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統一論:中醫理論的科學性》作者王黎利以物理學的物質觀提出了融中、西醫理論為一體的“實體醫學”與“場醫學”的醫學新框架。介紹了醫學統一后的物質觀、信息觀和能量觀。
打破中醫界以比喻詮釋中醫學抽象理念的老模式,以現代物理學、生物化學、組織學詮釋了“氣”、“經絡”等“玄念”的實質與內涵。告訴世界:中國的老祖宗有超諾貝爾獎水平的學術觀點,以及先于西方的正、反粒子觀。
前言
第一篇 關于醫學的統一
第一節 我的學術觀點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節 關于醫學的統一和統一后的醫學
第三節 來自醫學界之外的不同理念——什么是科學和真理
第二篇 統一醫學的物質觀和醫學框架
第一節 用現代物理學的物質觀看醫學
第二節 醫學分類——實體醫學與場醫學
第三篇 統一醫學的信息觀
第一節 統一醫學信息基本觀的要點
第二節 信息的分類和相互關系
第四篇 統一醫學的能量觀
第一章 基本理念
第一節 關于能量的實質
第二節 統一醫學的能量觀
第三節 關于能量(氣)的共性與特點
第二章 人類后天之氣——關于實體能源能量——“真氣”的來源
第一節 關于氧氣供能的作用和特點
第二節 關于水供能的作用和臨床意義
第三節 關于食物供能的特點和臨床意義
第三章 人類后天之氣——關于無形的能源
第一節 粒子(無形能源)在生命體中運作的前提條件
第二節 人類后天真氣(無形能量)的來源
第三節 關于能量(氣)的個性與功用
第四節 無形能源的優缺點
第四章 能量與實體的關系
第一節 能量與質量的關系——質能關系式
第二節 能量場與實體的關系
第五章 中醫學對能量性質與功能的認知
第一節 關于氣的營養功能
第二節 關于“腎主納氣”的功能
第三節 關于“衛氣”的功能
第四節 關于“氣化”功能
第五節 人體自身能量(真氣)的運動形式
第六章 內外粒子與人體直接交往的方式
第一節 外界粒子憑借穿透性直接進入人體
第二節 共振原理
第三節 經絡系統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 有形實體的物理場對于人體的作用
第一節 液態物質和固態物質的粒子能
第二節 中醫對有形實體物理場的研究
第三節 中藥學關于“四氣”的概念
第四節 中藥學關于“歸經”的概念
第五節 中藥學關于“五味”的概念
第六節 綜述中醫學關于實體物理場研究成果的臨床意義
第八章 統一醫學臨床應用舉例
第一節 關于抗菌素的副作用
第二節 如何應用中醫理念和監測手段減少或避免抗菌素的副作用
第三節 如何避免細菌的耐藥性提高消炎的療效
結束語
參考文獻