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計算機網絡概述
1.1網絡組成要素
1.2網絡功能特點
1.3網絡分類
1.3.1局域網
1.3.2城域網
1.3.3廣域網
1.4網絡計算模型
1.4.1集中式網絡計算模型
1.4.2分布式網絡計算模型
1.4.3協(xié)同式網絡計算模型
1.4.4客戶機/服務器與瀏覽器/服務器計算模型
1.4.5客戶機/網絡計算模型
1.4.6移動Internet瀏覽器& APP/網絡計算模型
1.5網絡體系架構
1.5.1資源子網與通信子網
1.5.2網絡的層次化結構
1.6網絡服務
1.6.1網絡服務方式
1.6.2網絡服務特點
1.6.3網絡服務內容
1.7云計算
1.7.1云計算的定義
1.7.2云計算的技術特征
1.7.3云計算的應用
1.8習題
第2章網絡基本原理
2.1OSI模型
2.1.1OSI模型概述
2.1.2OSI模型分層原理
2.1.3OSI參考模型的應用
2.2OSI物理層網絡解決方案
2.2.1網絡連接類型
2.2.2物理拓撲結構
2.2.3數(shù)字信令
2.2.4模擬信令
2.2.5位同步
2.2.6物理信道
2.2.7多路復用
2.3OSI數(shù)據鏈路層網絡解決方案
2.3.1邏輯拓撲結構
2.3.2媒介訪問控制
2.3.3尋址——MAC地址
2.3.4幀同步技術
2.3.5數(shù)據鏈路層連接服務:幀流量、差錯和順序控制
2.4OSI網絡層網絡解決方案
2.4.1網絡層尋址技術
2.4.2網絡交換技術
2.4.3路由尋找技術
2.4.4路由選擇技術
2.4.5網絡層連接服務:分組流量、差錯和順序控制
2.4.6網關服務
2.5OSI傳輸層網絡解決方案
2.5.1地址/名轉換服務
2.5.2傳輸層尋址技術
2.5.3段處理技術
2.5.4傳輸層連接服務:段流量、差錯和順序控制
2.6OSI會話層網絡解決方案
2.6.1對話控制
2.6.2會話管理
2.7OSI表示層網絡解決方案
2.7.1翻譯
2.7.2加密
2.8OSI應用層網絡解決方案
2.8.1服務通告
2.8.2服務使用
2.9習題
第3章網絡傳輸媒介與綜合布線系統(tǒng)
3.1網絡傳輸媒介
3.1.1網絡傳輸媒介選擇要素
3.1.2網絡有線傳輸媒介
3.1.3網絡無線傳輸媒介
3.1.4網絡傳輸媒介選用策略
3.2綜合布線系統(tǒng)
3.2.1綜合布線系統(tǒng)概述
3.2.2綜合布線系統(tǒng)設計
3.2.3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電氣防護、接地及防火
3.2.4綜合布線系統(tǒng)電氣性能技術指標
3.2.5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主流產品比較
3.3計算機網絡與綜合布線系統(tǒng)
3.3.1計算機網絡與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關系
3.3.2綜合布線系統(tǒng)帶寬與計算機網絡帶寬
3.3.3綜合布線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的計算機網絡設計
3.4習題
第4章網絡協(xié)議及應用
4.1局域網協(xié)議
4.1.1局域網協(xié)議概述
4.1.2局域網協(xié)議體系結構
4.1.3IEEE 802.x局域網系列協(xié)議及應用
4.2IPX/SPX協(xié)議
4.2.1IPX/SPX協(xié)議體系結構
4.2.2IPX/SPX中的關鍵協(xié)議及應用
4.3TCP/IP協(xié)議
4.3.1TCP/IP協(xié)議體系結構
4.3.2TCP/IP協(xié)議概要
4.3.3TCP/IP中的主要協(xié)議
4.4非路由協(xié)議
4.5IP地址詳解及應用
4.5.1IP地址基本概念
4.5.2IP地址與域名服務
4.5.3子網掩碼及應用
4.5.4子網的創(chuàng)建及應用
4.5.5超網的創(chuàng)建及應用
4.6下一代Internet網絡協(xié)議——IPv6
4.6.1IPv6發(fā)展的技術背景
4.6.2IPv6技術要點
4.6.3IPv6的地址結構及尋址方式
4.6.4IPv4向IPv6的過渡及展望
4.6.5IPv6在中國的發(fā)展
4.7習題
第5章網絡應用技術
5.1快速以太網
5.1.1百兆位以太網技術
5.1.2千兆位以太網技術
5.1.3萬兆位以太網技術
5.1.4快速以太網技術的應用策略
5.2ATM
5.2.1ATM技術特征
5.2.2ATM網絡應用
5.2.3ATM與IP技術比較
5.3DDN
5.3.1DDN技術架構
5.3.2DDN技術特點
5.3.3DDN業(yè)務及應用
5.3.4DDN發(fā)展方向
5.4ADSL
5.4.1ADSL技術背景
5.4.2ADSL的工作原理
5.4.3ADSL技術優(yōu)勢
5.5WLAN
5.5.1WLAN技術應用概述
5.5.2WLAN國際標準及WiFi
5.5.3WLAN安全技術
5.5.4中國國家WLAN安全標準WAPI
5.5.5下一代高速無線局域網標準IEEE 802.11n
5.6QoS
5.6.1QoS技術功能
5.6.2QoS技術指標
5.6.3QoS的應用
5.7網絡打印
5.7.1網絡打印的功能特點
5.7.2網絡打印的基本原理
5.7.3網絡打印的應用
5.8習題
第6章網絡設備
6.1計算機網絡設備概述
6.2基本網絡設備
6.2.1網絡適配器
6.2.2交換機
6.2.3交換機應用中的一些重要技術
6.2.4交換機選型策略
6.3擴展網絡設備
6.3.1網絡的擴展與互連
6.3.2中繼器
6.3.3光電轉換器
6.4互連網絡設備
6.4.1ADSL調制解調器
6.4.2路由器
6.5網絡應用設備
6.5.1網絡服務器
6.5.2打印服務器
6.6無線網絡設備
6.6.1無線網卡
6.6.2無線AP
6.7習題
第7章網絡管理
7.1網絡管理概述
7.1.1網絡管理的重要性
7.1.2網絡管理的復雜性
7.1.3網絡管理的內涵
7.2網絡管理功能
7.2.1配置管理
7.2.2故障管理
7.2.3性能管理
7.2.4安全管理
7.2.5記賬管理
7.3網絡管理協(xié)議
7.3.1網絡管理協(xié)議與網絡管理系統(tǒng)
7.3.2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7.4網絡管理系統(tǒng)
7.4.1網絡管理系統(tǒng)工作機制
7.4.2網絡管理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
7.5網絡管理組件
7.5.1美國Cisco網絡管理組件
7.5.2華為網絡管理組件
7.6習題
第8章網絡安全
8.1網絡安全概述
8.1.1網絡安全威脅的主要形式
8.1.2網絡安全架構的基本模型
8.1.3網絡安全服務與安全管理
8.1.4網絡安全體系
8.1.5網絡安全目標
8.2網絡安全標準
8.2.1國際網絡安全標準
8.2.2國家網絡安全標準
8.2.3美國網絡安全桔皮書
8.3網絡安全策略
8.3.1網絡安全策略概述
8.3.2網絡安全策略原則
8.3.3網絡安全基本策略
8.4網絡安全架構
8.4.1網絡安全技術
8.4.2網絡安全系統(tǒng)
8.4.3網絡病毒防治
8.5習題
第9章Internet及應用
9.1Internet概述
9.1.1Internet的發(fā)展歷程
9.1.2Internet在我國的發(fā)展
9.1.3Internet的技術特征
9.2Internet的典型應用與服務
9.2.1Web服務
9.2.2電子郵件
9.2.3文件傳輸
9.2.4遠程登錄
9.2.5BBS與論壇
9.2.6搜索引擎服務
9.3Internet的綜合應用與服務
9.3.1Web 2.0
9.3.2P2P
9.3.3IP電話及VoIP
9.3.4IP網絡視頻技術
9.3.5電子商務
9.4Intranet
9.4.1Intranet概述
9.4.2Intranet的應用
9.4.3架構Intranet
9.5Internet寬帶接入技術
9.5.1Internet寬帶接入技術概述
9.5.2企業(yè)Internet寬帶接入方法和策略
9.5.3個人Internet寬帶接入方法與策略
9.5.4共享Internet寬帶接入的網絡配置方法
9.6移動Internet
9.6.1移動Internet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9.6.2移動Internet的技術架構
9.6.3移動Internet的無線接入方式
9.6.4移動Internet的應用與服務
9.7物聯(lián)網
9.7.1物聯(lián)網的基本概念
9.7.2物聯(lián)網的體系架構與關鍵技術
9.7.3物聯(lián)網的安全問題
9.7.4物聯(lián)網的應用
9.8習題
第10章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及集成
10.1網絡規(guī)劃的策略與方法
10.1.1網絡規(guī)劃的任務與意義
10.1.2網絡規(guī)劃的基本策略
10.1.3網絡規(guī)劃的基本方法
10.1.4網絡規(guī)劃的技術文檔
10.2網絡設計的策略與方法
10.2.1網絡設計的策略與原則
10.2.2網絡總體設計
10.2.3網絡結構設計
10.2.4網絡應用設計
10.2.5網絡可靠性設計
10.2.6網絡邊界安全設計
10.2.7網絡服務器系統(tǒng)設計
10.2.8網絡設計結果
10.3網絡系統(tǒng)集成策略與方法
10.3.1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定義
10.3.2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目的
10.3.3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原則
10.3.4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內容
10.3.5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方法
10.4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