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最初版本可以追溯到1985年。根據不同時期的教學要求,期間大改了四次,寫書的教授也傳帶了四代人。歷史傳承和不斷創新、完善、賦予了本書鮮明的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
本書在內容方面,系統地介紹運籌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應用;在編排上,注重內容安排上的前后銜接,重點突出理論聯系實際。本書主要特點在于:注重案例分析,力求通過理論與案例的結合使讀者學會對于實際問題的分析、研究和建立教學模型,掌握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數學概念和解題技巧。為了方便教學,本書還配有教學課件,并在每章后增加了習題。同時,考慮到不同院校對教學內容的不同要求,書中對選講內容標記了“*”號,供各學校在教學中予以取舍。
本書可作為管理、經濟類各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用于研究生教學;同時,可作為其他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廣大科技工作者、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政府機關干部的自學用書。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運籌學定義
1.2 運籌學簡史
1.3 運籌學的學科分支
1.4 運籌學方法的應用狀況
1.5 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線性規劃
2.1 線性規劃的基本概念
2.2 線性規劃的圖解法
2.3 線性規劃的標準形式
2.4 線性規劃的解和基本定理
2.5 單純形法
習題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運籌學定義
1.2 運籌學簡史
1.3 運籌學的學科分支
1.4 運籌學方法的應用狀況
1.5 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線性規劃
2.1 線性規劃的基本概念
2.2 線性規劃的圖解法
2.3 線性規劃的標準形式
2.4 線性規劃的解和基本定理
2.5 單純形法
習題
第3章 對偶線性規劃與靈敏度分析
3.1 對偶線性規劃
3.1.1 對偶線性規劃概述
3.1.2 對偶線性規劃的基本定理
3.2 對偶單純形法
3.3 線性規劃的靈敏度分析
3.3.1 靈敏度分析的基本算法
3.3.2 靈敏度分析應用舉例
習題
第4章 整數線性規劃
4.1 整數線性規劃問題的提出
4.2 分枝定界法
4.3 割平面法
習題
第5章 非線性規劃
5.1 非線性規劃的基本概念
5.1.1 非線性規劃的一般模型及最優解
5.1.2 非線性規劃的幾何表示
5.1.3 非線性規劃問題的特性
5.1.4 凸函數和凸規劃
5.2 一維搜索算法
5.2.1 切線法
5.2.2 菲波那契洳
5.2.3 黃金分割法
5.3 求解無約束極值問題的解析法
5.3.1 梯度法
5.3.2 牛頓法
5.3.3 變尺度法
5.4 求解無約束極值問題的直接法
5.4.1 坐標輪換法
5.4.2 步長加速法
習題
第6章 約束非線性規劃問題
6.1 約束非線性規劃的最優性必要條件
6.1.1 等式約束非線性規劃和拉格朗日方法
6.1.2 不等式約束非線性規劃的最優必要條件
6.2 近似規劃法(MAP)
6.3 可行方向法
……
第7章 圖與網絡分析
第8章 網絡計劃及其應用
第9章 決策與決策系統分析
第10章 多目標決策分析
第11章 群決策分析
第12章 排隊論及其應用
參考文獻
第1章 緒論
1.1 運籌學定義
運籌學一詞1938年起源于英國,是一門利用科學方法,特別是使用數學方法去解決資源的分配和使用的學科。運籌學在英國稱為“Operational Research”,在美國稱為“Operations Research”,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譯作作業研究,而我國大陸的學者,根據《史紀•高祖本紀》論張良的名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將“Operational Research”翻譯成“運籌學”。它作為一門典型的技術性科學學科,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
為了深入理解運籌學的性質和特點,人們對運籌學作了一些定義,但是,由于運籌學具有應用復雜、范圍廣泛、多學科交叉的學科特征,所以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統一的定義。關于運籌學是什么,學術界曾分別由P.M.Morse與G.E.Kimball、R.L.Ackoff與E.L Arnoff、S.Beer作出三個典型的定義:
P.M.Morse與G.E.KimbalI認為:運籌學就是“一種科學方法,提供執行者有關他們管轄下的作業的一些計量性的決策基礎。”
R.L.Ackoff與E.L Arnoff則認為:運籌學是“將科學的方法、技術與工具應用于系統的作業上使管轄下的作業問題獲得最佳的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