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塞克斯頓(Anne Sexton,1928—1974)是美國自白派代表詩人,詩集《生或死》曾獲1967年普利策詩歌獎。本書是青年批評家、詩人、譯者,浙大文學院特聘研究員張逸旻對安妮·塞克斯頓的專題研究。本書從抒情詩主體在美國現當代詩歌實踐與詩學中的變化出發,圍繞塞克斯頓詩作是否完全隸屬自白派詩學邏輯的爭議,結合詩人更頻繁拋頭露面、表演詩歌的新風尚,完整地呈現了塞克斯頓的詩歌面貌與詩學觀。此外,本書也包括具體的詩歌細讀批評,為安妮·塞克斯頓的傳世名作做出了新的解讀。
《南宋四大道場·骷髏道場》“南宋四大道場”系列的第一部,其他三部為:《南宋四大道場·臥龍道場》《南宋四大道場·雷公道場》以及《南宋四大道場·螺螄道場》。第一部骷髏道場已完結,講的是少年鮮于劉光,從小父親被殺,九歲拜入詭道門下成為一名術士,習得詭道四大算術中的水分和看蠟兩大算術,同時也招來了背叛師門投奔蒙古的師兄劉子聰的追殺,幸得花教法王八思巴庇護,送至終南山全真教修行。七年后,十六歲的鮮于劉光下山,前往釣魚城開啟陰陽四辯之骷髏道場,最終鮮于劉光用詭道算術開啟了骷髏道場,在釣魚城擊殺蒙哥汗,擊退了
常說“會讀才會寫”,而編輯就是那個讀得最細的人。其實我們日常所做的“閱讀”其實并非“細讀”。本書是走走華東師范大學創意寫作概論課程講稿結集,也是一份來自文學編輯的挑戰:“你真的會讀嗎?”全書共分為三章,分別以“藝術女性的瘋癲形象”、“謊言、欲望與羞恥”“傻子視角下家族或時代的興衰變化”為主題,每章內又分三節,分別選取該主題下的一部中文小說,對照一部外國小說,再對照一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來對該主題進行深入闡釋,展現那些經得起“看”的小說文本通常會呈現出怎樣的質地,小說中的文學性是如何“讀”
本書是關于荷馬史詩的精彩專題研究,也是近幾十年荷馬研究的經典之作。作者從史詩文本出發,從生存與死亡這一永恒主題切入荷馬史詩的解讀,對荷馬史詩中的場景描繪、人物刻畫等進行了分析,同時探討了史詩中有關命運的重要問題。作者通過平易、細致的討論,引導讀者進入荷馬所勾勒的世界。同時,作者也回應了一些荷馬史詩批評中的重要問題,不僅適用于熱愛荷馬史詩的普通讀者,也能為史詩不同階段的研究者帶來啟發和思考。
本書共三輯,主要內容包括:日出;空白;紅花;凝視;期待;過程;女人;紅色的葡萄皮;詩學;重量;光線;凌晨;理想;夢;走進一個人的房間;零散的記憶;在車上;在早晨;進步;日記;我的年齡;這樣的一天;在黎明,我這樣描繪一只茶杯;零三年的六月十二號;商人等。
長篇紀實文學《去北川》基于作者2021年至2022年掛職北川期間的觀察、記錄和思考,從個體體悟入手,結合間接經驗,融合人類學、社會學等內容,對北川的歷史人文、民族記憶、地理變遷、風物傳統、現實發展進行生動書寫,做到了歷史與美學相結合、人民性與時代性相統一、文學性與知識性相協調,是一部體現新時代山鄉巨變的長篇紀實文學精品之作。
本書是關于一粒小小的沙子的故事,它厭倦了總被海浪推來搡去,被海灘上的人玩弄的日子。有一天,它看到一個巨大的美麗巖石,很是羨慕。“真想做一塊了不起的巖石啊!”小沙粒感嘆道。沒想到它的愿望馬上實現了!一開始,成為石頭后的它很激動,和海邊的小動物們嬉戲玩耍。可日子久了,它也覺得無聊了,又想變成一座了不起的火山,天上了不起的的太陽,一片了不起的云彩,一陣了不起的風,一片了不起的大海……然而,每一次它都興奮不了兩天,就開始羨慕別人。有一天,它看到海灘上美麗的沙子城堡,由成千上萬的小沙粒組成,于是
本書是俄語文學大師安德烈·普拉東諾夫的中篇小說集,收錄《原始海》《波圖坦河》《捉摸不透的人》《葉皮凡水閘》4部作品。
其中,同名小說《原始海》是普拉東諾夫生前未能問世之作。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強電工程師尼古拉韋爾莫深入俄羅斯東南部的草原,在國營畜牧場大展手腳,希望使用電弧技術鉆探地下的原始海,用地下水將干旱的草原變成適合畜牧業的富饒土地的故事。主人公和他的同伴意圖用技術改變自然規律、改造宇宙,從而實現全人類的幸福。
普拉東諾夫怪誕而奇崛的語言創造了一個
《魯迅:直面慘淡的人生》是名家散文系列之一種,該系列從燦若星辰的中國現代散文家中遴選出一批作者,精選其散文創作中的經典作品,結集成冊,以饗讀者。
本書收錄了42篇魯迅創作的散文,包括《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紀念劉和珍君》等名篇。全書分為六輯:第一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收錄了《朝花夕拾》中的絕大部分篇目,融敘事、抒情、議論為一爐;第二輯影的告別選擇《野草》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現了作者的探索和彷徨;第三輯為了忘卻的紀念以紀念性文章為主,凸顯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本書為作家肖復興的散文精選集。肖復興的散文質樸而又多思,飽含真情實感與人生哲思,自成風格。本書收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寬容是一種愛》《擁你入睡》《青木瓜之味》《陽光的三種用法》等名作。在作品中,肖復興暢談生活瑣事、人生感喟,記錄音樂隨想、美的追尋,追憶陳年往事、舊友至親等,語言平實細膩,學養豐厚,讀者能夠從中體會人生的況味,感受生命的本真。這是一部寫給所有文學愛好者的經典作品,看似平淡的敘述卻具有濃郁的人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