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本書選取了古陶瓷藝術作為切入點,探討了長江流域古代陶瓷藝術的起源、發展及流變。全書以時間為脈絡,分為四篇,以典型地域陶瓷為代表,論述并比較了該地域陶瓷藝術的不同特征,并挖掘其內在的文化特點,分析其所蘊含的審美意味,指出其對長江流域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貢獻。然后選取了一些典型窯址與器物進行對比分析,全面揭示了長江流域陶瓷文化藝術的發展,以及各地經濟政治文化對于當地陶瓷藝術的深刻影響。
新出文獻是文史研究的前沿和熱點,極大推動了古文字學、古典文獻學、古代文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本書主要包括古文字疑難字詞考釋、構形研究以及文學文本的整理與研究。古文字考釋是出土文獻最基礎、最前沿工作。本書立足于字形和辭例,并結合傳世文獻,考釋出一些疑難字,如《燕侯載簋》中的“無爭”,《諸梁鐘》、清華簡《四告》中的“淫、內”合文等;提出“通假糅合”等理論術語,有助于漢字構形理論的建構;堅持從文本出發,確保科學性和前沿性,充分挖掘新出文獻的文學史價值,努力探求早期文學的特質和規律。
這是一本結合了國寶文物與手賬記錄功能的特色文創書籍,博物館手賬,按照歷史年代表為序,展示了近90家博物館160多件國寶。本書以中國歷史為線,以文物為鏡,管窺傳統文化,喚起中國人最深層的文明記憶,近距離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底蘊!通過日歷這一載體,不僅僅介紹文物、傳播歷史知識的經典,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播。這些博物館當中,既有聲名顯赫的國家級大館,也有靜謐偏遠的縣級小館,都承載著歷史的變遷與滄桑;這些文物里,既有萬眾矚目的明星文物,也有古人所用的日常物品,都映照著文明
本書通過分析甲骨文字及其構形,參考卜辭用例、商文化考古、先秦文獻等相關材料,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講述了商代的社會與生活、歷史與文化的方方面面,有助于讀者輕松了解甲骨文,了解商代。
本書是一部學術著作,通過文化視域下井岡山紅色遺產的傳承、保護和利用研究,力求找到紅色遺產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在的邏輯關聯、傳承機理,建立井岡山紅色遺產數據庫,建構紅色遺產傳承、保護和利用的聯動機制,解決“為什么要傳承,誰來傳承,傳承什么,傳承給誰,如何傳承”這幾個哲學層面的基本問題。選擇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以及井岡山大學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基于黨政干部、大學生、普通游客等不同的身份開展實證研究和案例研究,為文化自信提供理論支撐,為國家的干部教育事業服務,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暨中古考古論集》按內容的不同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南朝陵墓神道石刻”集中討論了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制度淵源、南京麒麟鋪石獸的墓主、南朝陵墓神道石獸的名稱等問題,提出了比較新穎的見解。第二部分“漢唐石刻”討論了重慶忠縣鄧家沱石闕、甘肅涇川王母宮石窟、隋《虞弘墓志》等石刻遺存。第三部分“唐代考古”討論了唐長安城的坊名問題和南唐二陵對唐代陵寢制度的承襲問題。第四部分“中古考古相關文獻札記”則是有關《建康實錄》和《通典》的幾條札記。
敦煌壁畫絢爛多姿,是分工合作的產物,畫師如何作畫?僧侶、供養人在其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敦煌壁畫原來是千年前的《秘密花園》般的“填色書”? 敦煌壁畫的畫稿和后期被文人追捧的線條優美的“白描”單色畫有何關系? …… 敦煌畫稿作為畫師記錄創作構思的草圖,是中國藝術中非常罕見的直接來自生產創作過程的材料。本書是知名東亞藝術史學者胡素馨教授關于敦煌畫稿的著作,書中以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紙本畫稿為中心,全面分析了敦煌畫稿及其相關供養人的經濟社會網絡,是首先系統討論敦煌畫稿與工坊中的繪畫實踐、供養人關系及洞
本書在全面收集、梳理現有材料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考古學方法,對金墓的形制與結構、隨葬器物、裝飾內容、分區與分期,以及墓主族別、葬俗、等級差異等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同時,結合文獻記載和相關史學研究成果,以考古學的視角,對墓葬所反映的金代社會組織結構、民族構成、社會階層等問題作了深入探討。通過對物質文化遺存的研究和解讀,本書進一步揭示了金代社會的發展和演進歷程。
蘇東坡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與黃州緊密相連,留下了閃耀文壇、膾炙人口的詩詞文賦。黃州,作為蘇軾的第一個謫居地、“蘇東坡”的誕生地、文學藝術創作的巔峰地,其在黃州留下了許多遺跡與遺址,值得大力挖掘與整理。本書共分14章,通過對蘇東坡詩文、歷史文獻的的梳理,結合現有考古材料、文物信息的分析,就蘇東坡在黃州城四年多的貶謫歷程,對其貶謫期間在黃州居住、農耕、求佛、暢游、詩文唱和等足跡及生活經歷進行探訪,嘗試對其遺址遺跡的文化內涵、具體地點進行討論與初步考證,以期為東坡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理論支持
《湖南考古輯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編著的以湖南地區考古學發掘與研究成果為主,兼顧國內外考古學研究的一套集資料性與學術性于一體的系列學術文集。 本書為叢書的第17集,收錄13篇考古發掘(調查)報告(簡報)和10篇研究論文。報告內容涵蓋長沙南郊史前及先秦遺址、荊坪古城、坪里東漢磚室墓、苦梔山墓群、泠道故城遺址、五里坪古墓群西晉墓、孫家崗遺址唐宋時期墓葬、大園里遺址北宋墓葬、鹽泉窯址、唐家坳窯址、窯窿坡明初城墻磚官窯遺址、羊峰古城遺址、老司城遺址等考古新資料。研究論文涉及吳城文化研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