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浪漫主義“桂冠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所處的時代適逢英國殖民勢頭迅猛發展之際,特殊的時代“生態”為其詩學創作提供了較強的參照。本研究以華茲華斯的詩歌、詩論、書信、手稿為研究對象,運用文本細讀、比較研究以及后結構主義的方法,探究詩人在詩歌中對于英國的戰爭、“他者”文化、種族等話題的論爭,以此展現出詩人與時代的動態互動,揭露出詩人及其詩作的“本相”。 除緒論和余論之外,本研究共包括四章內容。第一章探討了華茲華斯在詩歌中就英國的鴉片貿易、奴隸貿易以及軍事戰爭的思
本書立足數字人文和電子傳播時代語境,通過追問“文藝評論何為?”“文藝評論是否依然有效?”“文藝評論是否足夠?”“如何實現文藝評論在解構基礎上的建構潛能?”“文藝評論何以激發人文學科的想象力?”等問題,結合經典文學及影像文本分析,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時代化中國化的最新動態,闡釋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文藝理論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勾勒新時代文藝理論和文藝評論的地形圖。 本書凸顯國際化視野,詳細追蹤當代文化理論前沿熱點議題,聚焦“文化記憶與文化生產”這一組核心關系,通過精彩的文本個案分析,彰顯理論運
新時期40年,中國當代文學經歷了充滿活力的探索和發展,各種思想的激蕩催生了多元化的文學思潮和文學現象,也曾引發產生較大影響的“百家爭鳴”。此著將文學爭鳴與探索中的經驗與問題作為重審新時期文學的突破口,探究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的互動關系;從文學史敘述所忽略或邊緣化的文學現象中選取“人物形象嬗變”“女性文學反思”“兒童文學本位”“紀實文學辨析”等為對象,對其中交集、碰撞、融匯的審美意識和文學觀念進行價值判斷和再批評。此著注重將新時期40年中個別的、階段的、側面的文學現象與中國當代文學70年發
本書是一本充滿愛意與溫馨的,是會讓你愛上現代自由詩的詩集。其中每一首小詩的主題都源于愛情,生活,工作與山水花鳥之間。在美好和平的年代,一步一景,一人一情,一物一事,都能成詩,這是屬于現代詩獨有的自由。主要內容包括:喜歡、護佑、春姑娘來了、春意、鄉愁等。
本書是一本散文集,主要以描繪地方景觀、傳統文化和一些歷史文化為主題。散文通過作者真實的觀察和感悟,不僅展現了作者去過的地方的山河風景,還展示出了當地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并且從中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向往、對這個地方的熱愛,還表達出作者自己的感悟與情感。除了自然景觀外,作者還著重刻畫了豐富的歷史背景,深入挖掘了每個地方獨特的文化底蘊,通過對城市、小鎮、田園、建筑、藝術、民俗等方面的描寫,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從中感受到這些地方的文化和習俗。主要內容包括:大湖無形、釉
《多灣》小說描述一個家族四代人的命運,時間跨度70余年,從民國三十年代寫到新世紀來臨,一個家族四代人的奮斗故事,命運起伏,由農村人變為城市人的經歷。根系女性季瓷雙手托起家族的繁衍,她的后代走向城市后的成長、迷悟、痛苦、裂變的經歷,描述了二十世紀中國人是怎樣生活的,講述普通人的奮斗、求索與精神歷程,是一部平民奮斗史,女性成長史。作品無論從氣勢、題材和視野來說,都和《白鹿原》一樣厚重多元,獲得著名作家陳忠實的高度贊譽,曾獲得第五屆柳青文學獎長篇小說獎。
《詩經消息》(增補版)通過對兩千多年來歷代解《詩經》之言說的解讀、辨析和揀擇,探尋《詩經》產生時代的歷史圖景,以及后世詩人的內心關切和用世情懷。揭示出為什么歷代圣賢不僅僅將《詩經》中的詩歌作為一般文學看待,而確信其中的“微言大義”,從而奉為“經”的道理所在。作者以個人閱歷和西學功底,多角度摸索古人之意,竟有深刻的溝通,并用中正淳厚、嚴謹樸素又極富睿思的文字,詮釋一位當代青年學者對古人和世事人心的理解。最終,帶回了一部經典在今日依舊能夠對應世事、映照精神、安放靈魂的新鮮消息。
這是一部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軍事諜戰小說。小說通過以主人公為代表的中國軍人與潛藏在暗處的敵對勢力驚心動魄的較量,彰顯了中國軍人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斗爭中的使命和擔當。全書懸念迭起,險象環生,立體呈現了人民軍隊和廣大官兵在隱蔽戰場上與看不見的敵人進行的慘烈卻又不為人知的斗爭,生動地塑造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英雄群像,多方位展現了中國軍人為了國家利益甘愿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弘揚了建立在愛國主義基礎之上的英雄主義,深度挖掘詮釋了中國軍人令人敬佩的家國情懷。
畫家著文,歷代皆有,以其不受作家思維、眼光的浸染與拘束,常能自成一格。蕭文亮以畫為人知,其長短不一、機趣熱烈的文章卻只散見各處,本書輯錄其文數十篇,分作“江南七怪”“細狗攆兔”“江南河翻”“大田百禾”“四聲的喙”五輯,或談論傳統畫的來龍去脈、個人繪畫的理念追求,或追憶往事、記述親友,或簡筆記錄交游求學、所見所得,配以畫作六十余幅。既見圖文輝映的活潑氣息,也見不受慣常文章之法約束的活潑氣象,可以仔細賞讀,亦可展卷瀏覽。
文萊是位于東南亞婆羅洲北岸的一個袖珍小國,曾是東南亞的商業中心,而現在因豐富的石油資源而繁榮富庶。在文萊,包括馬來人和華人在內的多元種族和平共處。文萊的詩歌屬于馬來詩歌的范疇,是抒發個人思想情感、記錄社會生活和促進相互交流的工具。本書精選了一批享有盛譽的文萊馬來詩人的作品,均為經過時間考驗的跨越種族、國界和時代的經典之作,以廣泛的主題和風格,從不同角度展示出文萊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世界。本書能引導讀者進入文萊馬來詩歌的殿堂,領略其藝術魅力并激發出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