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中英兩國為比較對象,聚焦大航海至大分流之間的四個世紀,以動態史觀和整體史觀梳理中英兩國政治經濟結構、財政制度與財政思想變遷的路徑、機制和特點,分析中英兩國財政發展演化路徑相異的內在原因。研究發現:中英兩國財政制度與思想演化在短期內表現出變異機制,政治經濟結構相對穩定,財政制度變遷反映國內各群體的力量對比,而財政思想主要圍繞現存制度反映出各利益主體的訴求;在長期表現出選擇機制,財政思想既受遺傳基因的影響,也受變異機制的作用,符合主導階級利益且無害于多數群體的思想被人們所接受,逐漸凝
注意力和制度是影響政策變遷的重要變量,但其在中國政策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仍然有待探索。本書基于間斷均衡理論,對中國制度場域中的公共預算變遷模式進行了全景式掃描,通過定量檢驗的方式提供了間斷均衡式預算變遷在中央預算與省級預算中存在的經驗證據,提高了間斷均衡理論的外部有效性,有助于厘清預算領域中漸進主義和間斷均衡理論的爭論。進一步地,本書基于干部人事制度視角,聚焦干部晉升、流動和兼任三種特色治理機制,實證檢驗注意力和制度設計對預算間斷均衡變遷的影響,為理解預算間斷均衡變遷拓展了基于官員個體的新思路,同時
對于大企業的財務總監或稅務總監而言,最大的關切就是稅收不確定性。房地產業稅收不確定性問題的產生,有很多客觀的原因,特別是在土地增值稅很多具體問題的處理口徑上,各地存在較大差異。 基于房地產業稅收的不確定性問題,本書詳細分析了土地增值稅清算單位的選擇、增值稅清算后續稅務問題、營改增后土地增值稅清算收入確認與土地成本扣除等20個問題。而每個問題的分析,按照業務背景、相關政策、各地口徑、疑難分析、T20建議等五個方面進行闡釋,旨在為國家關于房地產業土地增值稅的改革建言,同時為房地產業財務人員和
書稿是對我國財政風險金融化的傳導機制與宏觀效應研究,從國內外相關理論研究綜述、財政風險金融化的理論分析、各國財政風險金融化的傳導機制與特征表現、我國財政風險金融化的歷史演變、后危機時期財政風險金融化的產生因素與傳導機制。財政風險金融化的傳導機制測度分析、財政風險金融化的宏觀影響效應分析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并且在防控財政風險金融化的制度方面提出理定位財政與金融在資金融通中的職能、政府債務融資遵循市場化原則、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職能分離、健全和完善財政風險防控機制、深化金融體制的市場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2023年第二批次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成果。本書從理論上分析間接稅稅收對居民收入來源端(sources side)和使用端(used side)影響的作用機理,以及推導出可以綜合分析不同性質間接稅歸宿的模型理論,并結合我國國情進行相關政策模擬分析,這不僅關系到稅收理論的完善,更是眾多間接稅實證研究的基礎和前提;也對于準確測量間接稅歸宿和居民真實負擔、深化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推進落實我國提出的“縮小收入差距,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戰略決策具有
本報告從“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這一戰略新定位出發,根據國家財政活動行為的運行特征和規律,把傳統財政“收、支、平、管”分析范式發展為財政“運營、穩定、均等、治理、潛力”分析新范式,按照新范式構建財政發展指數指標體系框架,并用定量的方法展示我國財政發展的現狀。為了克服財政指數指標體系中存在的共線性問題、加總問題和數據可獲得性問題,把財政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劃分為綜合性指數、獨立性指數和前瞻性指數。在數量分析的基礎上,對我國財政發展面臨的挑戰、問題和現代財政制度的核心命題,按照新的分
這是綜合性的、以理論與實務為基礎的關于政府預算管理的教材,該書為學生提供了關于政府預算的基本理論、編制流程、管理方式等重要問題的指南。適用于財經類本科生、研究生及專業人士使用。第一章,首先進行政府預算的界定,包含政府預算的起源及其發展,以及現代政府預算的基本特征;其次介紹政府預算的原則,包含西方的政府預算原則以及我國的政府預算原則;最后介紹政府預算的職責功能,包含政府預算的目標以及政府預算的功能。第二章旨在對于政府預算的管理基礎進行一個基本的介紹,使讀者在進入后續章
本書前身《會計 出納 做賬 納稅崗位實戰》是《會計 出納 做賬 納稅崗位實戰寶典》第1、2版,重印13次,廣受讀者與市場歡迎。當當有6000多個讀者好評,本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升級,介紹第一手新法規、新政策、新操作,是一本專門針對財務和會計人員的知識手冊與案頭常備書,從會計、出納、做賬和納稅的具體工作出發,介紹財會從業者必須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全書共分24章,囊括了會計理論基礎、憑證和賬簿的管理、出納基本功訓練、銀行結算管理、現金管理、公司不同經營階段的財務處理、財務報表的編制和使用
很多企業希望通過重組來開拓市場、擴大經營、盤活資產等,但不少工作人員卻缺乏實戰經驗。本書根據作者對上百家企業在重組實踐中形成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匯總而成,書中將不同的重組方式采用的方法、流程、內容等,以圖表并用的形式進行講解,可以讓擬利用重組實現商業意圖的企業掌握重組精髓,并運用在實踐中,是一本重組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工具書。 本書共 12 章。第 1 章至第 3 章主要講述了重組給企業帶來了什么、能解決什么問題以及如何實現企業重組。第 4 章至第 11 章以重組流程為主線,重點講述重組每個階段工作
本書一共分為 10 章,主要介紹我國大數據管稅如何發展以及企業應如何應對大數據管稅。本書全面梳理了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應如何建立起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并闡述了稅務籌劃和逃稅的邊界在哪里,同時梳理近些年稅務機關和企業都較為關注的財稅熱點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本書內容落地,系統性強,體系完善,適合企業經營者、企業財稅人員、財稅培訓人員、 對財稅感興趣的人員和創業群體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