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研究》(第八輯)輯錄了王利明教授自2014年至2017年關于民法總則、人格權制度、物權制度、債與合同制度、侵權責任制度等基本理論問題的學術論文,作者就相關領域的重大理論問題、疑難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對中國民事立法、民法學體系的建構提供了諸多建設性意見和理論支持。本次修訂作者新增了一些體現近年來最新學術研究動態和實踐需求的文章,以新思考應對新時代、新任務、新挑戰;本次修訂還對上一版文字進行了逐段逐字的全文刪改、調整,力求使文章內容更加精煉、文字表達更加精準、邏輯結構更加合理。讀者通過閱讀王
民法典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回應了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本書旨在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幫助大眾更方便地了解民法知識。全書分為兩大部分:案例編選擇生活中常見、典型和有趣味性的73個案例進行分析,對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民法知識予以解釋,并通過這些知識簡要說明相關的民法理論。熱點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民法典中45個熱點、焦點問題進行解讀,包含網絡虛擬財產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居住權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
<
《中國共犯理論的研究進展》以中國共犯領域中的重要問題為主線,對40年來中國共犯理論的研究進行了梳理、評價和反思。 《中國共犯理論的研究進展》忠實記錄了40年來中國共犯理論研究發展的概貌,客觀呈現了刑法學界在共犯理論重要問題上的觀點碰撞和立場對立,中肯評價了共犯理論的學術進展,深刻反思了當下共犯理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方法論上對未來共犯理論研究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1978年以后,刑法學界重新展開對犯罪成立條件一般理論的研究。犯罪成立條件的一般理論在整個刑法理論體系中具有基石性地位,其科學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他刑法問題研究的科學性。40年來刑法學界圍繞犯罪成立條件一般理論展開的研究即以提高其科學性為目標,從而推進刑法學的整體研究水平。 《犯罪成立條件的一般理論》通過輯選《法學研究》的相關主題論文以及全書“導論”,以管窺40年來這一研究領域的整體狀況和態勢。
為慶!斗▽W研究》創刊40周年,《法學研究》編輯部特組織出版叢書“《法學研究》專題選輯”,以專題形式匯編建所以來發表在《法學研究》上的在理論上學術水平較高、在實踐上對推動中國的法治進程有一定影響的文章,再由主編撰寫兩萬字左右的“導論”放置文章之前,系統梳理本專題多年來的研究狀況和發展脈絡。本叢書擬出版15本。本書為該叢書之一本。本書以“民事立法與民法典編纂”為主題,精選《法學研究》創刊以來刊發的20篇論文,力圖展現我國民法學研究在過去三十年間對我國民事立法與民法典編纂的影響或作用,由此揭
《中國誠信法律通覽》全面收集享有國家立法權和地方立法權的主體出臺的法律法規,涵蓋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及其部委機關、以及354個享有地方立法權的主體(包括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9個較大的市、240個設區的市、30個自治州和4個未設區的地級市),梳理匯總國內現有的誠信(信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以及相關規范性文件,力求成為一部總結中國社會誠信(信用)體系建設領域重要政策規范的最權威、最全面的法律法規匯編文本。特別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
《實用法律基礎(第二版)》重點講解非法律專業學生亟需掌握的實用法律基礎知識,具體包括法學基礎理論、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婚姻法與繼承法、合同法、經濟法、訴訟與仲裁等九個方面;在每一個部門法部分,又從基本的概念入手,依次介紹了每一個部門法的法律原則和法律規范等。 為增加可讀性,本教材章前設有案例導入和重點提示,章后設有簡答題和案例分析。此外,教材中還設置了舉案說法、議一議、案例討論、法律提示、知識鏈接、法律詞典等小欄目,既關注了近年來有重大影響的法學案例,加強與社會的聯系,
本書以經濟知識化和全球化不斷交互融合、深化發展為背景,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跨國公司在知識產權控制方面的競爭態勢入手,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等學科中的相關基礎理論和方法,系統深入地探討中國跨國公司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培育的原因、重點、路徑、存在的問題、面臨的挑戰與國際經驗借鑒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中國跨國公司自主知識產權培育的對策與建議,以為現實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