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的成果,按照教育部頒發的相關“教學基本要求”而編寫的。為了滿足不同類型學校的教學需求,在基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作了適當的擴充,并安排了少量作為選修的內容。
本書以“設計”為主線,內容包括緒論、機構的結構設計、平面連桿機構及其分析與設計、凸輪機構及其設計、齒輪機構及其設計、輪系及其設計、其他常用機構、機械動力學及機械系統的方案設計等八章。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各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非機類學生及機械工程領域的研究生和科研設計人員參考。
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緒論
第一節機器的功能結構及機構
第二節機械總體方案設計的內容及機械原理課程的定位與任務
第三節機械原理課程的主要內容、基本要求與學習方法
一、機構的結構設計
二、常用機構的設計
三、機械動力學
四、機械系統的方案設計
思考題
第一章機構的結構設計
第一節機構的結構及簡圖
一、構件與自由度
二、運動副與約束
三、運動副的封閉
四、運動鏈、機構及簡圖
第二節機構的自由度計算
一、機構自由度計算公式
二、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三、平面機構中的虛約束、局部自由度及
復合鉸鏈結構
第三節 平面運動鏈結構設計的公式推導
法
一、公式推導法的若干設定
二、平面運動鏈的結構公式及型數綜
合
第四節 按基本桿組的機構結構設計與
結構分析
一、平面低副機構的組成原理
二、基本桿組
三、機構結構設計的桿組法
四、平面機構中的高副低代
五、機構的結構分析
習題
第二章 平面連桿機構及其分析與設計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結構與分類
一、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運動學結構
二、四桿機構具有整轉副和曲柄存在的條件
三、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類型與演化
四、平面多桿及多自由度機構
第三節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特性及運動分析
一、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特性及其應用
二、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工作特性與參數
三、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
第四節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學尺寸綜合
一、平面連桿機構運動學尺寸綜合的內容與方法
二、平面連桿機構的綜合方程及剛體位移矩陣
三、實現剛體鉿定位置的平面四桿機構——剛體導引機構的綜合
四、實現兩連架桿預期運動規律的平面四稈機構綜合
五、實現預期軌跡的平面四桿機構綜合
六、平面四桿機構優化設計(簡介)
習題
第三章 凸輪機構及其設計
第一節概述
一、凸輪機構的組成
二、凸輪機構的應用
……
第四章 齒輪機構及其設計
第五章 輪系及其設計
第六章 其他常用機構
第七章 機械動力學
第八章 機械系統的方案設計
參考文獻
讀者信息反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