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經濟學》從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出發,系統地介紹了技術經濟學的學科理論體系、技術經濟分析與評價的理論與方法,以及這些理論與方法在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設備更新決策等領域的應用,并且在理論和方法上進行創新,構建出以技術經濟評價為主線的、系統完善的技術經濟理論與評價體系。本書內容主要包括技術經濟基礎知識、技術經濟基本原理、技術經濟評價方法、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價值工程、設備更新的決策分析、技術經濟評價的其他常用方法等,理論聯系實踐,并引入大量案例。本書作為邊緣交叉學科和實用的科學技術知識,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工程技術類專業學生的教學用書,同時還可以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可行性研究咨詢服務和經濟管理等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
前言技術經濟學是我國學者把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評價理論、工程經濟理論和技術創新理論等與我國經濟建設的實踐相結合而建立起來的一門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長期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經濟學的知識體系和理論方法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為了適應這一發展的需要,我們把長期從事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與科研的經驗和成果與現代技術經濟學的知識體系融為一體,編寫了本書。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突出了以下特點:(1)強調技術經濟學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在知識結構的設置上,采用先理論,后方法,再應用的邏輯,把技術經濟學的各種理論和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本書編者多年從事技術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對該領域的理論與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在知識的闡述中,采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并結合相關事例,增強了知識的易學習性。(2)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采用“案例加習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思考與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可以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注重知識的新穎性。在理論與方法的闡述中,我們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并把我們的一些研究成果融入本書的知識體系之中,如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等有關內容,從而體現了本書在知識上與國際慣例的對接。本書由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趙維雙、宋凱主編。全書共分十章,編寫人員是:趙維雙(第一、二、三章)、宋凱(第四、五章、附錄)、趙強(第六章)、盧晶(第七章)、聶磊(第八章)、宋揚(第九章)、白曉君(第十章)。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國內外教材和資料,在此對有關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盡管編者做了許多努力,但是由于受實踐經驗及掌握資料所限,書中存在紕漏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編者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技術經濟學科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技術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研究
對象和研究內容
第三節技術經濟學的性質和學科特點
第四節技術經濟分析的一般程序
習題
第二章技術經濟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經典經濟理論
第二節財務會計相關理論
第三節技術與經濟協調發展理論
第四節經濟效益理論
第五節技術經濟比較理論
習題
第三章資金時間價值
第一節資金時間價值的本質
第二節資金時間價值的利率表現
第三節現金流量和現金等值
第四節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
習題
第四章技術經濟確定性評價方法
第一節技術經濟評價指標體系
第二節時間型經濟評價方法
第三節價值型經濟評價方法
第四節效率型經濟評價方法
第五節投資結構與評價方法的選擇
習題
第五章技術經濟不確定性評價方法
第一節盈虧平衡分析法
第二節敏感性分析法
第三節概率分析法
習題
第六章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節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第二節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內容
第三節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的編制
第四節投資項目財務評價
第五節投資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
第六節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案例
習題
第七章技術創新理論
第一節技術創新與影響因素
第二節技術創新過程和模型
第三節技術創新戰略
第四節技術創新擴散
習題
第八章價值工程
第一節價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價值工程的對象選擇
第三節功能分析與評價
第四節方案的創造與評價
第五節價值工程應用案例
習題
第九章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
第一節設備的磨損和補償
第二節設備的經濟壽命
第三節設備更新策略與方法
習題
第十章技術經濟評價的其他常用
方法第一節主成分分析法
第二節層次分析法
第三節投入產出法
第四節行家調查法
習題
附錄復利系數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