節磨削加工規律174
第四節磨削表面質量176
第五節先進磨削技術簡介178
復習思考題180
參考文獻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