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大量的實例,對經濟生活中經濟信息的搜集、整理的統計技術原理和方法進行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綜合指標、時間數列、統計指數、抽樣調查、假設檢驗、相戈與回門分析、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國民經濟生產總量核算等。本書內容簡明扼要,深入淺出,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和統計實踐經驗,吸收了國內外統計研究的最新成果,突出簡潔、實用的特點,有利于提高經濟、管理類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臺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平滩,也可作為MBA、EMBA教材,還可供從事經濟管理的實際工作者參考。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統計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統計與統計學
第三節 統計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統計學的幾個基本概念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練習題
第二章 統計調查
第一節 統計調查的意義和方武分類
第二節 統計調查方案
第三節 統計調查的組織方式
第四節 統計調查誤差
本章小結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統計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統計與統計學
第三節 統計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統計學的幾個基本概念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練習題
第二章 統計調查
第一節 統計調查的意義和方武分類
第二節 統計調查方案
第三節 統計調查的組織方式
第四節 統計調查誤差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練習題
第三章 統計整理
第一節 統計整理的概念
第二節 統計分組
第三節 統計資料匯總
第四節 分布數列
第五節 統計表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練習題
第四章 綜合指標
第一節 總量指標
第二節 相對指標
第三節 平均指
第四節 變異度指標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練習題
第五章 時間數列
第一節 時間數列的意義和編制原則
第二節 時間數列的常用指標
第三節 平均發展水平
第四節 平均速度
第五節 時間數列分析方法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練習題
第六章 統計指數
第一節 指數的意義和分類
第二節 綜合指數
第三節 平均數指數
第四節 指數體系及因素分析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練習題
第七章 抽樣調查
第一節 抽樣調查及其意義
第二節 抽樣調查的基本概念及理論依據
第三節 抽樣調查的組織形式
第四節 抽樣誤差及其計算
第五節 抽樣估計
第六節 樣本容量的確定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練習題
第八章 假設檢驗
第九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
第十章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第十一章 國民經濟生產總量核算
附錄 常用統計表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統計調查
第一節 統計調查的意義和方武分類
一、統計調查的意義
調查活動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統計調查是調查活動的一種,它是按照預定的研究任務和目的,采用相應的方式和方法,對某一社會經濟現象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搜集資料的過程。
統計調查有別于一般社會調查。其主要特征是:統計調查是對社會經濟現象總體中全部或足夠多的單位進行調查,搜集大量以數字為主的信息資料,借以反映總體的數量特征。
統計調查是統計工作的開始階段,是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的前提。統計調查在整個統計工作中擔負著提供基礎資料的任務,是一切統計資料的來源。統計工作的各個環節是緊密銜接、相互依存的。一般情況下,統計研究是從統計調查開始,通過接觸實際情況,占有原始資料,取得感性認識,再經過對資料的系統整理和綜合分析,提高到理性認識。統計調查工作的質量如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統計工作成果的質量。所以統計調查是統計工作的起點和基礎環節,在統計工作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