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指針》是池上首部長篇科幻小說,科技發展到了超前高度的未來,出現了名為“大災變”的集體自殺事件,勒彌由此創建了基遍國。為避免人類的負面情感讓文明重蹈覆轍,基遍取消了家庭這種最基本的社會生活單位,并通過植入情緒指針保證人類情緒的絕對穩定。勞宇供職于基遍的秘密部門“海葵”,負責清理過去社交媒體上遺留的情緒垃圾,隨著部門元老宋明朗的失蹤,他穩定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勞宇漸漸發現“大災變”和情緒指針都是勒彌欺騙人類的手段,而他實際上是“零度情緒人”的研究藍本。
安東尼·吉登斯在《現代性的后果》中提到,被重構與再造的空間將會逐步逾越簡單的地方屬性,呈現出新的可能,如是代表著一種現代性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文學的價值塑造和未來想象變得異常重要,有助于真正突破狹小的地域界限,形成敞開式的文化形態。新南方寫作恰恰是重新融通并提供多元化的鏡像,為“南方”復魅與賦型:邊地充沛的野性及詭譎的景象、區域鏈條中文化的復雜聯動、海洋文明的廣博盛大、發展與開放并置的國際視野,由是引觸新的融合及創造,在充滿未來可能的衍生中,不斷激發“南方”的新變、新義與新生。中國文
本書收入作者2002-2012年間創作的12篇作品,包括令作者名聲大噪的《別再提起》,講述劫匪搶去存放小說初稿的手提電腦的《重寫筆記》,關于煙霾重重的世界里的一輛被遺忘列車的《消失的陸線》,《像男孩一樣黑》的不幸少女,講述精神病患在街頭徘徊的《創世紀》。這些情境,我們都在新聞和日常生活中遇見了,作者揀選了我們熟悉的材料,卻用獨特的技藝呈現。篇幅較長的《黑豹》,由始至終都驚心動魄。夢魘、記憶與現實相互交錯。
《收獲》是原創文壇舉足輕重的雜志。其長篇小說專號出版多年來,發表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引發讀者關注。包括《繁花》《應物兄》等備受贊譽的中國當代重要長篇小說,最初都是在《收獲長篇小說專號》中展露風采。《收獲長篇小說(夏卷)》延續小說專號集結新人新作的傳統,將本年度最令人矚目的原創作品納入囊中,展現文壇風貌,以饗大眾讀者。這一本將收錄三到四位當代重要作家的原創作品,并配發相應的評論和解讀。
《舞在敖德薩》是當代著名詩人伊利亞·卡明斯基的第一部詩集。卡明斯基打破文體的界限,讓詩歌與散文跳起雙人舞。詩集一經出版,引起詩壇轟動,亞當·扎加耶夫斯基、羅伯特·品斯基等人倍加贊譽。
詩集同時收錄了卡明斯基評曼德爾施塔姆、茨維塔耶娃、保羅·策蘭的三篇散文,以及一篇詩人訪談。
本書收錄18篇葉兆言散文,分為舊式的情感回望與紀念與南京有關欲采蘋花不自由四輯。葉兆言的散文文筆簡潔,風格恬淡,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諧趣,每一篇文章中都飽含著作者對生活的感受,讀后余味無窮。
本書共收錄27篇琦君散文,分為故鄉情懷千里懷人兒時有味浮生小記寵物良伴五輯。琦君的作品將對故鄉,對親人的縷縷情思凝于筆端,感情濃烈而真摯,文風質樸而平凡,于日常中見溫情,于平淡中見深沉,擁有著能夠打動人心的力量。
1995年“斷橋將斷”的消息傳出后,“我”來到斷橋邊湊熱鬧,意外遇見了一位玄衣玄褲的老人,老人講述了一段上世紀初的愛情悲劇,而這一悲劇又恰恰與民間故事《白娘子傳奇》對應在一起……
是在塵世紛擾中隨波逐流,還是獨立前行,盡管路途艱難,依舊保持那份獨特的堅韌與自由?人到中年的古琴演奏家徐白,似乎洞察了這其中的奧妙,又猶豫不決。本書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說,講述了平湖秋月里發生的故事。
本書以清朝末年、革命烽煙正起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融合“人雞幻化”的志怪傳說和革命黨人攻打縣衙的歷史傳奇,揭露近代中國社會種種病癥,重新發現野性、豐盈的民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