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關于中國地方高校促進鄉村振興長效機制運行原理、發展現狀和構建路徑的研究著作。本書以我國東、中、西部地區5所地方高校及各自對接服務的鄉村為調查對象,輔以國外高校在推動鄉村建設方面的經典案例,綜合運用實地考察法、案例研究法、深度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事實與價值、理論與實踐的雙向建構,從理論與實證的維度對地方高校促進鄉村振興長效機制進行了系統的深入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本書系統全面地向讀者介紹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的相關知識和學科前沿。由學科發展、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實踐案例、研究前沿、學科體系等6個部分組成。學科發展主要介紹國內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發展脈絡、國際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發展脈絡、國內外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發展趨勢等內容。基礎理論包括微觀經濟學理論、宏觀經濟學理論、發展經濟學理論、制度經濟學理論等相關知識的介紹。研究方法對農林經濟管理研究中常用的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案例研究等進行介紹。實踐案例對中國農村改革發展中主要典型安全進行介紹。研究前沿
能力提升對農民合作社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本書錨定農業強國目標,按照能力識別能力評價能力與績效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構建了農民合作社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對其資源整合能力、內部治理能力、生產加工能力、市場營銷能力、服務帶動能力進行了系統評價
本書指出鄉村發展的本質以及鄉村發展挑戰在全球的普遍性——即便是城鄉收入差距較小的發達國家,也仍在通過發展戰略和專門政策持續地關注、支持鄉村發展。在此基礎上,本書以鄉村經濟和鄉村金融為主線,探討和解答了鄉村振興與鄉村金融發展中一系列根本和重大問題:鄉村振興到底是要振興什么?鄉村經濟的主體是農民嗎?什么是鄉村金融?與農村金融有何區別?鄉村金融及其在鄉村振興中的使命是什么?鄉村金融難在哪里?鄉村金融發展可以完全靠市場力量嗎?鄉村金融改革要怎么做?另外,借鑒美國、德國、日本、荷蘭等發達經濟體鄉
4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實踐證明,把土地盤活起來、讓農民富裕起來,是持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根本目的,也是新時期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農村閑置土地,是萬億規模級的沉睡資產。本書是作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閑置土地政策研究的總結性研究成果。全書分為六篇、十七章,運用文獻計量研究、文本分析和個案研究等方法,并對農村閑置土地與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政策整合研究,為破解城鄉融合發展中的土地政策創新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參考
本書從低丘緩坡山地開發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變化及其驅動因子研究入手,通過拓展低丘緩坡山地區域小尺度地理空間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精細計算理論和模型方法,對云南省批準實施的80余個低丘緩坡山地開發項目區以及典型樣本區——大理市低丘緩坡開發區,進行深入的實證研究和實驗模擬,研究設計提升低丘緩坡山地開發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開發模式和管理機制,為構建云南省低丘緩坡山地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土地利用和建設開發管理新格局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依據,為我國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提供理論參考。
本書以市場分割、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及績效的關系為主線,以桃產業為例,從點和面的維度、橫向與縱向的視角對桃產業進行“麻雀式解剖”。
對森林等自然資源的產業化利用是近代國家實現現代化轉型的重要路徑,它不僅關系到一個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等領域的治理水平和發展潛力,也影響著普通民眾的身份認同與生活秩序。本書以近代中國東北森林的資源利用與產業秩序為主要議題,嘗試將該地區的林業問題置于跨國史和近代中國國家治理轉型的整體脈絡中進行多元、立體、綜合的考察。書中通過探討近代中國東北森林產業化的思想資源、制度設計、利益沖突、機構運作、權屬糾紛、市場秩序等內容,思考了晚清民國時期中外知識的交流與傳播、森林治理與產權嬗變、邊疆危機與國家轉
近年來,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力度不斷加大,農村三產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發展模式,正逐漸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書以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三產融合為切入點,從理論分析、指標測度、影響因素以及國際經驗等角度探討它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溢出效應,以期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借鑒。 研究表明:(1)農村三產融合是一種以工促農的產業路徑模式,改造傳統農業的實踐需要大力發展農村三產融合;(2)農村三產融合既是社會分工的結果,又會促進農業分工的深化和農業產業鏈的整合;(3)農業產業化與專業化、
土地財產權是農民最大的財產權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構建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的土地產權制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中國在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有效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個極度復雜的問題,三塊地改革試點中也反映出了眾多難點和困境。因此,本書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研究如何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財產權。這既是農村土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