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適用于網絡設備配置管理的實訓課程,包括了搭建實驗環境,網絡設備的基本配置,PC與DynamipsGUI橋接,端口鏡像與協議分析,靜態路由,浮動靜態路由,默認路由,RIPv1/v2、EIGRP、OSPF的基本配置,向RIP、EIGRP、OSPF注入默認路由,RIPv2、EIGRP、OSPF的驗證,OSPF的廣播多路訪問和重發布及路由歸納,多區域OSPF,VLAN、STP、VTP的配置,交換機的二層和三層鏈路聚合、基于時間和反射ACL,路由器DHCP配置,IPv6的靜態和動態路由和隧道配置以及幀中繼的多個配置實驗等,既有基礎性的實驗,也有較深入實用的實驗,其中講述的部分實驗在常見實訓教材上沒有,但又非常實用,像端口鏡像與協議分析,PC橋接模擬軟件等。本書編排結構上充分考慮教學以及自學的特點,使每一個實驗采用完整配置,結合及時注解以及歸納總結,既方便學習,又能拓展提高。
本書既講了基于真實硬件設備環境下的實驗方法,又講了Cisco Packet Tracer和DynamipsGUI兩模擬軟件的使用方法,從而使讀者在完成本教程實驗時,在沒有硬件設備的條件下,只需一臺計算機即可完成本教程的所有實驗。
從物理設備和模擬軟件兩個方面構建實訓環境實驗內容按邏輯關系合理組織對實驗過程中的關鍵配置及時注解
危光輝,計算機網絡專業,碩士,于2005年通過國家軟件資格水平考試中級資格的網絡工程師考試,并于2010年通過高級資格的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在進入學校任教前在企業從事網絡技術工作11年,在網絡技術方面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
搭建實驗環境
實驗一 IOS基本命令
實驗二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實驗三 將真實PC與DynamipsGUI橋接
實驗四 端口鏡像與協議分析
實驗五 靜態路由的配置
實驗六 浮動靜態路由
實驗七 默認路由
實驗八 RIPv1
實驗九 RIPv2
實驗十 RIPv2路由驗證
實驗十一 向RIP注入默認路由
實驗十二 EIGRP的配置
實驗十三 向EIGRP注入默認路由
實驗十四 EIGRP驗證
實驗十五 OSPF的配置
實驗十六 OSPF的廣播多路訪問
實驗十七 OSPF默認路由
實驗十八 OSPF驗證
實驗十九 多區域OSPF的配置
實驗二十 VLAN基本配置
實驗二十一 VLAN間路由
實驗二十二 VTP的配置
實驗二十三 STP的配置
實驗二十四 二層交換機鏈路聚合
實驗二十五 三層交換機鏈路聚合
實驗二十六 標準ACL
實驗二十七 擴展ACL
實驗二十八 基于時間的ACL
實驗二十九 反射ACL
實驗三十 路由器DHCP的配置
實驗三十一 IPv6靜態路由
實驗三十二 IPv6 RIPng
實驗三十三 IPv6-over-IPv4隧道
實驗三十四 基于子接口的幀中繼配置
實驗三十五 幀中繼的逆向ARP
實驗三十六 RIP Over幀中繼
實驗三十七 在多點子接口幀中繼下運行OS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