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基礎圖案/“十三五”高等院校設計學應用型規劃教材》編寫過程中,編者從裝飾基礎圖案歷史發展的角度探討裝飾基礎圖案的特點和規律:從思維模式的創新方式上尋求創新設計的源泉與動力;從表現形式的系統概括上比較全面完整地介紹裝飾基礎圖案的基本內容和思想。同時,從藝術設計教學的特點出發,突出各章節的知識性、操作性,注意搜集能反映學科前沿的理論和作品,借鑒前輩同行的優秀成果,力求教學的實用性、效果性。
《裝飾基礎圖案/“十三五”高等院校設計學應用型規劃教材》共分六章,可在90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從理論闡述和設計方法兩大板塊分別探討裝飾基礎圖案的諸多問題,注重基本理論和設計實踐相互結合,40左右課時在理論知識的講解與闡述中:注重文字與圖例緊密配合以增強閱讀效果:兼顧對歷史傳統的解讀和對現代設計理念的引入,20左右課時在各種資源的搜集、整理與討論中;立足中國博大深厚的文化根基,吸收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精華,以大量資料圖片和精美作品激發讀者的興趣,利用直觀、生動的PPT將讀者帶入裝飾基礎圖案的神奇空間去探尋“藝術之源泉”“發展之動力”“技法之變革”“創作之靈感”“風格之流變”,30左右課時在作業實踐與交流中思考裝飾基礎圖案的奧秘,領悟圖案之美。
裝飾藝術歷史悠久,是人類社會最早、最普遍的藝術形態。遠古時期的先民就已經注意到實用與美術結合、器形與裝飾的統一,以單純質樸、極具裝飾美感的彩陶紋樣為我們點亮了藝術創造的智慧之光,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裝飾藝術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品質,一方面從屬于主體,從美感的角度來標明主體的特征、性質、功用以及價值;另一方面從主體中分離,以獨立的藝術品格、多元的藝術形態顯示出自己的審美價值。裝飾基礎圖案作為裝飾藝術重要表現內容之一,在裝飾藝術的發展進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
21世紀是一個設計的新世紀。裝飾基礎圖案豐富的內容為現代設計增添了內涵和神采,創新不斷產生的新的藝術內容與形式也發展了傳統裝飾圖案藝術語言,所以,研究現代設計、裝飾藝術必須了解圖案風格在各個歷史環節中的流變,把握住時代特征和藝術設計語言的創新思維方式、表現形式等設計規律,以不斷更新的視角、思維和心態走向未來,去追求現代設計的時代風尚。
裝飾基礎圖案應用范圍之廣泛,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能企及的。它借助于各種載體而以多種形式滿足人們審美、功能、文化的需求。建筑中的室內外設計、家具設計、壁畫設計、室內陳設物設計、室內紡織品設計、各種器具設計、工業造型設計及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標志設計、插圖設計、樣本展示設計、書幀設計中都體現著裝飾基礎圖案藝術的精華。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編者從裝飾基礎圖案歷史發展的角度探討裝飾基礎圖案的特點和規律;從思維模式的創新方式上尋求創新設計的源泉與動力;從表現形式的系統概括上比較全面完整地介紹裝飾基礎圖案的基本內容和思想。同時,從藝術設計教學的特點出發,突出各章節的知識性、操作性,注意搜集能反映學科前沿的理論和作品,借鑒前輩同行的優秀成果,力求教學的實用性、效果性。
本書共分六章,可在90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從理論闡述和設計方法兩大板塊分別探討裝飾基礎圖案的諸多問題,注重基本理論和設計實踐相互結合,40左右課時在理論知識的講解與闡述中;注重文字與圖例緊密配合以增強閱讀效果;兼顧對歷史傳統的解讀和對現代設計理念的引入,20左右課時在各種資源的搜集、整理與討論中;立足中國博大深厚的文化根基,吸收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精華,以大量資料圖片和精美作品激發讀者的興趣,利用直觀、生動的PPT將讀者帶入裝飾基礎圖案的神奇空間去探尋“藝術之源泉”“發展之動力”“技法之變革”“創作之靈感”“風格之流變”,30左右課時在作業實踐與交流中思考裝飾基礎圖案的奧秘,領悟圖案之美。
由于時間倉促,在編寫過程中對相關理論的敘述不盡完善,敬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賜教。
第一章 圖案概述
解讀圖案
1 圖形的定義
2 圖形意義
3 圖案的定義(圖案基礎)
4 圖形與圖案(裝飾圖案)
5 裝飾基礎圖案
第二章 中國圖案風格的演變
中國圖案
2.1 遠古時期原始風格
2.1.1 早期陶器的圖案
2.1.2 繁榮的中期陶器圖案
2.1.3 衰變的后期陶器圖案
2.2 文明時期民族風格
2.2.1 青銅——厚重威嚴與繁縟神秘的美
2.2.2 玉器——端莊嚴肅趨于生動活潑的美
2.2.3 畫像石——生活的百科全書
2.2.4 瓷器——竭盡全能的東方情韻之美
2.2.5 石窟藝術——佛教藝術的殿堂
2.2.6 染織——日臻豐富與完美的韻律之美
2.3 近代民間及吉祥圖案
第三章 裝飾基礎圖案的造型題材及構成形式
3.1 造型題材
3.1.1 植物題材
3.1.2 動物題材
3.1.3 人物題材
3.1.4 風景題材
3.2 構成形式
3.2.1 單獨紋樣
3.2.2 適合紋樣
3.2.3 連續紋樣
3.2.4 綜合構成
第四章 裝飾基礎圖案思維模式與形象演變
4.1 創意思維概論
4.1.1 思維與創意思維
4.1.2 創意思維的來源
4.1.3 創意思維與常規思維的區別
4.2 創意思維技巧
4.2.1 聯想法
4.2.2 想象法
4.2.3 發散法
4.2.4 聚合法
4.2.5 逆向法
4.3 形象演變
4.3.1 歸納與取舍
4.3.2 夸張與變形
4.3.3 象征與寓意
4.3.4 添加與求全
4.3.5 解構與重構
第五章 裝飾圖案的多樣表現
5.1 對比與統一——矛盾沖突的相互交融
5.2 條理與反復——井然有序的意外之美
5.3 對稱與均衡一民族傳統的經典演繹
5.4 節奏與韻律——藝術旋律的無限延伸
5.5 動感與靜感——生命奧秘的哲學詮釋
5.6 比例關系——經久不衰的討論話題
第六章 圖案色彩的情感與表達
6.1 色彩的選擇
6.1.1 來源
6.1.2 方法
6.2 色彩的情感表達
6.2.1 冷暖
6.2.2 遠近
6.2.3 樸實
6.2.4 華麗
6.3 色彩的配置與表現
6.3.1 調和色的配置
6.3.2 對比色的配置
6.3.3 色彩的表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