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構建源網荷儲協同優化模型,核算新能源高滲透率電力系統的綜合成本效能特征;考慮風電和光伏長期投建邊界的不確定性,構建“雙碳”目標約束下“風光+儲”長期投建規劃模型,從電能供給安全的角度出發,模擬測算短時間尺度內精細化運行與可靠性評估優化問題;基于靈活性調節儲能資源新業態和各主體間交互特征的綜合能源系統,構建“上層投建規劃+下層運行優化”的雙層規劃模型,測算發現共享儲能模式具有多主體收益、儲能規模和風光資源利用率最大的優勢。
直流配電系統是典型的電力電子化系統,其動態特性很大程度上由電力電子控制器而非傳統電源的機械-電氣動態特性決定,慣性低、阻尼弱。振蕩問題是直流配電系統需要關注的重點。本書總結梳理了國內外直流配電系統的典型示范工程,圍繞直流配電系統多時間尺度振蕩特性建模、振蕩機理分析、振蕩抑制及控制參數優化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在降階建模技術基礎上揭示了直流配電系統的振蕩機理,并提出了有源阻尼、虛擬慣量、魯棒控制以及參數優化等抑制策略。
繼電保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繼電保護問題的解決既需要科學的理論,也需要處理工程問題的技巧。本書是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第2版的基礎上,根據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對部分章節內容作了修改和充實而成的,全書共分9章,內容包括緒論、電網的電流保護、電網的距離保護、輸電線路的縱聯保護、自動重合閘、電力變壓器的繼電保護、發電機的繼電保護、母線保護、微機保護。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自動化類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電力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首先對軟件供應鏈的定義和國內外現狀進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明在電力行業內部軟件供應鏈的現狀和管理問題,并對軟件供應鏈的安全管控進行了探討。然后針對軟件供應鏈的安全檢測流程、測試重點和測試技術進行了說明,結合電力行業的實際情況本書先對現有的一些測試過程和技術進行了描述,并對其在軟件供應鏈安全檢測技術方案中起到的作用進行了說明。重點對惡意代碼檢測技術、代碼克隆技術進行了描述。在軟件供應鏈安全檢測要點和已有技術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從二個方面進行技術方案的設計:基于機器學習的
為貫徹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國網安徽電力)關于電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深化鞏固基建六精四化三年行動成果,全面提升建工程管理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國網安徽電力建設部組織編制了《電網工程建設技術應知應會》。本書包括總論、變電工程篇、線路工程篇和工程案例篇共4篇,其中第1~3篇為技術知識部分,包括概述、文件依據、變電一次、二次系統、變電土建、架空線路、電纜線路7章;第4篇典型案例部分,包括綜合規劃案例、變電一次案例、二次系統案例、變電土建案例、架空線路案例、
本書共分基礎篇、技術篇、實踐篇、展望篇四篇。基礎篇回顧了信息技術發展歷程,介紹了信息處理模型,系統闡述了電力系統數字化的演變歷程,明確了數字電網概念和主要特征。技術篇基于數字電網理論體系,深入分析數字電網關鍵技術的構成與特征,梳理數字電網建設的技術途徑和發展路線。實踐篇選取南方電網數字電網建設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三個成果,從整體架構、關鍵技術以及應用成效等維度介紹建設實踐成果。展望篇對數字電網朝著低碳多源,能源互聯;虛實聯動,機器換人智能管控,安全可靠;生態市場,融合發展 的綠色低碳能源互聯
本報告是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推出的系列智庫報告之一,報告聚焦新型儲能的發展歷史,闡述了儲能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實踐,列舉了眾多新型儲能應用實例,指出了目前新型儲能技術面對的風險挑戰以及技術瓶頸,指出未來新型儲能技術的發展方向和具體路徑,論述了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安全防護、標準體系建設、以及演進形態等,總結相關技術現狀并分析未來發展趨勢,對新型儲能的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程實踐及推廣應用都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近年來,我國建設了諸多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高壓直流換流站內部的多類型裝備對實際工程的影響重大,本書在對世界首個高壓多端混合直流輸電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總結的基礎上,以高壓直流輸電裝備與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系統闡述高壓多端柔性直流輸電的系統構成、設備的原理與選型設計方法、設備運行與維護方法。主要設備包括柔性直流換流閥、換流變壓器、啟動電阻、換流站直流場開關、換流站直流測量裝置、換流閥冷卻系統、控制保護系統,以及換流站其他電氣設備。 本書可作為從事
柔性低頻交流輸電技術是借助電力電子技術靈活選擇0-50Hz范圍內合適頻率,以提升電網輸送容量和柔性調控能力的一種新型高效的交流輸電技術?梢约骖櫣ゎl交流系統組網靈活、易實現電壓等級變換以及直流系統易于遠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潮流可控性好的優點。適用于中遠距離海上風電送出、陸上新能源匯集與送出、直流落點地區潮流疏散、多島嶼互聯及電纜化城網供電、偏遠地區長距離輸電等場景,是實踐新發展理念、構建高彈性電網的重要探索,也是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的重大舉措。全書圍繞柔性低頻交流輸電概念的提出、技術難點及工
配電網柔性互聯技術是構建現代智慧配電網的重要技術之一。本書系統性闡述了配電網柔性互聯技術與工程實踐案例,以期推動柔性互聯技術在配電網的發展和應用。本書共6章,第1章為配電網柔性互聯概述;第2章介紹了柔性互聯系統變流器及控制技術;第3章為柔性互聯系統的設計方法;第4章為運行管理設計;第5章介紹了配電網柔性互聯工程案例;第6章為發展展望。本書可供配電網柔性互聯規劃設計、科學研究及工程建設等從業者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電氣工程專業師生的學習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