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鄧子濱研究員獨力完成的體系化、原理性的刑事訴訟法學專著。 作者結合25年兼職律師的執業經歷,以細致的觀察、流暢的筆觸、清麗的思想,寫出心目中理想的刑事訴訟。 本書既是作者向導師陳興良先生呈正的致敬之作,也是為了完成作者個人的一次思想實驗的心愿之作。這一實驗以作者對程序正義的信仰為支撐,作者不屈不撓地相信:程序正義是自由的堡壘和堅實盾牌,沒有程序,自由只能是一句空話;只有引鑒世所公認的程序理念及其規則,并真誠踐行,才是走向訴訟文明的必由之路。 與初版相比,本書修訂后的參考文獻由451部累至
南京大學法學院,由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大學法學院發展而來,迄今為止,歷經1928—1952年、1981—2021年兩大歷史階段,合計六十四年。國立中央大學時段的二十余年間,法學院大師云集,人才輩出,在國內國際的法律、政治、外交等舞臺上,師生們充分展示自身風采,成就了昔日輝煌。1981年恢復建系至今,歷時四十年,南大法學院踩著改革開放的鼓點,為國家不斷培養、輸送法律人才,奏響時代足音。編輯法學院院史,記述過往歷程,展示勃勃現狀,旨在總結既有成果,櫛沐前輩教澤,激發教研意氣,凝聚校友情
本書圍繞全新修改的婦女權益保障法,以問答的形式呈現大眾特別是婦女同胞關切的88個婦女權益保障領域重點難點問題,收錄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新典型案例,并收錄了婦女權益保障法以及修訂前后的法條對照文本,是學習適用我國婦女權益保障領域法律制度的實用法律讀本。
本書依據我國物權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闡釋了物權及物權法的概念,介紹了物權法及物權法學的體系,分析了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描述了物權法的發展和中國物權法的制定,依次介紹和討論了物權的類型、物權的客體、物權的效力、物權的變動、物權的保護、占有、所有權總論、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相鄰關系、共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地役權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養殖權、捕撈權諸用益物權,以及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諸擔保物權。
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發展,中國政法大學作為國家
本書根據法治文化的民法精神屬性決定法治文化的民法精神訴求, 進而決定法治文化的民法精神構造、轉型與實踐的內在邏輯與思維進路, 系統論證和闡釋了“民法精神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民本模式的一體與統一, 形成了以民法精神為基礎和本體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民本模式方案, 從而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供了一種理論支撐與決策依據。本書在全面考察當代中國社會法治文化生態現狀的基礎上, 提出以民法精神為基礎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民本模式的系統理論,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提供一個
本書從學理層面對生態補償的多學科理論基礎、生態補償概念的法學形塑與法理基礎、生態補償制度的理論框架進行深入細致的學理分析; 從實踐層面結合我國西部生態脆弱區生態補償實踐中的若干典型樣態, 對我國開展生態補償的實踐進行實證考察, 對域外國家生態補償的實踐經驗進行比較借鑒, 提出完善我國生態補償政策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議。
本書分14章。以黨中央“一體化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戰略舉措精神為指導, 在國內外專家關于串通投標理論分析研究的基礎上, 根據中國市場經濟公共資源交易運行的實際情況, 結合中國裁判文書網關于串通投標罪的判決案例分析, 探討串通投標的成因及危害, 進行串通投標的經濟學和社會學分析, 歸納國內外治理串通投標的措施和成效, 力求從完善法律法規制度、改革監督管理體制; 建立社會監督、智慧監督, 信用管理機制、交易平臺運行、專家和代理機構等機制; 完善評標程序、評標辦法等方面進行研究,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對于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具有巨大的價值,但其具有拓展適用領域的現實要求。反壟斷法實施體制存在內在的困境,需要從外部引入力量予以突破,檢察機關則是這種外部力量的最優來源,同時也是保護反壟斷公共利益的重要補充力量。這兩方面的原因決定了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反壟斷公益訴訟具有強烈的現實需求和可行性。本書稿對我國反壟斷法實施機制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展開了深入而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礎之上,本書稿對檢察機關提起反壟斷公益訴訟的法理基礎、現實需求和制度價值都展開了深入論述,進一步闡述了建立
本書基于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新規定,緊扣與消費者權益保障息息相關,卻因法律適用標準不一導致同案不同判,從而引發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作了專業而新穎的適用導讀。主要體例包括:(1)歷史回顧:有關消費者權益維護的職業打假、知假買假索賠的前世今生之綜述;(2)法律規范:迄今為止國家相繼出臺、內容沖突的有關消費者維權的職業打假案件的法律規定、司法規范性文件,并進行精準的解讀;(3)典型案例:對于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已經公開發布的支持、駁回甚至定罪判刑的職業打假的典型案件進行生動點評。
本書結合招標投標最新法律規定和政策動向 ,把實務中關注度、熱議度比較高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整理出來。 “360問”對應 “360答”,針對每個實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一套方案 ,但這 “一把鑰匙 ”可以開 “多把鎖 ”,解決同一類問題 ,希望能夠為讀者在工作中遇到的疑惑提供實務指南。在闡釋法律條文、分析答案的同時,也相應提供了一些實務經驗、典型做法以供參考 ,兼顧了理論性和實用性。本書可供采購人、招標人、投標人等從事招標投標工作的人員使用 ,也可供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相關專業的師生、研究人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