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大連交通大學遼寧省省級精品課程“工程訓練”使用的主要教材。 本教材包括的內容有: 緒論、工程材料及熱處理基礎知識、鑄造生產實踐、壓力加工實踐、焊接加工實踐、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識、鉗工與裝配工藝、車削加工實踐、銑削與刨削加工實踐、磨削加工實踐、數控加工基礎知識、數控加工實踐、特種加工實踐、機械電子裝配實踐、逆向工程、創新實踐教育、機械創新實踐案例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各專業的機械制造實踐、工程訓練、金工實習教材,也可供高職、高專、職工大學相關專業的師生和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依據教育部工程訓練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精神,搞好高校工程訓練,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推進高教內涵式發展,工程訓練是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高校工程訓練教學是適應我國高教國情需要而出現并得到快速發展的一種工程實踐教學新模式。
近10年來,大連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實踐與創新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 “工程訓練”課程2008年被評為遼寧省省級精品課程; 工程訓練中心2009年被評為遼寧省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工程訓練”教學團隊2010年被評為遼寧省省級教學團隊,該課程教材從2001年開始編寫,先后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修訂出版,發行量超過2萬冊。
在編寫本教材的過程中,借鑒了兄弟院校實踐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全體作者本著加強基礎、重視實踐、優化傳統,增加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創新實踐內容的原則,注意引導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時,從感性到理性、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工程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
本教材內容豐富、新穎,文字流暢,深入淺出,公式和表格準確,圖文并茂。
本教材采用國家最新技術標準和法定計量單位。
本教材由大連交通大學工程訓練組織編寫,黃光燁教授擔任主編,曲寶章、翟封祥擔任副主編,全書由國家級教學名師大連理工大學梁延德教授主審。
具體編寫分工如下: 黃光燁(第8、11章及第6章和第9章的部分內容),曲寶章(第11、12、15章),翟封祥(第4、5、14章),溫愛玲(第2、3章),尹志華(第9章部分內容、第10章),李榮華(第6章部分內容、第7章),石瑩(第16章),李杰(第1章),全書采用的參考文獻列于書后并致謝意!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和錯誤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4年7月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制造工程實踐的目的
1.2 機械制造工程實踐的要求
1.3 機械制造工程實踐的內容
1.4 機械制造工程實踐的考核
1.5 學生實踐守則
1.6 機械制造工程實踐的安全規則
第2章 工程材料及熱處理基礎知識
教學目的與要求
安全操作規程
2.1 金屬材料的主要性能
2.2 常用的工程材料
2.2.1 金屬材料
2.2.2 非金屬材料
2.2.3 復合材料
2.3 鋼的熱處理
2.3.1 鋼的熱處理工藝
2.3.2 熱處理加熱爐和硬度計
2.3.3 熱處理操作技術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鑄造加工實踐
教學目的與要求
安全操作規程
3.1 概述
3.2 造型材料
3.2.1 型砂的組成及其性能
3.2.2 型砂的配置
3.3 造型與造芯
3.3.1 手工造型工具
3.3.2 手工造型方法
3.3.3 機器造型
3.3.4 造芯
3.3.5 澆、冒口系統
3.3.6 合型
3.4 鑄造合金的熔煉和澆注
3.4.1 鑄鐵的沖天爐熔煉
3.4.2 鑄鋼的熔煉
3.4.3 有色合金的熔煉
3.5 鑄件的落砂、清理和缺陷
3.5.1 鑄件的落砂
3.5.2 鑄件的清理
3.5.3 鑄件質量分析
3.6 特種鑄造
3.6.1 金屬型鑄造
3.6.2 熔模鑄造
3.6.3 壓力鑄造
3.6.4 離心鑄造
3.6.5 實型鑄造
3.7 典型零件的造型方法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壓力加工實踐
教學目的與要求
安全操作規程
4.1 概述
4.2 金屬的加熱與鍛件的冷卻
4.2.1 金屬的加熱
4.2.2 鍛件的冷卻
4.2.3 鍛件的熱處理
4.3 自由鍛的設備及工具
4.3.1 機器自由鍛的設備和工具
4.3.2 手工自由鍛工具及其使用
4.4 自由鍛工藝
4.4.1 自由鍛的工藝特點
4.4.2 自由鍛的基本工序
4.4.3 自由鍛鍛件圖繪制
4.4.4 典型鍛件自由鍛工藝過程
4.5 模鍛
4.6 胎模鍛
4.7 沖壓
4.7.1 沖壓概述
4.7.2 沖壓主要設備
4.7.3 沖壓基本工序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焊接加工實踐
第6章 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識
第7章 鉗工與裝配工藝
第8章 車削加工實踐
第9章 銑、刨削加工實踐
第10章 磨削加工實踐
第11章 特種加工
第12章 數控加工基礎知識
第13章 數控加工實踐
第14章 機械電子裝配實踐
第15章 逆向工程
第16章 創新教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