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人工智能法》旨在促進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和創新,加強治理和有效執行有關基本權利和安全方面的現行歐盟法律,并促進合法、安全、可信賴的人工智能應用單一市場的發展。本書通過深度解讀歐盟《人工智能法》法條和鑒于部分,以及歐盟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條例、指令等文件,提出“九步合規法”,解析《人工智能法》的主旨和實踐運用規則,概括該法適用過程中的關鍵風險合規點,同時梳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三大立法模式、展望人工智能領域的監管趨勢、分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九大實現機制,便于讀者準確把握人工智能業務合規運作。
本選題是針對學生勞動法學習的案例研習教程,旨在提升學生自主解決案例問題的能力。本選題對12個改編自德國聯邦勞動法院原始判決的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內容覆蓋了勞動法的核心問題,如勞動合同的訂立與解釋、工作時間規定、勞動關系解除,以及歧視與平等待遇等。本選題對每個案例都提供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勞動法的論證結構,引導學生在掌握案件事實的基礎上思考相關法條,從而促進他們對勞動法知識的全面理解。本選題不僅專注于個體勞動法案例,還涉及企業組織法的相關內容,是勞動法基礎課程的極佳補充。基
本書是德國著名法學家烏爾里希·齊白在第69屆“德國法學家大會”上所作的報告,專門總結德國回應網絡犯罪問題的法律規范現狀并提出德國網絡法律全面改革方案的一本專題著作。綜合介紹了德國自上世紀80年代始的網絡刑法的問題背景、發展歷史與現行基本規定,全面構筑了包括實體刑法、刑事訴訟法、危險防范與預防法、國際合作法的整體法律框架,為德國網絡法律的全面改革提出了體系性的思路,也針對各項具體法律規定提出了詳細改革方案。該書對于當前正處于網絡刑法發展重要節點上的中國而言是寶貴的經驗,可幫助我國進行總結
程序法的案例分析往往是法學專業本科必修的教學內容,但更需強調的是,案例研習也屬于民事司法重點研究領域的內容。 本選題涵蓋了民事訴訟法諸多領域的案例分析,既包括審判程序方面的案例,又包括強制執行法方面的案例。對案例進行探討和研習,將有助于獲取和學習相關案例材料、復習已學內容以及準備相關考試。本選題作者始終堅持根據職業訓練的相關性選取案例,對爭議性問題進行探討,并且給出建設性的提示。 總體看來,本選題完善了對民事訴訟法的案例處理技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導論性民事訴訟法學專著。
法律原則是法律王國“金字塔頂”的明珠,是立法技術的抽象結晶,是法律價值的終極映射。《歐盟民法基本原則》為德國著名民法學家、經濟法學家諾貝特·賴希教授的學術上佳之作。作者將歐盟民法置于歐盟內部市場建構、成員國與聯盟權力博弈、歐洲社會結構變遷的大背景之下,提煉了歐盟民法基本原則,推進了歐盟民法的現代發展,是一部極具創新性的先鋒法學著作。 本書提出“有限”自治原則、弱勢主體保護原則、非歧視原則、有效原則、平衡原則、比例原則、誠信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七項基本原則,涵蓋民法、公司法、勞動法、競爭法、反歧視法
本書旨在通過理清歐洲大陸法系公司法的傳統與核心原則來為“站在十字路口”的歐洲公司法指明改革的方向。針對歐盟公司立法向英美法理念靠攏的實踐傾向以及法學研究將效率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理念作為公司法中心的現狀,本書基于現實中中小型企業的主導地位,主張控制權交易、投資者保護或者其他資本市場法相關的法律原則并非公司法的核心原則;相較于效率,法律應當首要地關注正義。公司法的核心問題并非是如何保護股東的最大利益,而是如何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本書以歐洲大陸核心的法律體系為研究重點,包括奧地利、法國、德國、意大利
本書將“歐洲合同法”定義為歐洲各國法律制度的共同準則:有效的合同如何成立?根據哪些規則判斷合同一方當事人是否可以要求履行合同、退出合同、撤銷或終止合同,或者向另一方當事人主張損害賠償?在合同法領域能否找到歐洲共同的結構?是否存在普遍接受的規則?考慮到《歐洲合同法原則》或《(歐洲私法)共同參考框架草案》的建議,應如何制定這樣的規則? 對于這些問題,本書詳細論證了歐洲主要國家法律體系的解決方案,為比較法上的討論和法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作為一本開創性著作,原著入選2015年“德國年度法學圖書”。
本書探討的主題是中世紀德意志的法律演變。通過研究德意志在羅馬時期、部族時期、日耳曼王國時期、查理曼帝國時期、對外貿易時期、中世紀晚期的的法典編纂和法制建構,分析德意志是如何從落后的蠻族王國發展成神圣羅馬帝國,并走出屬于自己的一條民族法治道路。在分析的過程中,力圖以實證研究為主,與跨學科研究相結合,通過收集和整理古代到中世紀的法典法規與手稿文獻,盡可能真實并客觀地再現德意志民族從部落到國家的法律發展和歷史進程。在此基礎上,合理吸納歷史學和法學的研究特點,深入剖析德意志王國是如何在國土遼闊
羅馬憲法先后經歷了王政時期、共和時期和帝政時期,相應形成了與時代相符的憲制模式。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羅馬法傳播到了中古西歐地區,為后世的影響奠定了地理基礎。時至近代,民主政體取代專制政體,與之相應,多米那特制羅馬憲制模式退出了歷史舞臺。然而,得益于近代政治思想家學說的影響,尤其是孟德斯鳩和盧梭的政治學說影響,共和時期羅馬憲制模式與元首制羅馬模式在近代西歐仍保有微弱的影響力。這主要表現在立法活動、選舉活動、議會的召集以及人民申訴制度。本書稿從羅馬憲制模式及其構建理念入手,在探究羅馬憲法影
歐洲國家語言多屬小語種,溝通工具的不便,使國內法學界對歐洲許多國家,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的國內法研究尚不夠深入和詳盡;中歐之間法律學術交流日趨頻繁,國內歐洲法研究者的隊伍逐漸壯大,研究成果亦可圈可點,建設具有一定權威性的成果展示平臺和交流園地甚有意義;借此平臺可及時向國內學術界和實務界回饋歐洲法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法律實踐的最新變革之動態,成為我國相關人士了解和研究歐洲法律的窗口或通道;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歐盟法研究室作為從事歐洲法律研究的國家級專業機構,有責任和義務在社科院大力推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